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在口腔癌的構成比例中占據首位,近年的資料表明,無論國內或國外,女性患者都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年齡亦趨年輕化。根據發病部位,又分舌體癌和舌根癌,多數為鱗癌,多發生于舌緣,其次為舌尖、舌背,常為潰瘍型或浸潤型,一般惡性程度較高,生長快。
舌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口腔衛生、酗酒、過量吸煙、營養缺乏、遺傳因素、人類乳頭狀病毒感染有關。慢性損傷、長期的不良刺激、內分泌和機體的免疫狀態等,都與舌癌的發生有關。口腔黏膜的癌前病變,如口腔黏膜白斑、乳突狀瘤、長期創傷性潰瘍等,有一定的癌變率。尤其是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更要引起患者重視。如果口腔潰瘍經過治療,2周仍沒有愈合,就要慎重;3周還沒好,就要進一步排除是否為口腔癌;連續4周依然沒有好,就要高度懷疑為口腔癌。患者應到口腔科做活檢,以明確診斷。
舌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50%~70%,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低。因此,強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定期隨訪、及時處理。舌癌的治療方法很多,有單純外科手術、單純放射治療、術前誘導化療、綜合治療、化療加放療。應該根據腫瘤患者的年齡、腫瘤期別、腫瘤的生長部位、腫瘤的臨床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既要根治腫瘤,又要盡可能保存舌功能。多數專家認為,綜合治療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進行不同治療方式的貫序治療,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為舌癌患者帶來新的福音與希望。
去除舌癌的發病誘因,增強機體抵抗力,是預防舌癌的有效措施。要注意口腔衛生,做到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戒除煙酒,不嚼檳榔,加強體育鍛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每年做口腔檢查,及時處理無用的齒殘冠、殘根,及時拔除,以防這些殘冠、殘根對舌黏膜形成慢性刺激和損傷;由于長期的咀嚼,牙齒的咬合面上會出現因磨損而形成的銳利的牙尖、牙邊緣嵴等,會不斷地刺激舌的側邊組織,要及時請醫生磨除。要早期發現口腔良性病灶或癌前病變,例如舌體部乳頭狀瘤、糜爛性扁平苔癬等,應及時切除并進行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