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要關注鋼鐵俠?嗯,因為超人是外星人,會飛啊、刀槍不入啊這些本事都是天生的,地球人想比也比不了。雷神托爾呢,干脆就是神仙,這個……太不科學了。綠巨人倒是科學家出身,在一次實驗中受到輻射之后,才具備了超能力。可是,輻射這東西哪有準兒啊?他是被輻射成了綠巨人,換個人的話,備不住就得躺到醫院里當“綠病人”了。因此,撞大運是不行的。我們需要的是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主動搞發明創造來拯救世界的“科學英雄”!不少正宗的科學家也已經承認,學習鋼鐵俠,對現實中的某些科學技術研究是非常有啟發的!
從小咱就羨慕哪咤的風火輪,后來,科幻電影中腳底下會噴火的“飛靴”又成了一件相當拉風的裝備。火焰一噴,翱(áo)翔萬里。實在是太酷啦!就連機器人,要是不配備這樣的功能,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先進(沒錯,咱說的就是阿童木)。這也是為啥總有許多人會把大好時光消耗在研究“火箭背包”這類發明上的原因。其實,先不說安全不安全,由于火焰噴射時會造成巨大的反沖力,如何駕馭這類裝置,在飛行的同時能夠自如地保持平衡、控制方向,就是一個大難題。看到鋼鐵俠研制這玩意兒的過程了嗎?要隨時做好準備,不是把腦袋在天花板上撞出大包,就是摔得稀里嘩啦,還會被滅火機器人噴上一臉泡沫……所以說,飛行永遠都是屬于勇敢者的游戲啊。
現代的軍事裝備講究的是更輕便,合金做的戰甲即使保護性好,因為太笨重,也顯得不太實用了。然而,還是有一位從事機器人研發工作的設計師受到鋼鐵俠的啟發,研制出了一套名為“XOS”的機械骨骼。這套骨骼重約150磅,堅不可摧,還可以用過傳感器預測使用者想要做出的動作。在演示時,一個并不強壯的人穿上它之后,可以將一根重200磅的橫木來回托舉數百次。而且,安裝在這套骨骼背部的電腦系統還可以計算出如何行動能夠讓人覺得更省力。
雖然看起來很龐大,但其實這副骨骼并不笨重。通過程序的安排,它已經靈敏到可以讓人穿著它爬樓梯、踢足球,而且不感到疲勞。相對于“XOS”在軍事上的前景,設計者更看好它可能為殘疾人提供的幫助。他希望在經過進一步改進后,用它來幫助那些失去行動能力的殘疾人重新行走。
搞發明,充足的能源必不可少。還記得在那些科幻片中經常出現的場面嗎?一個愛好科學的孩子把自己的小屋改造成實驗室,安裝好了各種實驗裝置之后,一插電源——整座樓都黑了。然后,就是爸爸、媽媽拿著手電筒,來批評教育你了……
所以,鋼鐵俠的實驗室為什么能造出鋼鐵戰甲?因為他家里就有一個“方舟反應堆”!這個反應堆不但為鋼鐵俠的超級科學實驗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還啟發他按同樣的原理,制造了維系鋼鐵戰甲運轉的小型反應堆——對了,就是安在他胸口的那個小藍燈。也只有這樣強大的能量供應,才能支持他手心上的那種激光發射器。據科學家測算,要產生一束可以擊穿一塊半英寸厚的鋼板的激光束,就需要超過20億瓦功率的能量脈沖,這比一座核電站的輸出還要大!
自己在家造核電站當然既不安全,也不環保(想想看,你要把那些帶輻射的廢料往哪兒扔)。但在家里弄一個小型的發電機還是可以的。過去,這類機器都是燒汽油和柴油的,污染很大。現在已經有了天然氣、太陽能甚至是風力的家用發電機,能夠提供的電力也大大增加。下次搞發明,你就可以用這些清潔能源來裝備自己的實驗室啦!
在《鋼鐵俠》第二集里,鋼鐵俠裝在身上的小型反應堆里使用的芯片是用鈀(bǎ)做的。這種放射性元素有一定的毒性,用的時間久了,有毒物質便開始向他的體內擴散。差點就讓英雄變成了“烈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鋼鐵俠決定通過改變鈀的分子結構,將它改造成一種新的元素。不用說,這次實驗當然最后是成功啦。要不然,就沒有第三集了……
人類真能自己造元素嗎?其實,在現實中,科學家們一直在制造新元素。1994年時,元素周期表中只有106個成員。現在已經增加到了112個。說起來,制造新元素的方法很簡單,你先得精心選擇兩種元素,然后把它們放進一臺環形的粒子加速器,以一個非常高的速度加速撞擊,就可能產生出一種新的元素。只是,這個過程不像電影里演的那么快,而是需要五到十年時間。而且即使出現了新元素,大部分都非常不穩定,有的只能存在幾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要做出影片中那樣穩定的元素幾乎不太可能。
雖然已有新聞報道,有人在家中造出了小型粒子加速器,但沒有足夠的能量,這類“自制加速器”很難運轉起來。而讓一個長3000千米的加速器運轉,就需要相當于大約1萬到1.5萬戶家庭的用電量。看來,“自己動手造元素”只能是專業科學家們的愛好了。
鋼鐵俠是“科學超人”,他的對手也都不是一般人類。像上一集里的大反派,就請來了一位俄羅斯的“科學壞人”,制造了一群和鋼鐵俠一樣擁有超級戰甲的機器人戰士。但這些戰士完全是由計算機程序控制的。當壞人啟動程序,對它們下達指令之后,它們就飛到城市里,四處搞破壞。還真給鋼鐵俠制造了不小的麻煩!
事實上,電影里的這個情節,也正是科學家們最害怕出現的。近年來,關于“無人飛機”、“無人探測器”的研究非常熱門。這些裝置可以代替人類上戰場,或者前往一些危險地帶執行任務,從而避免人類的傷亡。因此被認為是未來人工智能產品的發展方向。甚至有不少人設想,可以在不久的將來,用機器人戰士全部代替人類的士兵。可是,如果這些機器人的程序遭到“黑客”入侵,或者被壞人控制,那可要壞大事了!畢竟,在電影里,可以讓鋼鐵俠來解救人類;而在現實里,還不知道該怎么應對這種情況。所以,大部分科學家對于這種“智能戰士”的開發和研制,還是持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