王金合
(河北省行唐縣畜牧局,河北 行唐 050600)
粗飼料是粗纖維含量高、體積大、營養價值相對較低的一類飼料。這類飼料來源極廣,包括干草和秸稈秕殼兩大類。干草是牧草或野青草刈割后晾干或人工干燥而成的,其營養價值高,是牛的主要粗飼料。秸稈和秕殼是農作物的莖稈及皮殼,包括麥草、稻草、玉米秸、豆秸、豆殼、麥殼等,其粗纖維含量較高,但營養價值比干草低。
1.1 粗纖維含量高,消化率低粗纖維中含有較多的木質素,很難消化。在粗飼料中,特別是秕秸類的無氮浸出物缺乏淀粉和糖類,因此消化率低。
1.2 各種粗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差異很大 豆科干草含蛋白質10%~19%,禾本科干草為6%~10%,禾本科秸稈、秕殼僅為3%~5%。秕殼中的粗蛋白質很難消化。
1.3 含鈣量高,含磷量很少 豆科干草和秸稈秕殼含鈣量高,禾本科秸稈和干草含鈣量較低。粗飼料含鉀較多,屬堿性飼料,適合喂牛。
1.4 含量較豐富 粗飼料中富含VD,其它維生素則較少,但優良干草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陰干的苜蓿干草,每1kg含胡蘿卜素26 mg,秸稈和秕殼幾乎不含胡蘿卜素。干草中含有一定量的B族維生素。各種粗飼料,特別是日曬后的豆科干草,含大量VD2,是舍飼牛飼料中VD的主要來源。
2.1 青干草 青干草是青草在尚未結籽以前刈割,經天然晾干或人工干燥而成的禾本科、豆科干草。優質的干草呈綠色、多葉、柔而韌、適口性好,含粗蛋白質、胡蘿卜素、VD、VE豐富礦物質,是牛的重要飼料。干草粗纖維含量為20%~30%,所含能量為玉米的30%~50%。禾本科干草粗蛋白質含量為7%~13%,豆科干草粗蛋白質含量為10%~21%。苜蓿干草鈣含量為1.29%,禾本科干草一般僅為0.4%。干草是牛重要的基礎飼料,在喂牛時可讓其自由采食。不可飼喂發霉腐爛、含有毒植物的干草。氣味清爽、綠色均勻的干草質量好,最適宜喂牛。
2.2 秸稈 指作物籽實收獲后的莖稈及殘存的葉片。秸稈的粗纖維含量高達25%~50%,木質素多,質地粗硬,消化率低,營養成分低。給奶牛單獨喂秸稈時,牛瘤胃中微生物生長繁殖受阻,影響飼料的發酵,難以滿足牛能量和蛋白質的需要。秸稈中除VD外,其它維生素也缺乏,并且缺乏必要的礦物質元素。因此,這是一類營養價值較低的粗飼料。但此類飼料來源廣,種類多,資源豐富,采取適當的補飼措施,并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能改善奶牛對秸稈的消化利用。牛常用的秸稈有玉米秸、大麥秸、小麥秸、稻草、蕎麥秸、高粱秸、花生秸、豌豆秸等。
2.3 玉米秸 玉米秸的營養價值在禾谷類秸桿中是最高的。玉米秸外皮光滑,質地堅硬,牛對其粗纖維的消化率約為65%。據測定,玉米秸粗蛋白質含量為5.98%,粗纖維24.12%,含鈣少含磷高。同一株玉米秸的營養價值,上部比下部高,葉片較莖稈高。玉米穗、苞葉和玉米芯營養價值很低。
2.4 麥秸 麥秸的營養價值低于玉米秸。麥秸中木質素含量很高,消化率低,是質量較差的粗飼料。小麥秸在麥類秸稈中數量最多,質量最差,能量低,適口性也差。大麥秸的蛋白質含量高于小麥秸,春小麥比冬小麥好,燕麥秸飼用價值最高,經氨化后既可提高蛋白質含量,又可提高了消化率。
2.5 稻草 稻草為水稻收割后的莖葉,經曬干而成,是我國南方農區的主要粗飼料來源。粗蛋白質含量為2.6%~3.2%,粗纖維為21%~33%。能量低于玉米秸和谷草,優于小麥秸,灰分含量高,但主要是無利用價值的硅酸鹽。鈣、磷含量均低。牛對稻草的消化率為50%左右,其中蛋白質消化率僅為10%左右,粗纖維消化率為50%左右。經氮化或堿化處理后可提高其消化率和含氮量,牛日喂量應為2~5 kg。
2.6 谷草 谷草是谷子脫粒后的副產品,谷草質地柔軟厚實,營養豐富,其可消化粗蛋白及可消化總養分均較麥秸和稻草高,鍘碎后與野干草混合喂牛效果良好。
2.7 豆莢 豆莢是一種比較好的粗飼料,含無氮浸出物42%~50%,粗纖維33%~40%,粗蛋白質5%~10%,適于喂牛。大豆殼特別適合于高產奶牛,約含凈能7.49 MJ/kg,粗纖維38%,粗蛋白質12%,在奶牛日糧中,用大豆殼代替常用的谷類飼料,有助于使粗纖維保持在13%~17%的理想水平,同時又能維持泌乳初期的能量需要,還能在飼喂顆粒化日糧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乳脂率。
2.8 棉籽殼 棉籽殼是榨油的副產品,含粗蛋白質4.0%~4.3%,粗纖維41%~50%,無氮浸出物為34%~43%。但因其含有少量游離棉酚,故在奶牛日糧中,棉籽殼占30%~50%,占青貯料的50%時最適宜,日產奶量較高。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粗飼料具有不同的營養特點,只有深入掌握了解,辯證、全面、有機地合理運用,才能發揮其潛在功效,從而提高奶牛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