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春
(廣州大學法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國際私法的趨同化,乃指各國的國際私法隨著國際民商事關系的迅猛發展,逐漸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從而趨于接近甚至趨于一致的現象。其表現是在國內法律的創制和運作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涵納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與國際慣例,并積極參與國際私法統一的活動等等。從許多新頒布的國際私法法規的指導原則和各種制度來看,當代國際私法趨同化傾向已大大加強,當是不爭的事實〔1〕李雙元.國際私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3.75-88.。國際私法的趨同化走勢在國際私法的各個方面均有所體現,如我國有的學者指出,當代國際私法的趨同化走勢在改造傳統沖突規范、改造傳統立法模式、確認適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適用一般法律原則等方面均有表現〔2〕李雙元.國際私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3.75-88.。筆者認為,當代國際私法的趨同化走勢不僅在國際私法的立法模式、國際私法總則等方面有所體現,在國際私法的各個分支學科中,趨同化走勢也非常明顯,本文主要對國際私法中物權沖突法的趨同化走勢進行簡要的探討。
當代國際私法中有關物權沖突法的趨同化走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不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長期以來,各國普遍適用物之所在地法。早在14世紀意大利的法則區別說時代,巴托魯斯就主張不動產適用其所在地法。19世紀德國的薩維尼創立了著名的“法律關系本座說”,認為物權的本座必定是物之所在地法。在當代國際社會,雖然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各國略有差異,有的規定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則,有的則規定其他的法律適用規則,但對于不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各國普遍規定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則。如《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關于國際私法規定的第3097條規定,物權及其公示適用所涉財產之所在地法?!睹绹芬姿拱材侵輫H私法》第3535條規定,位于本州的不動產物權受本州法律支配?!读_馬尼亞國際私法》第49條規定,物的占有權、所有權及其他物權,包括物的抵押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意大利國際私法》第51條規定,動產與不動產的占有權、所有權及其他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國法律?!读兄Ф厥康菄H私法》第32條規定,物權,包括對不動產的占有,適用該物之所在地法律?!兜聡穹ㄊ┬蟹ā返?3條規定,對某物的權利,適用物之所在地國法律。《奧地利國際私法》第31條規定,有形物物權的取得和喪失包括其占有依照導致取得或喪失的法律關系完成時的物之所在地法。該法第32條規定,不動產物的物權即使符合國內其他沖突規范的適用范圍,也應適用第31條的規定?!抖砹_斯聯邦民法典》關于國際私法規定的第1205條規定,動產和不動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內容、權利的行使和保護,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律。《比利時國際私法典》第87條規定,物權由主張權利時物之所在地國家的法律支配。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各國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大多比較簡單,在這些簡單的關于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中,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這一法律適用規則基本上構成了這些國家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規則的全部內容,如《日本法例》第10條規定,關于動產及不動產物權以及其他應登記的權利,依其標的物所在地法。前款所載權利的取得或喪失,依其原因事實完成當時的標的物所在地法。1939年《泰國國際私法》第16條規定,動產及不動產,依物之所在地法。該法第17條規定,在訴訟進行中變更動產的所在地時,仍依該訴訟開始時物之所在地法。1976年《約旦民法典》第19條規定,不動產的占有權、所有權及其他物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而動產的占有權、所有權及其他物權,適用產生或喪失這些權利之事實出現時,動產所在地法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若干規定》第28條規定,不動產的占有權、所有權、用益權以及其他物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動產的占有權、所有權、用益權以及其他物權,適用這些權利取得或喪失之原因產生時,動產所在地的法律。此外,《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有關國際私法的規定》第18條,1948年《埃及民法典》第18條,1962年《馬達加斯加國際私法》第29條,1965年《中非國際私法》第41條,1975年《阿爾及利亞民法典》第17條等國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則均有類似規定。
對于某物屬于動產還是不動產的識別,各國普遍規定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國際私法》第3535條規定,某物是否不動產依照該物所在國實體法確定。《羅馬尼亞國際私法》第50條規定,動產與不動產的區分及物權的內容不適用本法第3條的規定而應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读兄Ф厥康菄H私法》第31條規定,物之所在地有效的法律決定某物是動產還是不動產?!秺W地利國際私法》第31條規定,物的法定分類以及第1款提到的權利的內容依照物之所在地法確定?!抖砹_斯聯邦民法典》關于國際私法規定的第1205條規定,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分,依照物之所在地國法律。《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關于國際私法規定的第3078條規定,識別依據法院所屬的法律體系。但有關財產的識別,無論動產或不動產,均依財產所在地法進行?!对侥仙鐣髁x共和國民法典》第833條規定,動產和不動產的區分由財產所在國法確定。
對于運輸工具物權的法律適用,各國普遍規定適用其登記國法。如《羅馬尼亞國際私法》第55條規定,船舶或飛機適用其旗國法?!兜聡穹ㄊ┬蟹ā返?5條規定,對空中、水上和軌道交通工具的權利適用來源國法律。即對于飛行器為國籍國,對于水上交通工具為注冊登記國,否則為船籍港或船籍所在地國。《奧地利國際私法》第33條規定,已登記注冊的水上和空中交通工具的物權,除第2款另有規定者外,依照登記地國法律。《俄羅斯聯邦民法典》關于國際私法規定的第1207條規定,需要進行登記的飛機、海船和內河船舶以及航天器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該權利的行使和保護適用登記地國法律。《比利時國際私法典》第89條規定,有關飛機、船舶、船只以及所有其他需要在公共登記簿登記的運輸工具的權利,由登記地國家的法律支配。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典》第68條規定,交通工具的物權的取得、轉讓和終止,依:船舶所懸掛的國旗國法;航空器注冊地國法。
對于物權的法律適用,13、14世紀時期的巴托魯斯率先提出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原則,但當時僅適用于不動產,對于動產則是根據“動產隨人”或“動產附骨”或“動產無固定場所”的理論適用當事人的住所地法。在現代國際私法中,可以說,無論在立法和實踐中,幾乎一致地把動產和不動產物權均置于物之所在地法支配之下了〔3〕李雙元.國際私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3.。在當代國際社會,各國國際私法中有關動產物權法律適用規則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規定動產物權變動可以適用意思自治原則,如《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1210條規定,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適用于動產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產生和消滅,但不得損害第三人的權利。《白俄羅斯共和國民法典》第1120條規定,作為法律行為標的之財產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產生與消滅,依法律行為實施地法,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摩爾多瓦共和國民法典》第1602條規定,作為交易標的之物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取得與消滅,依照適用于該交易的法律確定,但當事人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都獱柤构埠蛧穹ǖ洹返?194條規定,構成法律行為對象的財產的物權的產生與消滅,由該法律行為實施地國法支配,但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秮喢滥醽喒埠蛧穹ǖ洹返?277條規定,作為交易標的的財產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產生和終止,依照適用于該交易的法律確定,但當事人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民法典》第1108條規定,作為法律行為根據的財產的物權的產生和消滅,依該法律行為完成地國法,但法律行為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于運輸途中物品的物權,有的國家規定適用起運地國法,有的國家規定適用目的國法,在當代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國家的立法規定可以適用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如《羅馬尼亞國際私法》第53條規定,運輸中的物受發送地國法律支配,但以下情況除外:有關當事人基于第73條和第74條選擇適用另一國法律。《白俄羅斯共和國民法典》第1122條規定,因法律行為而因法律行為而處于行為而處于運送中的動產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在運送期間依該財產始發地國法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立陶宛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章國際私法第1.49條規定,合同當事人可以根據物的發運地國法、目的國法或者支配法律行為的法律規定,協議選擇支配動產權利的產生及消滅的準據法?!赌柖嗤吖埠蛧穹ǖ洹返?605條規定,對于因交易而處于運輸途中之物而言,其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產生與消滅,依該物之發運地國法確定,除非:當事人協議另有約定?!都獱柤构埠蛧穹ǖ洹返?196條規定,因某法律行為而處于運輸途中的動產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由該財產發運地國法支配,但法律行為的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秮喢滥醽喒埠蛧穹ǖ洹返?279條規定,對于因交易而處于運輸途中的動產而言,其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產生和終止,依該財產發運地國法確定,但當事人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民法典》第1110條規定,因法律行為而處于運輸途中的動產的財產權和其他物權,法律行為當事人未協議選擇時,依發運地國法。《阿塞拜疆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立法》第22條規定,處于運輸途中的動產所有權及其他絕對權,依照該物之運輸目的國法,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于因時效屆滿而取得物權的法律適用,各國國際私法普遍規定適用時效屆滿時的物之所在地法。如《俄羅斯聯邦民法典》第1206條第3款規定,因時效而取得的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產生,依該時效屆滿時該財產的所在國法確定?!栋锥砹_斯共和國民法典》第1120條規定,通過占有而取得的財產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產生,依該占有時效屆滿時該財產之所在地國法律?!读⑻胀鸸埠蛧穹ǖ洹返诙聡H私法第1.48條規定,因時效取得的不動產所有權,依物之所在國法?!赌柖嗤吖埠蛧穹ǖ洹返?602條規定,因占有取得物之所有權與其他物權,依占有期限屆滿之時該物之所在地國法確定?!都獱柤构埠蛧穹ǖ洹返?194條規定,因時效而取得的財產所有權的產生,依照時效屆滿時該財產所在地國法支配。《亞美尼亞共和國民法典》第1277條規定,財產所有權因時效取得的產生,依取得時效屆滿之時該財產的所在地國法確定?!豆_克斯坦共和國民法典》第1108條規定,因時效而取得的財產權的產生,依時效屆滿時該財產所在地國法。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典》第65條規定,通過占有取得物權或其他物權,依占有時效屆滿時該物之所在國法。在另一國的占有時間應予以考慮?!兑獯罄麌H私法》第53條規定,通過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依照法定期限屆滿時物之所在地國法律確定。
早期國際私法有關物權的法律適用僅限于有體物物權的法律適用,涉及到動產與不動產物權,在當代國際社會,隨著物權客體范圍的擴大,各國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紛紛涉及到有價證券等物權法律適用問題。如2001年《立陶宛共和國民法典》第1.51條規定了權利、有價證券及債權抵押的準據法。2002年《摩爾多瓦共和國民法典》第1606條規定了有價證券的法律適用。修訂后的《奧地利國際私法》第33a條規定了可經證券結算系統轉讓的有價證券的法律適用。荷蘭王國則于2008年通過了《關于調整有體物、債權、股票以及簿記證券物權關系的法律沖突的法令》,對有關有體物的物權關系、債權的物權關系、股票的物權關系、簿記證券的物權關系的法律適用問題均做出了規定。《瑞士國際私法》在第105條和第106條分別對債權、有價證券或者其他權利的質押以及代表貨物的證券的法律適用問題做了規定?!读_馬尼亞國際私法》第57—63條分別規定了有價證券和無形財產的法律適用。《意大利國際私法》第54條規定了無形財產權的法律適用。
對于物權沖突法,除了在上述領域存在較強勁的趨同化走勢之外,對于有些物權沖突法問題,雖然目前對其做出規定的國家不是很多,但從已有的規定來看,趨同化的走勢也比較明顯,如對于文化財產的準據法,《比利時國際私法典》第90條規定,如果被一國列入其文化遺產的財產于出境時根據該國法律系以非法方式離開該國國境,則該國要求返還該財產的權利由此時在該國施行的法律支配,或者根據該國的選擇由要求返還時該財產所在地國家的法律支配。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典》第70條規定,如果被列入一國文化遺產的物品被非法帶至該國境外,則該國要求返還該物品的請求權適用該國的法律,除非該國已選擇適用在提出返還請求時該物品所在國家的法律。關于旅行產品的法律適用,各國普遍規定適用當事人的屬人法。如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國際私法的法典》第67條規定,旅客攜帶的供個人使用的物品的物權,依該旅客的慣常居所地國法?!赌柖嗤吖埠蛧穹ǖ洹返?605條規定,屬于乘客的私人之物,適用該乘客的本國法。《羅馬尼亞國際私法》第53條規定,屬于旅游者私人所有的物應適用旅游者本國法。1979年《匈牙利國際私法》第23條規定,旅行者隨身攜帶的個人用品之物權依其屬人法。關于物權保護的法律適用,《白俄羅斯共和國民法典》第1123條規定,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保護,依權利人的選擇適用財產所在地國法或法院地國法。不動產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保護,適用不動產所在地國的法律。就已在白俄羅斯共和國注冊的財產而言,適用白俄羅斯共和國法律?!都獱柤构埠蛧穹ǖ洹返?197條規定,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保護,依原告的選擇,適用財產所在地國法或處理爭議的法院所在國法支配。不動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保護,適用該財產所在地國法。涉及在吉爾吉斯共和國國家等級注冊的財產,適用吉爾吉斯共和國法律?!豆_克斯坦共和國民法典》第1111條規定,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保護,依財產所有人的選擇適用財產所在地國法或者解決爭議的法院所在地國法。不動產的財產權和其他物權的保護,適用該財產所在地國法。若涉及已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經國家注冊的財產,適用哈薩克斯坦法律。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代國際社會有關物權沖突法的立法正呈現出強勁的趨同化走勢,新近通過的各國有關物權沖突法的立法越來越接近。當代國際社會之物權沖突法之所以出現強勁的趨同化走勢,這與當代國際社會整個國際私法立法的趨同化走勢是分不開的。當代國際私法所表現出來的趨同化傾向的加強,主要是根植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新發展。還由于為了求得經濟的迅速發展、全世界各種區域性經濟共同體聯盟不斷涌現,它們都致力于消除妨礙經濟共同體內部法律歧義的障礙。當前國際私法發展中所表現出的這種趨同化傾向的加強,還與法律文化的交流速度與規模隨著國際社會的客觀需要和信息資料的傳播手段迅速發展而日益擴大有著直接的關系〔4〕李雙元.國際私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3.。如韓國新《國際私法》即是韓國國際私法學者和立法者在對當代國際私法進行廣泛、深入的比較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法典編纂的產物,受德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國際私法以及海牙國際私法公約、歐盟國際私法的影響尤深〔5〕陳衛佐.比較國際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9.。與當代國際社會國際私法趨同化走勢的動因相一致,當代物權沖突法的趨同化走勢也有著政治、經濟、法律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原因。
筆者認為,當代物權沖突法之趨同化走勢除了有著當代國際私法趨同化走勢的共同原因外,還有著物權法本身的法律方面的原因,物權法的法律性質決定了當代物權沖突法將呈現出強勁的趨同化走勢。從前述關于物權沖突法趨同化走勢的內容來看,在趨同化走勢中占主導地位的是關于物之所在地法的適用。而各國之所以普遍規定涉外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這與物權法的性質是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的。物權法的性質之一是物權法具有非常強的本土化色彩,我國有的學者認為,由于物權法主要確認和鞏固特定社會的所有制關系,從而使各國的物權法都具有該國的不同特點。由于各國所有制關系的性質不同,物權法的性質、功能、內容也各不相同〔6〕王利明.物權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76.。正是由于物權法體現的是一國的所有制關系,而各國不可能將本國的所有制關系交由外國法來支配,因此各國自然會將與所有制有關的涉外物權問題,尤其是不動產物權問題交由物之所在地法調整,這樣既可以維護物之所在地國家的主權利益,也有利于得到物之所在地國家的認可。物權法的性質之二是物權法的強行法性質。我國臺灣地區有學者認為,物權法因所規定之物權,有對世之效力,恒涉及第三人之利益,為求內容之統一,以確保物權之享有,與交易之安全,其規定多具強行性質,非當事人所得任意變更,故原則上應屬強行法之范疇〔7〕謝在全.民法物權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2.。此外,當代物權法的社會化走勢日益加強,各國立法對物權的限制越來越多,物權法的公法性色彩日益明顯,這些特征都使得各國立法均將物之所在地法置于涉外物權法律適用的主導地位。各國之所以普遍規定涉外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還與物權的性質有關,物權是一種絕對權、對世權。為了維護社會第三人的利益,物權法堅持公示與公信原則,通過對動產的交付與不動產的登記完成對物權的公示,對動產的占有可以推定占有者享有權利。據此,在涉外物權法律關系中,為維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或登記國法可以給第三人一種公示,從而維護交易安全。
當代物權沖突法趨同化走勢的另一個表現是涉外物權法律適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則。這一走勢與物權法上的私法自治有關,一般認為,物權法屬于強行法范疇,債權法屬于任意法范疇,物權法之規定不允許當事人隨意改變。物權法堅持物權法定原則,物權不得由當事人任意創設。但物權法并不是在物權的所有方面都堅持物權法定原則,我國有的學者認為,物權法多為強制性規定,極少允許當事人在法律規定之外“另行約定”,由此形成物權法背離私法自治的現象,尤其是私法自治原則,似將物權法之強行性格推至極端。但細加分析,結論有可能與此種表面印象完全相反。簡單地以債權種類創設上的自由與物權種類創設上的不自由加以類比,進而得出“債權法是任意法,物權法是強行法;債權法實行私法自治,物權法不存在私法自治”的結論,顯非妥當〔8〕尹田.物權法理論評析與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42-144.。私法自治在物權法中有諸多體現,如對于物權之變動方式,我國民法規定動產所有權變動方式得依當事人意思而定,或以合同成立為準,或以所有權變動條件成就為準,如當事人無特別約定,則以動產之交付為準。在法國民法中,不論是動產還是不動產,都可以依照當事人的意思而變動所有權。我國有學者認為,我國民法并不限制當事人在動產物權變動方式上的選擇自由。為此,我國物權法上的物權法定原則,不應包括法律對物權變動形式的限制〔9〕尹田.物權法理論評析與思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20.。由此可見,物權法雖然在本質上屬于強行法,但物權法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意思自治,既然存在意思自治,那么在涉外物權法律關系中就應該允許存在法律選擇的意思自治原則,因為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理論基礎就是“私法自治”理論。我國有學者認為,私法、公法的劃分,即使在以后更發達的社會,仍將存在并有必要。這是因為,如果不承認私法,不承認私法權利可由權利人自由處分,就會根本沒有市場經濟存在的余地。這就產生了“契約自由”的制度,而“意思自治”或當事人可自由選擇支配合同的法律,正如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可自由處置自己的實體民事權利一樣,是無可非議的〔10〕李雙元.國際私法(沖突法篇)[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528-529.。我國還有的學者認為,“私法自治”的理論在今天的情勢下重新提起,有助于我們把本該由私方當事人自主約定之事項從國家強制性法律規范中解放出來,對這些事項宜制定大量的任意性規范。既然是任意性規范,則可留待當事人自主確定適用與否及其適用范圍,也可由當事人選擇另一國法律作為準據法〔11〕肖永平.肖永平論沖突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91.。由上可見,法律選擇中意思自治原則的理論基礎在于私法自治,既然物權法在某些方面存在意思自治的空間,因此,涉外物權法律關系的某些方面適用意思自治原則是符合物權法本身的性質的,這也是各國國際私法在涉外物權法律適用中規定意思自治原則的原因之所在。
對于國際私法的趨同化走勢,我國有的學者指出:當代國際私法的趨同化傾向,不只是指在任何個別問題上的趨同或走向協調或一致,而是指在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上,在當代國際私法的基本走向上,出現的趨同化傾向。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絕不是說各個國家的國際私法的民族的、歷史的、經濟的及社會的種種差異已不復存在,國際私法已經或最終完全變成了國際法〔12〕李雙元.國際私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73.。與國際私法的趨同化走勢一致,當代物權沖突法在趨同之中也存在一些差異,但應當指出的,當代物權沖突法趨同化走勢中的趨同是主流,而差異只是一種例外和個別的現象,各國物權沖突法立法中的大多數條文都呈現出趨同與一致。各國早期有關物權沖突法的立法規定大多比較簡單,許多國家的立法均只是簡單的規定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因而其趨同化走勢是相當明顯的。即便是在當代新通過的一些國際私法立法,其立法范圍也主要是限于前述的動產與不動產物權、交通運輸工具、運輸中物品的物權、基于時效而取得物權,有價證券等物權的法律適用,其趨同化走勢也是相當明顯的。如《俄羅斯聯邦民法典》關于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涉及到物權準據法的一般規定、物權產生和消滅的準據法、船舶和宇宙物體的物權的準據法?!栋锥砹_斯共和國民法典》關于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涉及到所有權與其他物權準據法的一般規定、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產生于消滅、交通工具及其他需要經國家注冊的財產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處于運輸中的動產的所有權與其他物權、所有權與其他物權的保護。《意大利國際私法》關于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涉及到占有與物權、運輸中物的物權、通過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無形財產權、物權法律行為的公示?!读兄У鞘慷貒H私法》關于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涉及到物的分類、不動產、動產。其他國家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也比較類似,并且其立法的具體內容也呈現出強勁的趨同化走勢。當然,筆者在強調物權沖突法趨同化走勢的同時并不意味著全部否定各國物權沖突法的差異,當代物權沖突法立法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各國對物權客體與種類范圍的認識不同而出現立法的不一致。如《加拿大魁北克民法典》第十卷國際私法將繼承與信托都規定在第二章物法中?!读_馬尼亞國際私法》將有價證券與無形財產都規定在第五章物中?!兑獯罄麌H私法》將無形財產權規定在物權中?!秺W地利國際私法》將有價證券規定在第五章物權法中?!侗壤麜r國際私法》將流通證券與知識產權統一規定在第八章財產中。這些國家的物權沖突法與其他國家的物權沖突法相比存在一定的特色。
我國有的學者指出:二戰以后,由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民事聯系的大大加強,一國的國際私法制度是否和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比較接近或一致,已成為衡量其國際私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程度的主要標準之一,而且越來越成為各個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13〕李雙元.李雙元法學文集[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405.。筆者認為,各國的國際私法雖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對于各國國際私法的普遍實踐,各國在完善本國的國際私法時予以借鑒和吸收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是因為國際私法的普遍實踐具有它自身的科學性,而且是因為吸收和借鑒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能為一國融入國際經濟環境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促進本國的對外交往。此外,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社會法律發展的趨同化與統一化對國際社會的有序化以及國際民商新秩序之構建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歷史的研究似乎可以表明,有序生活方式要比雜亂生活方式占優勢。在正常情況下,傳統、習慣、業經確立的慣例、文化模式、社會規范和法律規范,都有助于將集體生活的發展趨勢控制在合理穩定的范圍之內〔14〕[美]博登海默.法律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36.?;谏鲜龇N種理由,我國物權沖突法應適應當代物權沖突法的趨同化走勢,盡可能的與國際社會的立法實踐保持一致。我國于2010年通過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涉及物權法律適用規定的共五個條款,其中第36條規定了不動產物權適用物之所在地法,該條規定與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完全一致。第37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動產物權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法律事實發生時動產所在地法律。與國際社會的立法實踐比較接近的是,該條規定了動產物權法律適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則,但國際社會有關物權法律適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則大多僅適用于物權變動的法律適用,因此,筆者建議將該條修改為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動產物權變動適用的法律,以此達到與國際社會普遍實踐的一致。第38條規定了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運輸中動產物權發生變更適用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運輸目的國法律。該條規定與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基本一致,只是有的國家的立法規定在當事人沒有選擇時適用起運國法律。筆者認為在當事人沒有選擇時運輸中動產物權發生變更適用運輸目的國法律更為可取,這樣規定更有利于維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保護交易安全,同時與物權法的性質與特性也更為吻合。第39條規定了有價證券的法律適用,第40條規定了權利質權的法律適用,這兩條規定具有比較鮮明的中國特色。從前述關于我國涉外物權法律適用的規定來看,存在一定的趨同化傾向,但相對于當代各國國際私法有關物權法律適用的立法實踐,我國的相關規定顯得相對單薄,有些物權法律適用問題仍是空白。如關于文化財產的法律適用,關于旅行產品的法律適用,關于物權保護的法律適用等,在當代國際社會國際私法立法呈現出強勁的趨同化走勢的大背景下,建議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對這些物權法律適用問題作出與國際社會普遍實踐相一致的規定。此外,對于運輸工具物權的法律適用,國際社會的普遍實踐是將其規定在國際私法中,但我國立法仍規定在相關單行法中,筆者建議我國立法可考慮將有關運輸工具物權的法律適用問題統一規定在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