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爽的秋日是出游的好季節。在清澈湛(zhàn)藍的天空中,看到各種色彩鮮艷、造型美麗的熱氣球,更是讓人心馳神往的一大樂事。如果再能坐上去享受一次飛行的快樂,那就更爽啦!
可是,和所有的飛行器一樣,乘坐熱氣球也是有一定危險的。而風險和快樂并重,從來都是這種飛行類運動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漂亮的“空中飛球”吧。
發 明
人們是怎么想到要發明熱氣球的呢?呵呵,他們可不是看到了“氣球在天上飛”,就想到了這一點。因為能飛上天的氣球,里面充的是氫氣。這種氫氣球要到很晚才被制造出來。而充了空氣的氣球是飛不起來的。
所以,熱氣球的最早原型來自于中國人發明的孔明燈。這種燈下面點燃的棉花、蠟燭等引火物,散發出向上的熱氣,使燈飛到空中。1241年,蒙古人曾經在攻打俄羅斯的戰役中使用龍形的孔明燈來傳遞信號。這讓歐洲人知道了這種燈的存在。直到1783年,歐洲人才制作出第一只用熱空氣作為動力飛行的氣球。
18世紀,法國的造紙商孟格菲兄弟發明了現代的熱氣球。據說,他們最早是因為看到在造紙工廠里,碎紙屑在火爐中燃燒時會不斷向上升起,于是受到啟發,把紙袋扣在火焰上方,使紙袋能夠隨著升起的熱氣流上升。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市的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將一只周長為33.5米的模擬氣球升起,在空中飛行了2.4公里。這只氣球用布制成,布的接縫用扣子扣住。兄弟倆用稻草和木柴在氣球下面點火,隨著熱氣流的上升,氣球慢慢升了起來。乘坐這只氣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公雞、一只山羊和一只鴨子。不用說,它們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空中航行。他們乘坐的熱氣球飛行了25分鐘,在飛越半個巴黎之后降落在意大利廣場附近。這次飛行比萊特兄弟的飛機飛行早了整整120年。
飛行原理
今天我們使用的熱氣球都是密封熱氣球,由球囊、吊籃和加熱裝置三部分組成。球囊是用強化尼龍制成的。盡管它的重量很輕,卻極結實,球囊是不透氣的。在飛行時,人們通過調控加熱器,來調整氣囊中的空氣溫度和密度,從而控制氣球的升降。所以說,加熱設備才是熱氣球的“心臟”。
現在的熱氣球里使用的加熱設備是一種燃燒器。它用壓縮過的石油液化氣作為燃料。即使被風吹,也不會熄滅。但這種燃料決定了熱氣球在飛行時,必須帶上一個液化氣瓶作為能量來源。一只熱氣球通常能載運重20公斤的燃料,足夠連續飛行兩個小時。當火點燃時,從燃燒器口上噴出的火焰有2~3 米高,并發出巨大的響聲。
除了燃料瓶之外,熱氣球在起飛時還必須帶上溫度表、高度表、升降表等飛行儀表。以隨時觀測飛行高度和速度,掌握球囊里的空氣溫度,以便駕駛員及時進行各種操作,保證熱氣球的飛行安全。有的人可能在電視里看到,在熱氣球的吊籃上還會掛上幾個沙袋。它們也是一種安全措施。當熱氣球突然快速下降的時候,駕駛員可以丟掉這些沙袋,以減輕重量,增加向上的浮力,防止熱氣球墜毀。
其實,熱氣球并不是被人“駕駛”著飛行的。因為熱氣球本身沒有安裝發動機,不能像飛機那樣,想怎么飛就怎么飛。但是,由于風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駕駛員就可以根據飛行方向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高度,讓風把自己吹到所想要的方向上,可謂是真正的“御風而行”。而熱氣球飛得是快還是慢,也是由風速的快慢決定的。通常熱氣球的最大下降速度為6米/秒,最大上升速度為5米/秒。超過這個速度,就有點危險啦。
樂趣與危險
和飛機相比,熱氣球制造起來更容易,操作起來也要簡便得多。特別是飛機需要有專門的飛機場和跑道才能起飛,而熱氣球隨時隨地都可以飛行,不受環境的約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熱衷于自己制造熱氣球并進行飛行的“球迷”們越來越多,不少人借助熱氣球,圓了自己的飛行夢想。
1978年8月11日~17日,“雙鷹3號”熱氣球成功飛越了大西洋,1981年,它又成功跨越了太平洋。今天,熱氣球已經創造了上升34668米高的記錄。全世界有2萬多個熱氣球在飛行。很多旅游觀光景點也設立了熱氣球飛行項目,讓乘客們從空中飽覽美麗的大地景觀。
但是,很多人可能沒注意到,熱氣球的飛行其實比飛機更危險!首先它只能隨著風走,對天氣的要求很高。用尼龍或布做成的氣球,不具備任何抵抗狂風暴雨的能力。稍微有氣候的變化,都可能出現險情。其次,燃燒器里噴出的火焰,既是熱氣球的動力,也十分危險。如果火焰太旺,被大風吹起,就可能點燃上面的氣球,瞬間將氣球變成“火球”!這時如果氣球正在高空中,即使乘客能夠撲滅大火,氣球也會失去動力,迅速墜落到地上。而由于氣球破裂后,下降速度過快,跳傘也來不及。所以,一旦熱氣球發生事故,乘坐者幾乎沒有自救的辦法。常常造成“球毀人亡”的悲劇。
所以,在乘坐熱氣球之前,就要“防患于未然”。首先要選擇晴朗、無大風的天氣,而且最好是在日出后兩小時或日落前兩小時內,因為這個時段的氣流最為穩定。第二在吊籃里要聽從駕駛員的指揮,不要亂碰籃中的設備。另外,即使燃燒器突然熄滅,熱氣球也不會飛速墜落,而是會緩慢地落地。因此一旦發生事故,立刻關閉燃燒器是第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