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江
(南陽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鄧州 474150)
就業問題是中專學生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十年寒窗,如何以良好的心態,對自己正確的定位,從而選擇好自己的職業,在中專教育中是很重要的課題。中專教育中的職業選擇課題,就是要引領學生們有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迎接不同的人生挑戰。
中專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向社會輸出大量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隨著我國步入改革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發展、社會組織形式、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式等日趨呈現多元化,對人才體現了不同層次的需求,給中專學校教育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特別是當前中專教育正處于改革轉型期,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近年來,市場經濟的飛躍發展,中專院校在辦學指導思想上也實現了轉變。中專教育開始改變傳統的模式,立足于社會發展需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創新促發展,以特色創造品牌的辦學理念,推動中專教育在專業建設、管理模式和辦學機制上加快從普通人才培養向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轉變。
中專生的職業選擇,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主要有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客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針對新形勢下學生就業問題出臺了新的政策,在培育市場,支持學生基層就業,就業見習和自主創業等方面給予了廣泛的關注和政策支持,結合學校在就業方面的規章制度,對就業以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對院校的就業工作進行指導。另一方面,社會的需求決定著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它涵蓋勞動力市場、行業的供需、各地區各專業的人才飽和度以及各地區的職業發展趨勢等等。社會需求影響著中專教育的發展方向,也影響著中專生的就業問題,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家庭和社會關系上,中專生多數缺乏對社會的了解,閱歷比較單薄,在職業選擇上容易受親屬和朋友、同學的影響。在主觀方面,中專生的價值觀不同,對職業選擇決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就業、繼續深造、不就業這種多元化的畢業去向也直接影響中專生的職業選擇。在擇業過程中,中專生往往會把興趣、愛好作為重要因素來考慮,這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職業定位,能力原因等多重因素也決定就業成功與否。
以我從事多年的中專教育經驗來看,我個人認為,本著以德育教育為核心,充分發揮學校在中專生職業選擇方面引導的優越性,通過社會影響以及學校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是促進中專學生在心理和思想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正確認識中專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從他們的實際出發確定工作方法和教育內容,將職業選擇作為重點,讓學生們在校期間開始面對這個課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積極的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提前對自己的職業進行規劃,是把握先機的關鍵一步。
從專業角度來講,職業選擇是個人對于自己就業的種類、方向的挑選和確定。它是人們真正進入社會生活領域的重要行為,是人生的關鍵環節。通過職業選擇,有利于人和勞動崗位的較好結合,使個人順利進入社會勞動崗位。職業選擇是人的社會化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社會化的順利進行與實現。通過職業選擇,有利于取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通過職業選擇,可以達到多方面的社會效益。通過職業選擇,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見,職業選擇平臺對中專學生步入職場,順利開展職業生涯有非常有效的指導作用。
人生面臨著無數次的決定和選擇。正如作家畢淑敏所寫的:“一個選擇,決定一條道路;一條道路,到達一方土地;一方土地開始一種生活,一種生活,形成一個命運。”可見步入社會,對職業的選擇是多么的重要,中專教育中職業選擇的課題,就是讓學生提前接觸社會,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期間開始職業規劃,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職業選擇是我們一生面臨的重大選擇之一,決定了我們未來事業發展的方向和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的定位。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錯誤的職業選擇會對你有職業生涯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妨礙事業成功。職業生涯決定你一生的所走的道路,錯誤的選擇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和機會成本。因此對于職業,我們必須心存敬畏、尊重,對于選擇什么樣的職業必須慎之又慎。因而,職業選擇在中專教育中顯得尤為必要。
職業選擇對每個人而言,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因為在諸多選擇面前,我們時常面臨著現實與長遠,社會需要與個人興趣,人生理想與經濟利益之間和矛盾與困惑,這些困惑會使我們陷入職業選擇的誤區之中。那么職業選擇中有哪些誤區呢?1.不懂得如何選擇。很多人認為自己無法了解自己到底適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換來換去,希望能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但許多年過去了,仍然很迷惑。2.面臨選擇的時候非常草率。不肯認真的分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解你所要從事的事業。3.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注重速度過于注重方向,走入職業選擇的迷茫中。究竟如何來做選擇?需要在職業選擇教育中,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引導他們以健康的面貌走入社會。
培養中專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理念是學生走入社會的必備因素。教育學生要本著踏實負責,求實、務實、扎實的思想,走入社會清清白白為人,胸懷坦蕩,與人為善,誠信相待的原則不能變。要潔身自好,能夠抵御住來自各個方面的誘惑,堅持原則,自尊、自愛、勤奮好學的精神不能變。胡錦濤總書記曾在致信中國青年群英會中強調,要“努力成為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頑強的新一代,視野開闊、知識豐富的新一代,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新一代”,這是新的時期,時代賦予青年學子新的要求。適應社會,意志堅定,想自己的理想不斷前進,才能夠在社會這個大舞臺充分的展示自己,對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中專教育要將職業選擇納入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對就業的新政策、新形勢和新特點有個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要注意了解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動向,觀察一些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分析行業發展的態勢,以清楚掌握各行業的人員需求情況,以備求職者個人研究、挑選、決策之用。詳細了解行業或地方某一領域的生產、技術發展等經濟活動的現狀和趨勢,做好對勞動力市場需求分析、人才預測等工作。還可以謀求與企業聯合,讓企業專業人員參與此項工作,使專業設置和調整與行業結構和社會需求的變化始終保持一致,真正做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實現社會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之間的“零距離”。定期安排學生深入市場調查研究,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是學生對社會人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職業選擇。
在職業選擇教育中,要使中專學生充分的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優點和劣勢,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從而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國內有專門的調查研究顯示,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如果與自己的興趣相一致,就能發揮個人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保持高效率的工作;反之,只能發揮自己全部才能的20%—30%,并且容易感到厭倦。只有徹底了解個人的人格持質、能力、工作價值觀與工作適性等,才能理清生涯選擇的迷思,展開工作生涯的第一項。中專學生要做到的認識自我,就是要認識自己的生理特點,認識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念、興趣愛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點,就是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不高估自己,也不貶低自己并認識自己的優勢、劣勢、自己的與眾不同和發展潛力。
在職業選擇教育中,學校在基礎上也要做好準備,定期安排專門人員深入市場調查研究,了解行業和各領域的生產和技術發展情況,研究經濟活動的現狀和趨勢,做好對人才市場需求分析、預測等工作。同時將學校教育與企業人才需求掛鉤,定向培養專業人才,使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變化保持一致,真正做到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實現社會和企業需求與學校人才培養之間的“零距離”。
綜上,職業選擇在中專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這項工作,對指引中專學生順利擇業,并在職業道路上獲得成功,少走彎路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1]魏金明,陳沙麥,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分析及引導措施[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2]龍立榮.職業輔導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新問題[J].教育與經濟.2000(03)
[3]林崇德.青少年價值取向發展趨勢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