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采明
(四川省達州市畜牧食品局,四川 達州 635000)
被譽為空中畜牧業的養蜂業是一項“甜蜜事業”,是對人類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綠色畜牧業。如何將小蜜蜂變成大產業,提高綜合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筆者認為重在認識,核心是抓規劃、發展和管理。
1.1 養蜂業是促進農作物生長的重要傳媒 據實驗,通過蜜蜂授粉可使荔枝增產313%~417%,溫室桃增產41.5%~64.6%,西瓜增產29.3%~32.8%,油菜增產19%~31%,向日葵增產20%~64%,棉花增產18%~41%,大豆增產14%~15%,每年我國通過蜜蜂授粉促進農作物增產產值超過500億元以上。蜜蜂為水果、蔬菜授粉可提高經濟效益160億元以上。蜜蜂也是提高各類果實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的得力助手,還能增加作物抗病蟲能力,是促進自然界各類植物雜交進化、進行繁衍的“育種專家”。植物的繁衍也促進了蜂業的大發展,據統計,由于綠色生態的改善,使養蜂業自身產值增加了143倍。植物和蜜蜂相生相依、互動發展,才會營造一個美好的人類生存空間。
1.2 蜂產品是人類極好的生態保健品 蜜蜂全身是寶。蜜蜂產品是營養豐富、保健性能強的純天然產品。蜂產品用途廣泛,可用來制作化妝品、食品、醫療用品等。蜂王漿是天然高級的強身、抗衰老的滋補劑;蜂花粉有“濃縮的營養庫”的美稱;蜂膠有“紫色黃金”之稱,被譽為“最完美的天然廣譜抗菌素”、“天然免疫增強劑”、“血管的清道夫”、“健康的保護神”等;蜂花粉有“全價營養源”、“高濃縮微型營養庫”的稱號;蜂毒可治療很多種疾病,蜂蜜則人人皆宜。
1.3 養蜂業是凈化生態環境的重要幫手 愛因斯坦說:“沒有蜜蜂,沒有授粉,沒有植物,沒有動物,也就沒有人類”。蜜蜂以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參與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在食物鏈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蜜蜂授粉對于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和改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上已知有16萬種由昆蟲授粉的顯花植物,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蜜蜂授粉能夠幫助植物順利繁育,增加種籽數量和活力,從而修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受工業污染和城鎮化對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加上大量化學藥品的使用,自然界中野生授粉昆蟲數量大大減少,因而人工發展養蜂對植物的傳媒授粉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
畜牧部門的職責是保證“肉、蛋、奶、蜂”的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蜂業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特色畜牧業的一大亮點,決不可被輕視。
2.1 發展養蜂業是法律賦予畜牧部門的重要職責 《畜牧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國家鼓勵發展養蜂業,維護養蜂生產者的合法權益。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宣傳和推廣蜜蜂授粉農藝措施。”2010年以來,農業部相繼制定并出臺了《全國養蜂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農業部關于加快蜜蜂授粉技術推廣促進養蜂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和《蜜蜂授粉技術規程(試行)》、《蜜蜂檢疫規程》、《養蜂管理辦法(試行)》,四川省政府于2012年9月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意見》中提出了要大力發展現代養蜂業,為四川省現代蜂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2.2 養蜂業有助于農民增收養蜂業是空中畜牧業和速效農業,具有投資小、見效快、用工省、無污染、回報率高、發展空間大的特點,養蜂業的生產成本較低,特別適合貧困山區的農民。發展養蜂不用與種植業爭地、爭肥、爭水,也不用與養殖業爭飼料。凡能生長蜜源植物的地方均能發展養蜂,且養蜂生產設備簡單,技術操作易掌握。按照一個家庭蜂場轉地飼養200箱蜜蜂,正常年份每箱蜂純收入700元計算,每戶養蜂年收益可超過10萬元。一個家庭就地飼養30箱中蜂,正常年份每箱蜂純收入1000元計算,每戶養蜂年收益可達3萬元,農民增收效果顯著。
2.3 發展養蜂業有利于促進種草養畜的大發展 蜜蜂為豆科牧草授粉效益顯著。經蜜蜂授粉后苜蓿可增產200%~400%,紅苜蓿增產52%,紫花苜蓿增產133%~200%,紅三葉草增產400%,白三葉草增產80%,大大提高了牧草的產量、質量和種子品質。達州市有608萬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天然草地,人工種草達到50萬畝,優質牧草品種達60多個,有147萬農戶種植牧草和飼用作物。如果養蜂業按15%的速度增長,牧草平均產量將會增加45%。
2.4 發展養蜂業是滿足蜂產品市場需求的重要保障 2008年全國人均蜂產品消費量僅0.3千克,部分城市居民和大多數農村居民基本上還沒有消費蜂產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蜂產品營養保健價值認識的不斷加深,人們對蜂產品的需求和質量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應加大政策扶持和生產監管力度,穩步增加蜂產品產量,豐富蜂產品的品種,提升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消費需求。
3.1 抓隊伍,增強辦事能力 要把促進養蜂業發展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制定養蜂業發展規劃,健全工作機制并認真組織實施。要加強行業監管,充實養蜂管理隊伍,使各市、縣(市、區)有機構辦事,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做到層層有人抓、有制度管。及時處理養蜂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克服重視不夠、知識欠缺、協調不力的弊端。
3.2 抓宣傳,提升養蜂業的知名度 通過科普日、科技活動周,利用電臺、報紙宣傳養蜂技術和市場信息,宣傳地方養蜂優勢及養蜂科技知識,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大力發展養蜂業。大力宣傳蜜蜂授粉對農作物增產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使蜜蜂授粉技術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社會所認同,形成多部門協調配合,為蜜蜂的生存生產創造良好條件。
3.3 抓發展,促進蜂群和蜂產品放量增長 達州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蜜源資源,由于地形復雜、區域性氣候差異大、立體氣候明顯,蜜源植物種類繁多,常年花期不斷。要利用獨特的生態優勢和優惠政策,引導現有的9875戶蜂農推廣放養,努力發展新的養蜂大戶。
3.4 抓管理,保證蜂產品天然無污染 加強養蜂管理,規范養蜂行為。加大蜜蜂飼養標準和規范的推廣,依法對規模養蜂場(戶)實行養殖備案管理,建立養殖檔案和養蜂日志,實施蜂產品質量可追溯管理。建立健全用藥記錄臺賬,在流蜜和產漿期間不得用藥。對檢查中發現的違禁蜂藥、假劣蜂藥及過期失效蜂藥要及時查處通報。要加強養蜂容器的衛生管理,養蜂器具要符合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不得使用污染蜂產品、危害蜂產品質量安全的養蜂器具,不得使用盛裝過藥品、燃料油、食用油或其他化工產品的容器盛裝蜂產品,以確保蜂產品的純凈安全。
3.5 抓品牌,做大做強萬源蜂桶蜂蜜 2012年5月,萬源蜂桶蜂蜜獲國家地理標識認定保護,要制定萬源13個鄉(鎮)蜂桶蜂蜜核心區和30個鄉(鎮)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育種和開發利用計劃;向上申請省級中蜂保護區;加強蜜蜂遺傳資源保護區、保種場的管理,禁止外來蜂進入蜂場;建設蜜蜂良種數據庫和信息交流平臺,收集、分析、發布優良蜂種信息,鼓勵推廣優良種蜂,嚴格進出口管理。
3.6 抓規模,促進養蜂產業鏈的形成 創新養蜂生產方式,要將老式蜂箱改為新式蜂箱,提高蜂群的存活率。改變飼養方式,將過去就地放養的飼養方式改為在全國范圍內趕花期流動性的飼養。引進優質蜂群,發展大蜂場,動員蜂農改良普通種蜂。推廣蜜蜂飼養管理相關標準,普及規模化、標準化的先進技術,支持建設一批規模化成熟蜜、蜂王漿等優質蜂產品的生產示范基地,促進蜂農增產增收。
3.7 抓技術,促進生態良性循環通過技術培訓,開展技術交流,加強蜜蜂授粉技術的集成與示范,在蜜蜂授粉主產區加快授粉技術的應用推廣。建設一批蜜蜂授粉示范基地,選擇油菜、棉花、蘋果、向日葵、草莓、西瓜、柑橘、棗等蜜蜂授粉增產提質作用明顯的農作物品種,形成優質的蜜源。普及先進的蜜蜂飼養技術,探索建立蜜蜂有償授粉機制,形成互動受益的蜂業發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