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權,楊 帆
(1.江蘇省洪澤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 洪澤 223100;2.江蘇省洪澤縣高良澗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 洪澤223100)
2.1.5 加強豬舍衛生管理。及時清除舍內的糞、尿及積水,保持豬舍清潔、干燥、通風良好。良好的衛生環境有利于蹄裂的預防。
2.1.6 加強運動,提高豬只肢蹄防裂能力。規?;i場應建母豬恢復欄,將斷乳母豬飼養在恢復欄內,待其配種并確定懷孕后再飼養于限位欄。母豬懷孕期間要有計劃地進行驅趕運動,以鍛煉其肢蹄,讓其進行一定時間的戶外運動,接受陽光照射,也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
2.1.7 做好保健。定期進行驅蟲、保健,使豬只處于健康狀態,增強其抵抗力,可減少蹄裂的發生。
2.2 治療
2.2.1 蹄裂嚴重者可在患部涂搽碘甘油,一日3~4次。對干裂蹄殼,可每日涂抹2~3次魚肝油,以滋潤蹄殼。對蹄殼破損和局部皮膚有膿腫者,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每日2~3次。
2.2.2 可用10%甲醛溶液多次涂搽患部。桐油50 g、青霉素80萬單位混合調敷患部或桐油250 g、硫磺100g混合后燒開,趁熱搽患部。
2.2.3 每日喂病豬0.5 kg胡蘿卜。每1t配合飼料中添加1%的脂肪和300~320 mg生物素可促進本病恢復。
2.2.4 防止繼發感染。可在運動場入口設腳浴池,池內放入0.1%~0.2%復合醛消毒液對豬只蹄部進行消毒。發生蹄裂的豬經復合醛消毒后,用氧化鋅軟膏進行對癥治療或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蹄裂部或潰瘍后涂金霉素軟膏,每日一次。
2.2.5 因蹄裂、蹄底磨損等繼發感染且肢蹄腫脹的可用青霉素、魚石脂等進行對癥治療。發生鏈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時可用青霉素,5萬IU/kg體重,鏈霉素50 mg,混合肌注,每日2次,連用3 d。繼發支原體感染時可用泰樂菌素,10 mg/kg體重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 d。發生副豬嗜血桿菌感染時用磺胺噻唑,第一次145 mg/kg體重,以后用量減半,每日肌肉注射2次,連用3d。發生豬丹毒桿菌感染時用青霉素,20萬 IU/kg體重,30%安乃近5~10 mL肌肉注射。
2.2.6 若蹄裂豬較多,須在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磺胺、強力霉素等進行群體投藥,同時應提高飼料中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含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