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同煤集團朔州煤電公司 王坪煤礦,山西 朔州 038300)
近年來,煤礦機械化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機電設備的使用范圍大大增加。高標準的機械化配置要求高標準的管理思維,亦即精細化的管理思維和舉措。但在具體工作中,由于受傳統思維的影響,對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尤其是在機電設備使用和管理方面,由于認識差,研究起步晚,存在諸多缺失。給人財物的高效利用和安全生產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因此,加強機電精細化管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避免煤礦在機電設備的購置上盲目追新求高,對礦井自身自然條件的特殊性與設備設施的配套與否應有足夠的調研和論證,如應認真考慮設備的選型、規格等與礦井實際條件相適應,以保證機電設備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安全運轉。
人本管理、制度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顯著標志,企業管理首先是管人,管人首先是要管理思想,進而管理和控制人的行為。制度是管思想的,考核是管理行為和檢閱行為造成的結果的。按照《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煤礦考核辦法貫徹實施與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及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實用手冊》中相關規定,每個礦井致少應建立17種基本機電管理制度,此項制度,企業應嚴格日常檢查考核,將其全面落實到位。
現代煤炭企業,以先進機電設備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在具體工作中,應強化技術工人的日常培養,提高技術工人的工作待遇,提高機電工作的吸引力,以便吸引機電人才,留住機電人才。
正確的選型配套是高產、高效、經濟和安全生產的前提與保障,認真做好機電設備配置的前期論證,是機電設備精細化管理中的前提。在設備購置過程中,盡可能多選擇新技術、新產品是我們的常規思維,但設備的正確選型配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的礦井,在地域、采田、煤層的賦存條件以及采掘方式方法上不盡相同,甚至有很大差異。不同的設備在適應性上也有很大的差異。這就客觀上要求我們在設備的選型配套方面,必須認真研究礦井實際,在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充分調研論證上下功夫。要充分考慮與原有(或擬購置的)設備設施配套使用的可行性,以確保設備選擇的正確性,嚴禁盲目追求高新。如:購置一臺采煤機必須考慮液壓支架、刮板輸送機、轉載機和破碎機等,每一項設備都不是孤立的“單機”,而是結構上相互配合和聯系,功能上需要協調和配合,具有較強的配套要求和較高的可靠性要求。在性能參數、結構參數、工作面空間尺寸以及相互連接的形式、強度和尺寸等方面都要相匹配。“三機”幾何尺寸配套,才能保證現場正確的安裝;“三機”性能配套,設備才能良好的運行。此外相關環節設備配套也是十分重要的。如與綜采工作面外圍環節配套的運輸系統(如膠帶輸送機)、供電系統(如變壓器、開關)、供水系統(如乳化液泵、清水泵)等的配套。一些礦井工作面生產能力大,產量不大,究其主要原因往往就是外圍環節配套不當造成的。所以在選型的過程的精細化論證,精細化選擇是十分必要的,是機電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基礎。
即現場管理的精細化。這是機電設備管理的核心環節。首先是機電設備安裝要精細化,精細化安裝,精細化調試。要認真建立健全相應管理制度和落實作業標準,如:機電設備安裝通用標準、采掘設備安裝標準、運輸設備安裝標準、電氣設備安裝標準、管道安裝標準、控制和監控設備安裝標準、標識牌安裝標準等。要嚴格規范作業規程,嚴格現場檢查制度,大到一臺設備的安裝擺放,一根電纜的懸掛,一根軌道的鋪設;小到一只燈的安裝,一副電纜勾的位置,一個固定孔的定位,一個墊片的有無,一個彈簧墊松緊等都要按標準認真檢查,確保做到精、細、準,不允許有絲毫的馬虎。其次設備運行維護保養要精細化。嚴禁設備帶病運轉,實現事故的超前預防。要加強點檢,建立規范的維護檢修制度,堅持設備的日檢、周檢(或旬檢)、月檢和定期全面維護的基本要求,要建立相應的檢查記錄。尤其是在定期維檢過程中,要制訂嚴格、細致的檢修計劃,確保檢查維護的系統性和全面性。此外,建立設備日常管理和維護質量包機、安全運轉包時等包保責任制也是必要的,這些都是已被實踐證明了的促進機電設備完好和安全運轉、最大限度降低機電事故率的好方法。
要全面完善和創新機電設備管理的考評體系。以動態考核、驗收、檢查為基本手段,并與經濟利益掛鉤。要在教育和引導操作人員嚴格遵守設備的操作規程的基礎上,努力把各種管理措施進行量化管理,強化責任考核。讓每個職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崗位的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增強全員執行崗位考核標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崗位員工遵守規章、規范作業的責任心,促進員工在崗位精細化管理、標準化作業行為養成。尤其是對防爆電氣設備的失爆等容易造成事故現象,不按照設備操作規程使用設備而引起設備損壞的行為要強化責任追究。要把嚴格監督制度作為機電設備精細化管理的重點,建立反考核機制,杜絕檢查考核過程中的弄虛作假,防微杜漸,以檢查考核的嚴細實促進機電管理的精細化。
先進的設備對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在專業素質上相應提出了高的要求,因此,抓機電精細化管理首先應從提高機電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做起,抓好技術培訓工作,堅持外培和內培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尤其是要在新設備上馬使用前,要選配責任心強、業務素質強的員工到廠家培訓學習,必要時也可以到已使用該設備的兄弟單位實踐培訓學習。要抓住廠家現場指導設備安裝和性能測試這個大好時機,設備使用單位必須選配專業技術人員和擬操作人員全程參與,以充分掌握和熟悉其性能。要經常性的和廠家保持聯系,加強溝通,邀請有關專家親臨現場培訓指導,注重現場培訓,使員工學會規范操作、正確使用和保養設備。充分發揮專業人才作用,鼓勵技改創新,及時修正設備使用過程中影響性能發揮的缺失,堅持維修同時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改正設備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使設備更趨于完善。加強傳幫帶,強化激勵引導,如設立崗位創新基金,制定相關傾斜技術、傾斜具體操作人員的激勵政策等,增強機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學習技術的原動力,全面提高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總之,加強煤礦機電精細化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是降低機電事故,最大限度的發揮設備性能,促進安全生產最直接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