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面的告白
我是一包方便面——沒錯,就是那種彎彎曲曲,自帶調料,隨時準備迎接熱水沖泡,滿足人類口腹之欲的方便面!
我的家族成員眾多,有的能干吃,有的要沖泡,有的需要下水煮……至于隨身攜帶的佐料,更是多種多樣,老實說,到底有多少種類我們自己也不清楚,因為總有新的品種出現。
我擁有很多狂熱粉絲,他們給我們評分、頒獎,甚至成立了方便面協會,這可是由方便面的發明者安藤百福先生倡導,經世界上眾多的廠家贊助而成立的,總部就設在日本大阪府池田市的方便面發明紀念館內。最近幾年,全世界人民更是瘋狂,每年所消費的方便面都遠遠超過900億份。當然,居世界第一的方便面消費大國是中國。
所以,一直以來,我很驕傲,為自己是方便面家族的一員而驕傲,為我們的悠久歷史而驕傲。而我們每一份方便面都會牢記自己的歷史。
方便面的歷史冊
方便面是日本人發明的,但它的前身——拉面卻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拉面在日本曾經很受歡迎,因此,為了吃一碗面人們往往要排很長的隊。現代方便面的發明者——日本人安藤百福因此得到靈感,他決定潛心研究一種“不需要用鍋煮,只需用開水一泡就可以吃”的面條。
安藤百福試驗了多種讓面條干煤的方法,最終發現油炸是最有效的,即先將面條油炸一遍之后(由于面是用水調和的,在油炸過程中水分會散發,所以油炸過的面條不僅熟透了,上面還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孔),只要澆上開水,面條就會變軟,這時候再將面條放到湯汁中吸取佐料,然后再次油炸、干燥。這樣方便保存、可隨時>中泡的面就誕生了。
安藤百福發明的方便面雖然好,但對于口味不一的食客來說,味道太單一了。于是,又有人想到了新辦法——外添調料袋,這樣,方便面就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了。最初的方便面只有袋裝,當它流入歐美地區
后,卻讓歐美人犯愁了。因為他們沒有燒熱水、用碗吃飯的習慣,食用者只得把面餅敲碎后放進杯子里,加開水沖泡后用叉子吃。
為了解決歐美用戶的吃面難題,廠商采用了重量輕、隔熱性能好且成本低廉的優質泡沫苯乙烯做成泡面的容器,更加方便的杯面、碗面就此誕生。
方便面的申訴
雖然方便面以服務人類為己任,可是,某些人出于各種目的,有時候也會制造方便面的流言,什么方便面是“垃圾食品”;方便面有防腐劑,吃多了會變成“木乃伊”;杯面的碗壁上有蠟層,吃下后會堆積在胃里等等。
對此,我們方便面恨不得站直了彎曲的身體,大聲呼喊:這是流言!這是攻擊!我們要申訴!
方便面確實言之有理,而且現在有了非油炸的熱干型方便面,避免了油脂含量高的問題。不過為了保證營養全面,我們不建議大家常吃方便面。當然,如果吃的時候配上果蔬和肉蛋就更好了。
方便面究竟有沒有那么可怕呢?我們進入一家良心工廠,親自看看方便面是怎么誕生的吧!
方便面的申訴信
親愛的人類朋友,我們要給自己正名。
是的,我們并不能為人類提供全面的營養,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罪不可赦”,我們只是一種食品,和大米、饅頭一樣,主要為人們提供淀粉,可這不是我們本身的問題,任何食品都是如此。沒有任何一種食品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作為一種食品,我們跟常規的面條并沒有本質區別。當然,我們也承認,我們的含鹽量以及化學調味料較多,所以,在放調料的時候,你可以少放一點。
我們也要說明的是,為了延長壽命(保質期),我們體內含有食品添加劑,但國家也對我們應含有的劑量做出了規定,對人體無害。請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方便面吧。
還有人說,杯面的碗里含有蠟層,這就是赤裸裸的誣陷!因為目前可供方便面杯挑選的材質本身已足夠耐熱防水,更何況在高溫下融化的蠟會影響泡面的口感,權衡利弊,沒有廠家愿意碗內再加一層蠟。
請你們人類還我們一個公道。
委屈的方便面
第一步:和面
方便面其實和普通的面一樣,都是面粉做成的,將面粉和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制作成面團。在和面的時候加入食鹽和食用堿,可以增味,讓面更筋道。
第二步:復壓
將面團送入兩道平行的壓輪壓成兩條扁扁的面片。兩條面片重疊起來,再通過一道壓輪,就被壓制成
一條厚度均勻的面帶。第六步:風冷包裝
剛出油鍋的面餅溫度很高,會用幾組風扇給它們降降溫。然后就可以裝上調味包,穿上包裝袋,出廠尋找它的主人了!
第三步:成形
面帶會被送到成形網帶上,在這里面帶會變成方便面特有的波浪形。然后被切刀切成一條條長長的面塊。
第四步:蒸煮
接下來,長條的面塊會進入蒸箱,加熱蒸熟。這一步還有一個作用:讓淀粉顆粒在適當的溫度下裂開成糊狀,易于消化吸收。
第五步:油炸
將蒸熟后的方便面長條切成小塊,就有了成品方便面的樣子了!正規商家會選用棕櫚油把這些面塊油炸一遍,使之脫水,并固定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