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龍
(齊齊哈爾市廣播電視大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基本運動形式、相互作用和轉化規律的學科。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的許多部門,是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
教學問題:教學中沒有把學生的學習主導地位放在首位,普遍依靠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師講授、示范為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單一、陳舊、枯燥,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普遍沒有體現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學生學習整體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問題。
(1)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程構建多層次、多方向、與特色學科及特色專業相關聯的實驗分層教學體系。課程教學內容由四個模塊組成:預備性物理實驗、基礎物理實驗、綜合設計性物理實驗、專題物理實驗;既有經典物理實驗,又有近代物理實驗。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驗基礎、專業特點、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實驗內容。
(2)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體現了因材施教,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采用開放式教學,實現實驗項目、時間、教師、資料等的全面開放,形成以網絡為平臺、以學生為主體、與專業特色及教學內容相符的多種教學模式。全面開放式的實驗教學模式,從實驗內容和時間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余地和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有利于實現因材施教,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
(3)開放式、層次化的教學,以及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調動學習積極性。大學物理課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可分為四個層次進行教學,即預備性實驗、基礎物理實驗、綜合設計物理實驗、專題物理實驗和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針對實驗基礎薄弱的學生,通過預備性實驗,使他們能掌握最基礎的、最常用的物理實驗儀器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項,掌握最基礎的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方法。基礎物理實驗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實驗知識、操作技能、實驗方法、常用儀器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測量、以及掌握數據處理的一般方法及對實驗結果的評價等。綜合設計性物理實驗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及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知識和技術的能力。學生通過做專題性物理實驗,提高其整體素質,為今后專業實驗打下一定的基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針對理、工科所有年級的優秀學生開展的物理實驗第二課堂,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創新能力。
(4)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網絡實驗教學平臺,實現輔助教學網絡化。通過自主開發和引進等方式不斷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形成預約指南、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教案和CAI課件、實驗教學指導書、實驗思考題、實驗教學動畫、仿真實驗、實驗視頻等眾多內容的課程資源,拓寬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自主研發的網上答疑系統,開辟師生相互交流溝通的渠道,進行網上實驗討論、問題解答、實驗報告點評、信息反饋等,實現物理實驗網絡輔助教學。將大學物理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的課堂教學全部制作了電子教案,采用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方面也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和實驗視頻。
(5)開發實驗數據處理系統,實施實驗數據的計算機處理。物理實驗數據的處理是物理實驗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開發與實驗項目相配套的實驗數據處理系統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復雜的數值計算中解放出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樹立明確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明確學習目標。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入校后就設計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幫助學生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通過入學專業介紹、職業生涯課、就業指導課等,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了解職業需求、了解課程地位和作用。從思想上端正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2)以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養成了學習觀念上主要依賴老師的習慣,一旦沒有老師學習上的督促和布置的作業,就不知道怎樣讀書和學習。大學期間,教師布置的作業較少,尤其設計性的、創造性的作業較少,這與學風不良的現狀有著必然的因果聯系。筆者認為,教師應留以足量的作業,并指導學生通過圖書館或網絡資源進行對知識的預習、復習、驗證、鞏固、訓練以及綜合運用。
(3)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學生實驗預習和課后復習以學生課外自學為主,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輔助教學功能,使實驗教學內容得以擴充,克服實驗教學長期受到課堂和學時限制的困擾。對設計性實驗、專題實驗,在給定任務和要求的情況下,學生從資料收集、方案擬定、設計與調試到撰寫設計報告,主要由學生自行完成,這種面向任務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最大的發揮空間,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通過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大學物理課程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正越演越重,并且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學的教育質量。如何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學習動力,對于高等院校來講,是提高教學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
[1]郭強.大學生學習動機研究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8,( 11).
[2]駱德云.淺析大學生的學習動機[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