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揚,杜學敏
(大同煤礦集團 晉華宮礦,山西 大同 037016)
晉華宮礦煤田主要分為河北區域、河南區域、南山區域。南山區域現主采12號煤層402盤區,剩余4個工作面,平均煤層厚度5.7 m,為大采高工作面,剩余可采儲量728萬t,預計可采期5 a;從2011年6月開始采用一次采全高的大采高設備。
晉華宮礦南山12號煤層402盤區8210工作面走向長1700m,工作面長度163.7m,煤層平均厚度5.7 m。工作面可采走向長1 630 m,工作面中部有240 m煤層變薄區,工作面里面可采走向590 m,外部可采長度800 m。工作面北為正在開拓的5208巷,南部為8212面采空區(2011年6月開采結束),西部為盤區輔助皮帶巷,東部為實體煤。工作面采用沿頂留底的采煤法,上覆9號煤層工作面煤柱375~542m。
工作面偽頂為深灰色砂質頁巖,厚度0.8~1.05/0.9 m;直接頂為深灰色細砂巖,厚度0~4.16/2.3 m,夾小層粉砂巖分布在東部區(正處于應力集中區);老頂為中粗砂巖,厚度13.57~21.06/18.2 m,灰白色中粗砂巖含有FeS2煤條。工作面設備配套:MG-1100/2760-GW型雙滾筒采煤機一部,ZZ13000/28/60型支撐掩護式支架98架,SGZ1000/1400型刮板輸送機一部,SZZ-1000/375橋式裝載機一部,DTL-120/120/3×250型可伸縮帶式輸送機一部。
1)大采高隊12號煤層402盤區8210面9月8日夜班,當5210巷推采至286 m和330 m時,巷道超前200 m范圍內出現沖擊來壓兩次,集中表現為:a.底鼓是最為突出的動壓顯現之一。局部地段底鼓量達1m以上,走向長度達到60m,巷道斷面收縮率達30%以上,甚至發生巷道頂板坍塌,維護極為困難。b.鄰采空區煤柱炸幫,炸幫深度大1.2~2.5 m,炸幫長45 m,煤柱側護幫錨栓及護網全部失效。c.頂底板移近量突增,發生底鼓也伴隨著頂板的下沉和斷裂現象。d.工作面尾部區域的支架工作阻力最高達45 MPa,有12架支架安全閥出現卸載。
2)5210巷壓力區可分為三個區域:工作面前方70 m內,巷道底鼓量、頂板下沉量和兩幫移近量變形劇烈區;工作面前方70~120 m內,巷道底鼓量、頂板下沉量和兩幫移近量變形趨緩區;工作面前方120~170 m內,巷道底鼓量、頂板下沉量和兩幫移近量變形穩定區。
3)分析壓力情況:a.5210巷南鄰8212面采空區(2011年6月結束開采)老頂仍在活動期間,5210巷煤柱側受8212面采空區老頂活動影響并不穩定,對8210工作面產生左向側向應力。b.尾巷376~542m為上覆9號實體煤層;煤柱應力集中區一般影響為前后30~60 m,最大可達到100 m,對8210面產生垂直應力。c.兩次壓力均為8210工作面正處于周期來壓步距;礦壓曲線圖顯現壓力值有明顯增阻,也對8210面產生后方水平應力。d.在采動垂直應力和水平應力的作用下,巷道兩幫首先發生破壞,整個巷道都位于較松軟破碎的巖層中,這時巷道周邊的圍巖松動圈很大,兩幫的應力集中區轉移到巖體的深部,煤柱對底板的約束作用減弱;然后在強大的水平應力作用下擠壓底板巖體向巷道內流動。
開始處理底鼓的主要方法是起底,并增加超前支護的數量,多次起底不僅會使巷道維護費用顯著增加,還會影響巷道兩幫和頂板的穩定性,間接導致巷道圍巖整體失穩。只有在動壓區對巷道進行一定的治理才是根本之策。為預防再次發生沖擊來壓,根據現場情況和相關理論綜合考慮,采用支護加固法和卸壓法聯合支護具體方案如下:
1)卸壓孔的合理布置,可使鉆孔遠端圍巖發生結構性欲裂破壞,在圍巖深部形成一個弱化帶,使巷道圍巖的高應力區向深部轉移,使其圍巖處于低應力區,有利于巷道圍巖的穩定。具體措施如下:a.在12號煤層8210工作面5210巷煤柱側垂直施工卸壓孔的方式。b.根據尾巷斷面4.3 m×3.5 m,卸壓孔采用雙排布置,間距3 m,排拒1 m,上排卸壓孔距頂板1 m。c.鉆機采用ZYJ296/168J架柱式液壓回轉鉆機,卸壓孔采用φ108 mm,考慮保護煤柱20m寬,孔深采用10m。d.要求施工采用從工作面里部向推采方向的施工順序,為保證施工人員安全要施工地點距工作面不少于50m距離。
2)針對尾巷煤柱側炸幫嚴重,頂板移近量大的現象,決定在貼近煤柱側支設一排,間距0.5m。
3)工作面尾巷超前液壓單體的數量進行增加,由原來的兩梁兩柱變為一梁三柱,間距由1.5m變為1m。
4)加強對頂板的支護,采用“錨+網+梁”聯合支護方式,增強頂板在來壓時的整體性。
5)加大對工作面尾巷的宏觀和微觀的觀測,微觀采用儀表觀測和來壓預報,尾巷采用在應力集中區施工頂板離層監測儀觀測;要求技術科礦壓組三班對微觀和宏觀變化進行記錄和數據分析。
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在動壓區的“支護加固法和卸壓法的聯合支護”預防措施,取得了預期的目標;也可為采動壓力大、巷道斷面大、集中應力大的特殊區域的支護方案提供實際依據。
通過幾次動壓回采觀測,沒有發生較大變形,成功地實現了預防目標;運用上述預防措施獲得了顯著的效益,具體表現為:
1)施工卸壓孔的優點。卸壓工作量小,施工方便,施工速度較快,不影響回采工作。
2)采取錨網支護,它與圍巖共同承載,既能釋放圍巖的應變能,又可以保持巷道圍巖不發生失穩破壞。
3)未采取措施前工作面為每天推進2刀1.5 m,采取預防措施后每天推進7刀,由原計劃月產6萬t變為月產18萬t,煤價600元/t,計算經濟價值6000萬元。由計劃的兩個月時間縮短為35d。
實踐證明,支護加固法和卸壓法的聯合支護很適用于控制高地應力的巷道底鼓;能為以后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在動壓區的預防措施提供參考,其實用性值得推廣。
[1]錢鳴高.礦山壓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業出社,2005.
[2]徐永圻.煤礦開采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0.
[3]吳賢振.井巷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4](美)R.C.Hibbeler.材料力學[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5]范欽珊,薛克宗,程保榮.理論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