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兵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4)
職業技術學院工科學生,大多學校學習時間比較短,在一年基礎課學習和一年專業課學習,就到單位實習。特別是工科學生,由于所學專業技術比較復雜,而學時數較少,普通一年專業課學習對學生能力提高明顯不足。在工作單位需要繼續學習。而在專業方面也難以獨當一面,對專業工作難以擔當重任負責。主要從事簡單的機械性操作。
中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是機械設計和機械原理學會組織的全國性機械設計創新實踐。學生根據實際需要設計創新型的機械以滿足社會的現實需要。需要制作實物或模型,并講解設計理念。可以有老師指導,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通過實際的創新設計過程,鍛煉了學生,同時發明了一批有很好實用價值的機械產品,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根據某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具備掌握機械構件的設計方法及機械制造的一般過程,熟悉常用的機械加工方法,同時具備編制一般機械加工工藝流程的能力。
主要機械專業技術學習課程如下:
①機械制圖 6學分
②互換性與測量 3學分
③金屬材料與熱加工 4學分
④機械設計基礎 3.5學分
⑤液壓與氣壓傳動 2.5學分
⑥機械制造工藝 4學分
⑦變速箱設計及加工實際操作 11學分
⑧夾具設計 2學分
⑨數控機床的結構與維護 2學分
由于在校學習時間較短,機械專業技術課程數量和學分都比較小,學生在機械技術方面能力學習和培養受到很大影響,直接導致在工作初期無法勝任技術工作,需要再學習和培訓。普通學生畢業后技術能力不夠高是工作單位需要面對的現狀。為了有效提高和補充學生專業技能和技術,參加機械創新大賽是有效途徑。
在全國機械創新大賽上,我校學生已經多次參賽,成績顯著。在第二屆比賽中,我們首次參賽并派出三名學生,一名大一新生,二名大二學生,均為機械類相關專業。從選題到設計制造全部在老師指導自主完成。學生在未完成專業課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機械設計制造是對他們能力的挑戰。也是在實踐中學習和迅速提高的大好機會。
(1)學生情報收集分析能力的提高。在選題過程中,大量搜索相關科學信息,分析行業情況及其科技發展動態。我們選題健身器材。在對健身器材設計技術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后,發現對于四肢運動軌跡的研究不充分,導致許多健身機械因運動軌跡不夠符合人體的運動軌跡而導致操作舒適度不夠而感到別扭。決定根據手臂運動軌跡設計手臂運動器。經過選題鍛煉了學生發現技術問題的能力。
(2)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提高。在設計過程中,他們沒有很好地系統學習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機械專業課。需要根據實際調查人群手臂運動軌跡設計鉸鏈四桿機構對一般學生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在根據手臂運動軌跡有針對性地學習了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相關知識后基本掌握根據運動軌跡設計鉸鏈四桿機構。而在教學計劃相關課程要在學時內難以得到很好的學習。從培養計劃看開設的課程主受教學計劃安排限制,這些課程學時數較少。學生難以全面掌握各課程內容,在實踐中明顯感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沒能學到足夠的專業知識用于完成相關機械設計。在機械創新設計制造實踐中,相關機械技術可以得到有效的學習和提高。
(3)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提高。學生在設計中有效提高如何用到相關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針對機械原理、機械零件等課程知識實際應用,鞏固了學習的專業知識,逐步過渡到熟練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為了設計相關結構,對相類似結構進行參觀考察,熟悉相關結構的組成及其功能。為實際工作中解決相關結構技術問題能獨當一面打下良好基礎。
(4)機械技術和拓展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根據設計大賽要求,需要提供演示方案。包括三維動畫表達,語音解說,模型或實物講解。學生在使作品達到參賽要求的過程中必須學習三維繪圖軟件、語音編輯軟件等新知識,而相應技術在教學計劃中無法得到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短期內能基本掌握相關技術,有效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為學生機械技術的全面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5)社會實踐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將面對機械行業專家、院士的詢問而答辯。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煉,為將來很好的融入社會與社會打交道在溝通能力的全面提高上打下良好基礎。通過向專家學習,受到各專家的教導。為優秀的人格和工作作風培養提供非常好的典范。
經過緊張有序的參賽過程,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和明顯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都得到學校和工作單位的肯定。由于成績優秀,表現突出,三名學生有兩名留校工作,工作表現突出。由于效果明顯,我校即將鼓勵學生參賽,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培養更加優秀的畢業生。參賽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1]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第三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1993.
[2]田質兵,薛娟,周同.科技情報檢索》(第 2 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