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晶, 于志偉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科研處,上海 201203)
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是指用于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的單臺(套)價值限額為30萬元及以上的科學儀器和實驗設施[1]。隨著“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部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綜合性大平臺、“中科院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財政部中央級科學事業單位修繕購置專項等[2]為主的國家大科研及條件建設項目的投入,本所擁有的單臺(套)30萬元以上的大型儀器由“十一五”之前的84臺激增為目前的268臺,并分布在集化學、生物、物理、計算機為一體的多學科綜合交叉的系統生物學領域。如何科學、合理地配置這些大型儀器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最大程度的優化投入產出比是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乃至國家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大型儀器設備的生命周期包括4個階段[3]。實踐證明,以大型儀器的生命周期為基礎的儀器申購、論證和審批階段及儀器使用和維護階段是大型儀器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關鍵著手點。
(1)單個項目的設備預算。“十二五”規劃初期,國家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同時加強對科技資源配置與利用的重視,大科研項目中的設備預算結構由單純的“設備購置預算”調整為“設備購置預算”和“大型儀器修繕預算”兩部分:①設備購置預算。指專門用于購置科研儀器設備的預算,該預算將根據研究所的總體發展規劃及學科建設需求,科學分析各學科的科研投入與分配關系,對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配置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布局。② 大型儀器修繕預算。主要指用于大型儀器升級改造、配件更換、維修和維護的預算。由于該預算執行時間較短,尚未受到充分重視,一些項目少做甚至不做該項預算。實踐證明,大型儀器修繕預算是大型儀器修繕基金和使用獎勵基金的重要來源,涉及大型儀器的維修、維護等公共費用以及難以分割的水電費等費用均可以由研究所集中從大型儀器修繕預算中列支,實行集中管理,統一使用,這樣可以很好地解除大型儀器管理人員在資源共享方面的后顧之憂,實現大型儀器的充分共享和高利用率。
(2)多個項目的設備預算。“十一五”期間,中國科學院開始全面實施資源規劃項目(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ARP),該理念源于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概念,是中國科學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設的重點項目[4],ARP系統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物聯網[5],實現了信息的高度無縫集成和快速響應。研究所利用ARP系統和物聯網理念對各項目中的儀器預算進行審核,根據項目屬性和體量的不同,因地制宜,從源頭上控制了大型科學儀器的重復購置,實現合理布局。嚴格杜絕同一設備預算在各項目之間進行重復列支。
大型儀器購置的可行性論證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水平、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實踐證明,只有加強對設備購置前論證的重視,才能從根源上改變由于配置不夠完善、設備購置重復、設備選型不準確、設備使用條件不落實、運行維護維修經費不足、資源不能共享而造成的儀器設備資源配置不合理和使用效益低下的狀況[6-7]。本所的設備購置可行性論證包括聯合評議和所內專家論證兩部分。
(1)聯合評議。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出臺《中央級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管理辦法》[8],要求相關單位在申請購置單價大于200萬元人民幣的大型科學儀器時,由財政部、科技部等相關部門從國家的全局利益出發,聯合對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必要性、合理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議,以求在國家層面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避免浪費國家資源的目的。目前,我所已完成多臺大型儀器的聯合評議工作。
(2)所內專家論證。2006年,研究所成立設備購置論證小組,該小組由分管所領導牽頭,由儀器使用領域的3位專家(從所內建立的專家庫中隨機抽選)、科研管理部門負責人及各研究中心負責人組成。設備購置論證小組從研究所層面出發,根據擬購設備對學科發展的影響、對相關學科可能的輻射作用、已有同類設備的使用情況等指標對單價在30~200萬人民幣之間的大型儀器購置的必要性、可行性、技術指標、服務范圍等諸方面進行集中論證,尤其對儀器設備的選型、使用條件的落實、售后服務的條款等給予特別的關注。所內專家論證幫助所內儀器資源配置向科學、高效、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了資源共建、共享,促進了存量資源和新增資源的系統集成與高效利用[9-10]。
知識創新工程實施以來,中國科學院全面推進技術支撐系統建設,并根據區域特點和學科共性,重點支持并形成了一批公共技術平臺,本所積極參與建設了其中一個平臺——生命科學大型儀器區域中心,該中心以管理體制創新為手段,建立完善了院所兩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11]。
(1)院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院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簡稱院級中心)由中科院下屬的學科發展方向同源、地理位置接近的多家研究所組成,學科涵蓋面廣,能為院內外用戶提供多種學科的服務,充分體現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院級中心依托各成員單位入選的大型儀器設備,在互聯網上建立“中國科學院儀器設備共享管理平臺”,發布大型儀器資源信息,通過區域中心定期補貼方式,鼓勵區域中心的大型儀器設備面向區域中心共享服務。院級中心所屬大型儀器的有效機時和收費標準全部在網上公開,各成員單位用戶將得到相同的使用權限,儀器預約情況、機時安排等均在網上公開,自動地接受使用者的監督。
(2)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簡稱所級中心)是根據“中國科學院技術支撐系統建設實施方案”[12]中規定的所級中心建設標準,統籌本所各學科領域發展的需要,在原有技術平臺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支撐本所學科領域發展的綜合性技術支撐系統。
所級中心通過建立“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公用儀器設備管理辦法”,鼓勵和規范大型儀器共享,提高共享積極性,并不定期抽查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等,監督儀器共享運行情況。同時實行所內用戶半價收費、所外用戶優惠收費的收費標準,鼓勵儀器逐級共享。目前,我所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還局限在院內共享、單價100萬元以上的設備共享階段,隨著該信息化平臺操作系統的逐步成熟,共享機制體制的日趨完善,預計在今后5年內將實現單價3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院內院外全面共享。
大型儀器共享的環境和條件建設包括場地、人才隊伍等建設[13-14]。所級中心在實驗室的布局上將大空間設立為公用實驗室,統一擺放大型儀器,實行專人操作,統一管理,使用便捷,非常方便實驗人員之間、實驗人員與操作人員之間的交流,營造了開放的科學研究環境,大型儀器的使用狀況也一目了然。
研究所非常重視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嚴格把關,定期培訓,目前擁有的專業技術服務隊伍包含核磁、質譜和分析等領域的高學術水平正高級學科帶頭人2人,副高級科研人員3人,從事分析測試的中級技術人員11人,儀器設備的維護、維修人員1人,行政管理人員2人。該支隊伍是研究所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益,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有力支撐和保障。
公平、公開、公正的大型儀器使用效益評估及激勵機制有利于形成大型儀器資源利用的良性循環,是提高使用效率、優化再配置的重要手段[15-16]。根據《中國科學院技術支撐系統建設實施方案》的規定,為了保證區域中心有效運行,院部每年給與運行經費補助。研究所根據《上海藥物研究所大型儀器區域中心運行補助經費使用方案》,以共享網絡平臺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動生成的儀器使用率、共享率和用戶評議為主要指標,對大型儀器的使用效益進行評估,對效益高的研究組或個人給予表彰與獎勵,對效益低的給予批評,限期整改,甚至對儀器的共享內容作適當調整。
大型儀器后續運行和維護經費是制約大型儀器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的重要因素,如前所述,科研項目預算中的大型儀器修繕預算是重要來源,應受到充分重視。研究所依托大型科研項目中的大型儀器修繕費用建立了大型儀器修繕基金,由研究所集中管理,統一使用,主要用于解決大型精密儀器的升級改造,避免儀器因更新換代過快而造成高淘汰率;解決科研任務飽滿、急需維修的共享儀器維修費,保證儀器正常運行。
研究所以國家實施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加大科技基礎條件投入為契機,經過幾年探索和創新,利用物聯網理念、ARP系統和信息化技術在大型儀器資源的配置和利用管理中取得良好成果。大型儀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工程,有待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努力創新和積極探索。
(References):
[1] 上海市促進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共享規定[EB/OL].[2007-08-16]. http://www.sgst.cn/zt/yqlf/ptbf/200805/t20080509_174847.htm).
[2] 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正式啟動[EB/OL].[2008-08-25].http://www.nicpbp.org.cn/CL0019/1121.html.
[3] 馬 強.從總擁有成本議高校科研儀器設備的共享[J].科研管理,2007,28(5):185-190.
[4] 宋 浩.中科院ARP項目實施風險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0,31(10):2227-2230.
[5] Luigi A,Antonio I,Giacomo M.The internet of things:A survey.computer networks[J].2010,54(15):2787-2805.
[6] 刁叔鈞.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機制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7):194-196.
[7] 賈功利.對加強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管理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8):160-162.
[8] 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關于印發《中央級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2004-4-14]. http://www. mof. gov. 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caizhengbuwengao2004/caizhengbuwengao20044/200805/t20080519_20172.html.
[9] 吳家喜,董 誠.國外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特點與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9):29-32.
[10] 費克文,倪光峰,王伏玲.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400-402.
[11] 中國科學院大型儀器區域中心建設實施細則[EB/OL].[2010-03-02]. http://www.kjtj.cas.cn/zcfg/201003/t20100302_2786994.html.
[12] 中國科學院技術支撐系統建設實施方案[EB/OL].[2010-03-02]. http://www.bpf.cas.cn/gzzd/6/201103/t20110321_3091083.html.
[13] 畢衛民.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推進高校大型儀器共享平臺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0):258-261.
[14] 陳 靜,唐鋒昌,匡 健,等.大型儀器設備的資源共享與管理機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5):145-146.
[15] 畢衛民,王連之.構建多元化共享服務體系 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6):100-102.
[16] 畢衛民.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效益評價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4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