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冬英
無汞催化重整制氯乙烯中試成功
文/李冬英
11月12日,備受國際環境組織與國家多部委高度關注的電石法PVC行業無汞化研究傳來喜訊:德州實華化工公司和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等單位聯合開發的無汞催化重整制取氯乙烯新技術2000~5000噸中試裝置成功運行,各項實驗數據非常理想。
德州實華無汞催化重整制氯乙烯技術是納入國家重點計劃——“973”計劃和“863”計劃的重點項目,采用乙炔、二氯乙烷無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方法,開辟了PVC生產的節能環保新路線,不但可以徹底消除行業汞污染,還能減少一半原料電石的使用,生產每噸PVC樹脂綜合能耗下降70公斤左右標準煤,綜合降低成本1000元左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項目小試和百噸級中試已成功,并分別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通過專家鑒定。
該項目2000~5000噸中試裝置自今年8月底試運行以來,通過對反應器溫度控制和二氯乙烷回收等關鍵環節的改造,目前已進入平穩運行階段。實華項目組楊志軍介紹,新工藝制氯乙烯轉化率可達95%以上,產品質量好,氯乙烯含量高,雜質少,水含量低,完全符合理想參數,可以直接進入下一工序進行精餾操作。
據中國氯堿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文雷介紹,一直以來,電石法PVC生產過程中必須添加含汞催化劑——氯化汞觸媒。該行業汞使用量已占全國汞使用總量的60%,導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汞生產和消費大國,并面臨含汞廢物排放造成環境污染的嚴重問題。10月10日,包括中國在內的92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日本簽署了旨在控制和減少全球汞排放的《水俁公約》。公約明確要求,2020年單位聚氯乙烯(PVC)產量用汞量要比2010年減少50%。
低汞或無汞化生產已經成為電石法PVC行業的當務之急。國家環保部、工信部等多部委領導先后到實華實地考察該項目,并給予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期望盡快實現工業化推廣,造福社會。亞洲開發銀行環境專家也多次到實華調研,計劃給予綠色環保項目優惠貸款支持。
“該項目中試實驗結束后,計劃明年首先在德州實華進行20萬噸工業化試驗,成功后向全國推廣。德州實華無汞催化制氯乙烯項目的快速進展無疑讓PVC行業看到了曙光。”德州實華化工公司總經理江政輝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