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科蓉,韓建業,楊積堂
(北京聯合大學 應用文理學院,北京100191)
教育部在“十一五”期間評審建設了501 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其中包括部分法學、傳媒、考古、文綜等文科類實驗教學中心。經過幾年的建設,各文科實驗中心在硬件建設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軟件建設方面也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開發。實驗教材開發是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各實驗中心也陸續出版相關教材,但文科實驗教材與文科理論教材、文科實驗教材與理工科實驗教材有何異同,在編寫過程中應突出哪些特色,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2010 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 年)》明確提出要堅持能力為主,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1-2]。《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 號)明確提出要著力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
隨著社會對應用型人文社科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我國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視應用型文科專業的發展,越來越強調文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文科實踐教學是高校文科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科學生鞏固和深化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培養文科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文科實踐教學工作,“十一五”期間,共建立了27 個國家級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今年3 月份啟動的“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又遴選了5 個文科綜合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在加強文科實驗室等硬件條件和環境建設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強文科實驗課程和實驗教材等軟件資源的建設。實驗教材作為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驗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學生實驗的指揮棒,是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的主要依據。實驗教材是搞好實驗教學的基礎,沒有實驗教材就無法保質保量地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要求和完成實驗教學的任務[3]。實驗教材的質量決定著實驗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目標的實現。高質量、有水平的教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勇于創新。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實驗教材的改革和研究,才能真正實現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4-5]。
對于文科而言,我國一直強調的是社會實踐,即到廣闊的社會天地間開展社會調研,了解社會現實,很少提到實驗。因此,對于文科教材而言,基本上都是以編寫理論教材為主。直到最近幾年,教育部開始評審文科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各高校才開始大力注重文科類實驗室的建設,才開始編寫與之配套的文科實驗教材。
理論教材較為注重學科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注重知識、原理的闡述和解釋,注重教師在教材講授中的主導作用,注重考核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程度。與理論教材相比,文科實驗教材有其自身的特點。實驗課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講授較少,學生主要通過實驗教材進行預習,并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項目[6-7]。因此,文科實驗教材的編寫注重的是知識的應用,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學生依靠實驗教材可獨立地完成實驗項目,注重考核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驗項目之間雖然相互關聯,但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學生可從中選擇任意一個實驗項目來操作。
高校在理工科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了很多獨立的實驗課程,如“物理實驗”、“化學實驗”等。但在文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只有少量獨立的實驗課程,如歷史學專業的“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術”、“博物館數字化”和“文物繪圖”,檔案學專業的“檔案保護”,新聞學專業的“攝影與攝像”、“播音與主持”等。大量的實驗內容仍然包含于理論課中,如“市場調查”、“旅行社業務”等,既有理論學時,又有實驗學時。因此,與理工科實驗教材相比,少量獨立的實驗課程可以像“物理實驗”、“化學實驗”一樣,編寫獨立的實驗教材,其他大多數實驗教材的編寫都缺乏相對獨立性。
在實驗教材的開發建設方面,國內理工科專業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經驗,教材數量也比較多。文科雖然也出版實驗教材,但數量有限,不成規模,并且在內容和實例與理論教材的區別也不明顯,對實驗教學的支持力度有限。因此,如何編寫適合文科專業特點的實驗教材,還需要進一步摸索。我校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成立了文科實驗教材建設小組,通過教材立項的形式開發和編寫實驗教材,歷經2年,目前已出版系列文科實驗教材。與國內其他高校出版的文科實驗教材相比,這套文科系列實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形成特色。
由于多數文科實驗課程缺乏相對獨立性,如果僅僅將課程當中的實驗內容抽取出來,單獨編寫成實驗教材,既內容顯得過于單薄,又會給學生造成經濟負擔。因此,在文科實驗教材編寫過程中,要力求做到將理論知識與實驗項目有效結合。
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實驗項目有機結合?采取了兩種方法。①將整本教材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理論篇,簡要、系統的介紹該課程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點和原理;下篇為實驗篇,以實驗項目為邏輯,將該課程涉及到的主要實驗內容組織起來。②將理論融入到實驗項目中去,也就是圍繞這門課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實踐能力來設計實驗項目,在每個實驗項目之前簡要介紹與該實驗內容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原理。通過這兩種方法,既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論,又強調了知識的應用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雖然很多文科實驗教材不具有獨立性,在編寫過程中需要納入理論知識的內容,但在編寫定位上,仍然要強調其“實驗性”。如果脫離了“實驗性”,就容易出現“名為實驗教材,實為理論教材”的問題。目前有些高校雖然也開發出版了一些文科實驗教材,但從其實際內容來看,和理論教材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文科實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要充分借鑒理工科實驗教材的編寫思路,著重體現教材的“實驗性”,使實驗教材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和動手操作。
因為實驗課和理論課不同,學生在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操作之前,必須首先認真閱讀實驗教材,做好充分預習。實驗教材是學生進入實踐教學環節首先接觸的文字材料,也是引領學生入門的指導性文件。學生在實驗課上能否真正獲得知識、受到實踐能力的訓練,能否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去探討、去研究,能否使他們得到創新精神的熏陶,同時培養起對實驗的興趣等等,除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實驗教材的引導作用不可忽視[8-10]。
理論教材是以知識來組織教材內容,實驗教材則要以實驗項目來組織教材內容。每本教材都應根據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要,設計若干個實驗項目,每個實驗項目都要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內容、實驗要求、實驗方法、實驗工具、實驗流程、考核評價等要素。但對實驗內容和流程等描述不能過于詳細,如果實驗目的、原理、步驟、注意事項等寫得清清楚楚,學生實驗時,只要“照方抓藥”即可完成,這樣容易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11-13]。另一方面,實驗項目的選擇要突出設計性、探究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與理工科實驗相比,文科實驗更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特點。因此,在實驗項目的設計與選擇上,應盡量減少基礎性和驗證性實驗,增加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更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教材內容選擇上,①要突出創新性,實驗內容要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要讓學生接觸新知識,掌握新技術;②要突出“實戰性”,實驗內容要密切聯系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每個實驗項目的內容盡量使用真實的案例和素材。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深刻地觸摸和認識社會現實。
另外,很多文科實驗項目的實施無法單獨在校內實驗室完成,而是需要校內外結合。如“市場調查”這門實驗課程,既要求學生在校內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實驗工具來完成二手資料的收集、問卷的設計和統計分析等實驗任務,也要求學生走出校門,走上社會,抓住老百姓切實關心的問題,獲得一手資料。通過讓學生直接接觸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突出教材的實戰性,在編寫過程中。可邀請校外的行業專家參與編寫實驗項目。
在以前編寫的實驗教材中,實驗步驟都是采用文字敘述的方法,每一步實驗操作的關鍵詞都被淹沒于眾多的文字敘述中,學生在學習時不容易弄明白,而且實際操作時容易前后步驟混淆。為了增強實驗教材的可讀性和直觀性,我們開發的這套文科實驗教材,主要通過圖片、圖表、示意圖和流程圖等形式來呈現實驗內容和步驟,可使學生一目了然,便于學生自主實驗,教師起到指導和輔導作用即可。
以往編寫的實驗教材,在實驗項目的難度上往往是“一刀切”,缺乏梯度。為便于對具有不同實驗能力的學生因材施教,實驗內容要體現層次性。具體來說,應進行分層次教學,可將每個實驗分成幾個等級,例如把一個實驗分成四級,兩級作為基本要求,程度高一點的學生可完成三級水平要求,拔尖的學生可完成四級要求,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才干。教師可對學生作針對性指導,并根據完成實驗的情況制定評分標準。另外,在實驗目標的考核上,需強調團隊性。以往的實驗基本都要求學生獨自完成,但我們開發的很多實驗項目都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完成,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協作精神。
文科實驗教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文科實驗教材的編寫也處于探索與實踐中。中心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緊密結合文科專業特點,加強實驗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加強文科實驗教學的內涵建設,共同推進文科實驗教材的建設和發展。
[1] 范昌波.編寫實驗教材和培養學生能力的實踐與體會[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0(1):133-134.
[2] 劉月輝. 實驗室建設與新型人才培養探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 (4 ):6-8.
[3] 陸登波.改革實驗教材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前提[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4(11):57-58.
[4] 王春臺.高校實驗教材編寫方法探討[J]. 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12):147-148.
[5] 張伯乾.實驗教材的分析及其改革方向[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996(4):33-34.
[6] 張湘云.論如何加強高校實驗教材建設[J].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113-116.
[7] 朱偉利.關于實驗教材編寫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 大學物理,2011(8):43-46.
[8] 方治華.材料力學實驗教材的研究與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4):144-145.
[9] 尹立云. 實驗教材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 維坊學院學報,2003(6):93-94.
[10] 盧 航,陸文琴.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應從實驗教材改革做起[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3):112-113.
[11] 辛明秀,黃秀梨.兩本優秀的國外微生物學實驗教材[J].中國大學教學,2005(8):62-63.
[12] 閻 燕.以實驗教材改革推進實驗教學體系改革[J]. 中國農業教育,2008(4):39-41.
[13] 胡章程.實驗教材出版應注意的五大問題[J],中國出版,2009(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