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萍 楊寧琍 戴曉冬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江蘇 南京210029)
低位直腸癌患者行mile’s手術,因永久性腸造口,在生理心理上產生巨大改變,造口處不規則的排便、排氣改變了患者的生活方式。同時,造口的存在改變了患者對自身形象的評價,情緒低落,自卑避世。而結腸灌洗(colostomy irrigation)能夠幫助造口患者實現控制大便,管理人工肛門的目的,從而幫助患者重塑自我形象,改善生活質量。對于結腸灌洗開始的時間,國內外暫無定論[1]。我中心嘗試在結腸永久造口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后(術后3~5d)開始行早期結腸灌洗,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2年7月在我中心因直腸癌行mile’s手術的患者共98例,根據術中情況及術后病理,腫瘤分期均在Dukes C期以內,均無結腸殘留腫瘤、腸道炎性疾病、造口并發癥等禁忌癥,有嚴重的心臟疾患的患者也被排除在外。將98例患者分為早期結腸灌洗組和自然排便組。早期結腸灌洗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齡54.17歲,自然排便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平均年齡56.75歲。兩組在性別、婚姻、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早期結腸灌洗組 一旦患者結腸蠕動功能恢復,全身情況好轉,即盡早進行結腸灌洗,均在術后3~5d進行。灌洗器材為康樂保灌洗系統。灌洗液使用37~41℃的溫開水。病人取半坐臥位。灌洗的量根據病情耐受情況取500~1 000ml,灌洗液滴入結腸的速度大約在50ml/min,灌洗時間控制在1h。糞便排盡后清洗腸造口周圍皮膚,造口處可先覆蓋造口袋,排便規律后可僅覆蓋一塊干凈小紗布即可。灌洗前做詳細講解,灌洗過程中多鼓勵患者,并教會患者自行灌洗[2]。
1.2.2 自然排便組 患者腸蠕動恢復后采取自然排便法,造口處常規粘貼造口袋,根據造口袋底盤敷料吸收的飽和度更換造口袋。教會患者學會觀察造口黏膜及周圍皮膚情況和更換造口袋。
1.3 評價方法 在患者術后一個月時采用EORTC QLQ-C30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和分析[3]。主要包括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狀況/生活質量六項功能分類。它們按同樣的方法分別獨立計分,通過線性變換后,使所有單項的得分在0~100變動,得分高就代表高的功能水平。而量表中的多指標及單一指標癥狀項目也分別獨立計分,同樣經線性變換成0~100的評分,得分高則代表較嚴重的癥狀或問題。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3.0分析統計,其中定性資料使用卡方檢驗,定量資料使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早期結腸灌洗組中,有3例患者結腸灌洗早期出現腹痛,2例經減少灌洗液至500ml,并減緩灌洗液滴入速度后緩解,堅持結腸灌洗至出院,有1例患者選擇放棄結腸灌洗而采用自然排便法,排除出本研究。該組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結腸穿孔、嚴重腹痛、腹瀉等并發癥。術后兩周出院時有42例患者實現了24h排便一次的習慣(42/49,85.71%),出院時造口處僅需覆蓋紗布即可。
2.2 早期結腸灌洗組的患者在術后一個月的調查顯示,總的生活質量和滿意程度要高于自然排便組(P=0.017)。同時在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及角色功能上得分同樣明顯高于自然排便組。在癥狀領域,自然排便組患者較早期結腸灌洗組可能更疲勞(P=0.049)和睡眠欠佳(P=0.036),這可能是由于對照組患者對造口袋內氣體和糞便可能的側漏擔憂,以至于需經常檢查造口袋有關。兩組在其他癥狀領域得分未顯示有明顯差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造口患者注重改善生活質量。行結腸永久造口的患者,造口處不自主排便排氣,盡管造口產品不斷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尷尬,但是造口周圍的皮膚刺激性炎癥和造口袋周圍糞便不規律的漏出仍時有發生。當排氣后造口袋膨隆,即使隔著衣物仍能被看到,種種無奈使得患者在參加正常社交活動時充滿擔心,自身形象評價降低,甚至有意回避社會活動,影響了工作和生活。結腸灌洗能夠幫助造口患者重新建立有規律的排便習慣,能減少排便次數和減輕人工肛門的異味,在兩次灌洗之間,造口處蓋一小紗布即可,這就為患者參加社交和娛樂活動創造了條件[4-5]。
在結腸灌洗開始時間上,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在術后3~6個月開始比較合適,一方面是這時候放化療可能已經結束,患者生理上已經恢復;另一方面,從精神上也開始接受了結腸造口的現實。根據我們的經驗,放化療結束后開展結腸灌洗,患者的依從性往往較早期灌洗的患者差。正如患者逐漸適應了身患癌癥這一現實一樣,患者經過3~6個月的放化療,同樣逐漸適應和習慣了造口上貼覆造口袋這一事實,加上覺得重新學習結腸灌洗很麻煩,因而并不愿意進行結腸灌洗或不愿意堅持。
同時,根據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早期結腸灌洗使患者減輕痛苦、更早的從結腸灌洗中受益。本研究中,早期結腸灌洗并未造成嚴重的并發癥。3例患者出現了腹痛,經過調整輸入灌洗液的量和速度得到了控制,提示灌洗液的量也因人而異,必須在患者的實踐中不斷摸索調整。另有3例患者訴結腸灌洗后胃腸脹氣及排氣增多,調查詢問后發現,與其飲食習慣有關,因此對于結腸造口的患者同時要注意飲食護理,避免過多攝入產氣類食物[6]。這些都說明早期結腸灌洗是安全的。
我們的研究顯示,早期結腸灌洗組患者在情緒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會功能方面得分均明顯高于自然排便組,這可能與結腸灌洗控制排便,間歇期造口處無排泄物,造口比較隱蔽,從而為患者從事正常工作和社會交往提供了時間窗和保障。患者能更快、更好的重塑自我形象,回歸社會。本研究還發現,女性患者更容易接受進行結腸灌洗,尤其是早期結腸灌洗。患者造口周圍皮膚皮炎的發生率也有所降低,這與既往的報道一致[7]。
綜上所述,早期結腸灌洗是安全有效的,提倡在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中開展。希望更多的中心發表有力的大樣本的研究證據,獲得更多關于早期結腸灌洗的信息[8],以加強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教育,從而讓更多腸造口患者從中獲益。
參 考 文 獻
[1]Woodhouse F.Colostomy irrigation:are we offering it enough?[J].Br J Nurs,2005,14(16):14-15.
[2]Varma S.Issues in irrigation for people with a permanent colostomy:a review[J].Br J Nurs,2009,18(4):15-18.
[3]Aaronson NK,Ahmedzai S,Bergman B,et al.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LQ-C30:aquality-of-life instrument for use in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in oncology[J].J Natl Cancer Inst,1993,85(5):365-376.
[4]Karadag A,Mentes BB,Ayaz S.Colostomy irrigation:results of 25case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quality of life[J].J Clin Nurs,2005,14(4):479-485.
[5]張靈,王文玲,葉玉鳳.結腸灌洗系統在直腸癌永久性結腸造口的應用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9):封三.
[6]Burch J.Constipation and flatulence management for stoma patients[J].Br J Community Nurs,2007,12(10):449-452.
[7]D’Orazio M.Colostomy irrigation and peristomal skin complication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1,38(1):16.
[8]Carlsson E,Gylin M,Nilsson L,et al.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colostomy irrigation:apatient and WOC nurse perspective[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5):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