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俊成
(汾西礦業集團供電公司,山西 介休 032000)
煤礦機電運輸是礦井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涉及工種多、技術性強等特點。隨著煤礦企業的不斷發展,煤礦機電運輸系統戰線逐年加長。煤礦機電運輸如果發生安全事故,會對企業、礦井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會對運輸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必須加強對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保證機電煤礦運輸工作的安全性。
盡管當前煤礦企業得到較快發展,但近年來發生的煤礦機電運輸安全事故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有效減少或避免這種現象,必須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予以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解決。當前煤礦機電運輸存在較多的不足,具體分析如下。
由于礦井的操作環境較一般的工作環境特殊,所以,許多機電運輸設備在短時間內就被礦井工作環境老化。設備的老化,是導致機電運輸設備發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礦井生產中所用的電纜,對潮濕空氣比較敏感,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會出現塑料老化、表皮掉落等現象,而礦井內的瓦斯濃度又很高,所以當電纜內芯裸露在空氣中時,極易出現火花進而導致瓦斯事故的發生。此外,礦井提升運輸中所用的繩索經過一定時間摩擦后,原有強度會很減弱,這為運輸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種子。同時,許多礦井的機電運輸設備檢修、維護工作不到位,致使一些該替換或該進行維護的設備繼續運行,為安全事故的發生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根據《媒礦安全規程》的相關要求,并結合當前的煤礦安全程度評估,要建立高壓開關選擇性漏電保護、提升機設備保護、以及高瓦斯、雙突礦井的監控“三專而閉鎖”系統,則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1]。但當前有部分礦井根本不具備煤礦開采的基本條件,其運輸設備、裝備均較差,且缺少資金投入,致使礦井生產處于較危險的狀態,運輸設備的不合格,也為運輸事故的發生增加了風險。
不少煤礦企業都設有專門機構對機電專業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但普遍是投入多,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未采用先進的培訓方式進行人員培訓,而是采用一貫的重理論輕實踐、學與用未結合、針對性不強的培訓方式;②教育方式單一化,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③考核方式形式化而無實質性意義,不重視職工的實際工作能力,只要參與培訓,就能得到合格證[2]。機電的專業性較強,生手需具備一定的理論再經過較長時間的實際鍛煉方能熟練工作,但有少數礦井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效益,往往只對新招工人進行短期培訓就讓其上崗,為機電運輸的安全進行留下了隱患。
健全的機電管理制度是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的前提,按照新的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規定每個礦產企業均要有17種基本機電管理制度,但當前許多煤礦企業缺乏健全的機電管理制度,且并未嚴格按照標準去做,往往是有形式而無實質性意義,結果造成現場管理雜亂無章[3]。同時,許多煤礦企業監察管理工作不到位,監察人員缺乏責任心,沒有掌握好檢查標準或沒有進行深度檢查,導致許多安全隱患未能被及時發現,抑或是發現了隱患,但并未嚴格執法,只是一走了之,草草了事,為事故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
建立并完善各種規章制度是煤礦企業得以正常運行的制度保障,把各種規章制度落實好,才能把機電運輸安全工作做好。因此,企業必須加大對各種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力度。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主要是對設備的管理,所以,在建立相應的制度時,企業應把設備的使用、管理、維護作為一個重點內容,如設備使用操作規程,設備日常保養、維修制度等,應重點建立并完善這些制度,以保障機電運輸安全。
煤礦的工作人員是煤礦工作的主體,其素質與技能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工作的進展情況,因此,煤礦企業必須加大對煤礦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的力度,如積極宣傳安全意識、加強對其技能培訓等,以提高其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識,進而達到從根本上減少或避免事故發生,保證機電運輸安全的目的。對員工的安全教育與培訓,可從以下方面著手:①注重對全體礦工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以使全其的安全意識有所提高,并能用意識強化自身行為;②注重對其技能的培訓,以使其技能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進而保證其能夠勝任實際的煤礦運輸工作;③注重對其責任概念的強化,以使其可以明確自身責任,并能自覺對自身行為進行規范[4]。
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與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工作有著緊密聯系,設備的性能如何將直接影響到運輸工作質量,因此必須加大力度進行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檢驗與檢修,以保證煤礦機電運輸工作能夠安全進行。為了保證煤礦機電運輸設備的安全性,煤礦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應該指派專業人員成立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小組,負責定期對運輸設備進行檢驗、檢修,從而使煤礦機電運輸設備實現檢驗與檢修科學化、合理化。要做到以上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每年均要對斜巷人車及其立井升降人員所使用的罐籠防墜器進行一次脫鉤測試,半年左右就要開展一次不脫鉤測試;②每年均應對專門的升降人員、混合提升系統進行一次性能檢驗,對別的提升系統起碼隔3年就進行一次性能檢驗;③起碼每月對正在使用的主通風機、主排水設備進行一次檢查,同時根據相關規定對其性能進行檢驗;④在每年的雨季前,要對水泵、水管等排水配電設備及其輸電線路進行一次全面的檢修,同時進行一次聯合排水測試[5]。
煤礦企業應成立專門機構,并配備足夠的技術人員,明確其崗位責任。同時,還應健全礦井機電運輸設備的定檢、維護、檢修等制度,把工作落實到具體人員身上。此外,還應健全運輸設備的技術檔案資料,加強對設備的檢驗、檢修管理,并建立完善崗位考核制度,保證各項制度得到落實。
由于資金的缺乏,許多煤礦企業的機電運輸設備更新換代速度較慢,對煤礦的安全運輸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企業應加大資金投入,購買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的先進設備,保證設備能夠及時更新換代,進而確保煤礦機電運輸安全進行。同時,還可加大對原有設備的改造力度,使其變成合格的新設備。
綜上所述,煤礦機電運輸工作是煤礦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其能否安全進行,將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甚至會對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對煤礦機電運輸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措施把煤礦機電安全運輸工作做好。
[1]趙甲兵.談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及解決措施[J].門窗,2012,10(06):284-288.
[2]吳姚山.淺析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J].能源與節能,2012,8(07):3-88.
[3]藺露.關于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2,5(01):103.
[4]尤道濟.煤礦機電運輸的安全管理[J].科技傳播,2011,12(19):66-72.
[5]李金昌,楊文裕.淺談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J].民營科技,2011,15(1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