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了,不可避免的要抽血打針,由此出現的疼痛感,會對新生寶寶的神經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如何迅速有效地減輕或降低新生寶寶的疼痛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臨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是在打針、采血前給寶寶喂點糖水,以減輕穿刺注射帶來的疼痛。雖然喝了糖水的寶寶面部能很快放松,但其大腦對疼痛的反應仍然很強烈。這樣做的意義并不大,刺激依然存在。
擁抱能促使人體分泌更多催產素。該激素能讓人產生安全感、增進信任、降低皮質醇水平、減少壓力,從而有效減少寶寶流淚,減輕其他痛苦跡象。
人在生病時,都渴望家人的關心和擁抱,其實這不僅能獲得心理安慰,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減輕疼痛。科學家發現,人體皮膚上分布著一種“愉悅神經”,受到撫摸時疼痛感會減輕。對身體溫柔的撫摸能夠激活人體局部神經系統,因此人們在被所愛的人擁抱、撫摸時,都會產生良好的感覺。對寶寶來說,這種感覺更重要。
母親的擁抱和氣息以及母親的心跳聲,可能會阻止疼痛信號傳導到中樞神經系統,或者加強寶寶自身疼痛緩解激素的釋放。臨床實踐發現,穿刺注射后將寶寶交給媽媽抱著,并輕撫其背部,其“止痛”效果更加明顯,且能持續更長時間。這一作用在年齡稍大一些的幼兒身上,表現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