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俞德
美國著名歷史學戴維·蘭德斯曾說過:“如果經濟發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全球化趨勢愈發突顯,文化軟實力的作用也被人們廣泛重視。有學者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具有神奇作用的動力。它的神奇之處,不在于剛,而在于軟,在于它以文化特有的教化功能,激發人的潛能和積極性與創造性,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因而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從這個角度而言,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這種核心競爭力是不怕偷、不怕搶,為企業獨有的。諸如IBM、松下、海爾之類企業的成功之道都是確證。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是其諸多獨特功能之一,是指企業文化通過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內圣外王、企業精神和思想信念,可以把全體員工凝聚成一個有機體,共同為企業目標的實現協力拼搏,團結奮進。美國學者凱茲·卡思認為,在社會系統中,將個體凝聚起業的主要是種心理力量而非生物的力量。社會系統的基礎,是人類的態度、知覺、信念、動機、習慣及期望等,企業文化正是以大量微妙的方式來溝通企業內部人們的思想,使企業成員在統一的思想指導下,產生對企業目標、觀念的“認同感”和作為企業一員的“使命感”。同時,在企業氛圍的作用下,使企業成員通過企業文化的建立,在企業內部形成企業統一的價值觀、經營哲學、精神支柱、道德倫理意識等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通過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為本企業員工共同遵守和奉行。這是企業文化凝聚功能的基礎。
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首先表現在企業全體成員在思想上形成統一的企業群體意識,然后在行動上表現出巨大的力量,使企業的目標得以順利實現。企業中每一個群體組織和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價值評判標準和行為準則,都有自己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不同組織和個人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征。這些個性特征要想凝聚成一個整體,只有依靠企業整體價值觀。企業的各個群體和各個員工把個人的理想信念融入到企業整體的理想信念中來,形成價值觀的共識,才會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當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融為一體時,企業成員才會感到自己不僅是在為企業工作,也是為自己工作。這種員工與企業和諧一致,能夠激發起員工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使員工的士氣保持長盛不衰。
前蘇聯學者彼得羅夫斯基提出,增強企業凝聚力要從加強內部情感聯系入手,而美國管理學者西蒙和馬奇得出要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強化企業目標的共享意識,擴大企業內部信息溝通與交流渠道,才能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功能,必須把強化親密情感、價值共識與目標認同作為增強企業凝聚力的關鍵因素。具有強烈文化的企業特別重視企業內部人際關系的吸引力。同時,企業文化又為企業內部職工提供統一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建立起在企業價值觀基礎上的行為模式,從而把職工行為吸引到實現企業目標的軌道上來。企業文化引導職工追求的崇高目標中除了要充分體現企業懂得經營理念與經營宗旨外,還要廣泛地容納企業職工的利益要求的實現。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職工為實現企業的崇高目標而勤奮工作,積極進取。當然,企業文化凝聚功能的實現,在企業文化建設的不同時期又有不同的途徑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