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時間延時積分圖像傳感器TDICCD和Altera公司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器件特點和應用背景,介紹了美國仙童公司的一款高速TDICCD8091的工作特點,在分析其驅動時序信號邏輯關系的基礎上,以QuartusⅡ為開發平臺采用VHDL硬件描述語言設計并完成時序仿真,經驗證該驅動時序下載到硬件電路中能夠成功驅動TDICCD8091正常工作。
關鍵字: 時間延時積分圖像傳感器;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QuartusⅡ; VHDL
中圖分類號: TN29?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7?0165?03
0 引 言
時間延時積分電荷耦合器件(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s,TDICCD)易于實現實時成像,可與小相對孔徑的光學系統配合成像,從而大幅度減少遙感相機的體積和質量,因此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火控系統和遠海探測等領域[1?2]。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FPGA)在航空航天、工業自動化、儀表儀器、計算機設計與應用、通信、國防等領域的電子系統中的技術含量正以驚人的速度提升。完整的電子系統在單一FPGA芯片中實現早已成為現實,電子類新技術項目的開發也更多地依賴于FPGA技術的應用[3]。
TDICCD是一種時間延遲積分圖像傳感器件,精準可靠的時序邏輯信號是 TDICCD工作的最基本條件,是保障整個系統有效工作的關鍵,闡述了以FPGA為開發平臺設計TDICCD8091驅動時序的全過程。
1 TDICCD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1.1 TDICCD的特點
1.2 TDICCD的工作原理
2 設計目標分析
2.1 TDICCD8091簡介
TDICCD8091是美國仙童公司的一款9 216×128的高速光電傳感器,每行的像素點數目高達9 216個,像元大小為[8.75 μm×8.75 μm],TDI積分級數為4,8,16,32,64,96,128可選,行轉移速率為12 kHz。電荷讀出有向上和向下兩個方向可選,每個方向有6個輸出端口,每個端口讀出速率為20 MHz,總速率為120 MHz,讀出像元電荷數目1 536個。每個輸出端口有寄存器和放大器用來緩存和放大信號。TDICCD8091內部結構包含有:光積分區域(垂直移位寄存器)、21行獨立區域(垂直移位寄存器)和水平移位讀出區域(水平移位寄存器),其中,21行獨立區域靠近水平讀出的3行為快速轉移區域,剩下的18行為慢速轉移區域,21行均被遮光材料遮擋。
TDICCD8091的外形圖如圖2所示[6]。
2.2 TDICCD8091的時序要求分析
TDICCD8091積分級數的選擇由輸入端口VSW128?D(U)、VSW64?D(U)、VSW32?D(U)、VSW16?D(U)、VSW8?D(U)、VSW4?D(U)配合模擬開關控制實現。具體接法:例如當選擇向上32級積分時,VSW4?U、VSW8?U、VSW16?U接信號V3,VSW32?U接-3 V電壓,VSW64?U、VSW128?U接+15 V電壓,同時33~128級的行轉移端口接+15 V電壓,水平移位讀出端口接+3 V電壓,1~32級的行轉移端口接信號V1、V2、V3,水平移位讀出端口接H1、H2、H3、H4。
TDICCD8091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時序信號如圖3所示。其中,V1、V2、V3為12 kHz占空比為50%的三相時鐘信號,時鐘高電平+15 V、低電平0 V,控制光積分區域和21行獨立區域后18行信號電荷的垂直移位;VHS1、VHS2、VHS3為12 kHz占空比小于5%的移位時鐘信號,時鐘高電平+15 V、低電平0 V,控制前3行獨立區域信號電荷的垂直移位; H1、H2、H3、H4為20 MHz占空比50%的四相時鐘信號,時鐘高電平0 V、低電平-5 V,控制每個端口1 536個像元電荷的水平移位讀出,同時,H1信號還控制像元電荷由垂直轉移向水平轉移的過度,此時高電平為+5 V;FOG為讀出時鐘信號,時鐘高電平+1 V、低電平-5 V;RG是復位脈沖信號,時鐘高電平+15 V、低電平+4 V,作用為在每個像元電荷讀出前 ,清除前一個像元殘余電荷,信號頻率20 MHz。這些時鐘的高低電平電壓值在硬件電路通過芯片EL7212驅動實現。
3 時序邏輯設計及仿真結果
3.1 時序程序設計
整個時序程序信號總流程圖如圖4所示。程序總共由7個模塊組成:輸入同步時鐘模塊產生頻率20 MHz的主時鐘CLK,CLK通過分頻模塊產生頻率36 kHz的CLK1和頻率5 MHz的CLK2;信號控制模塊在主時鐘CLK的同步作用下分別產生控制信號VClr、VSHClr和HClr;輸入處理模塊對輸入主時鐘CLK做去抖動處理后輸出時鐘信號CLK0;V信號產生模塊輸出光積分區域行轉移所需的12 kHz占空比為50%的三相時鐘信號V1、V2、V3;VHS信號產生模塊輸出12 kHz占空比小于5%的移位時鐘信號VHS1、VHS2、VHS3; H信號產生模塊輸出水平移位讀出區域所需的20 MHz占空比50%的四相時鐘信號H1、H2、H3、H4,以及FOG讀出時鐘信號和RG復位脈沖信號。
3.2 時序仿真結果
時序設計采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 Ⅱ作為開發平臺,EP3C25Q240為硬件平臺。總的時序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結果表明所有仿真信號滿足2.2節中的信號要求;圖6為FPGA上測得V1、V2的相位關系,圖7為FPGA上測得H1、H2相位關系,結果表明相位關系正確,能夠保證每個時刻至少有一個高電平和一個低電平,保證像元電荷的正常讀出。
4 結 語
時序在硬件電路中成功驅動了TDICCD8091工作,驗證了軟硬件的正確性和準確性。程序設計利用同步時鐘控制全局電路的思想,避免競爭與冒險,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可測試性、可讀性及可維護性;狀態機的設計方法提高了程序運行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王慶友.CCD應用技術[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
[2] 楊秉新.TDICCD相機的相對孔徑與器件像元尺寸關系的研究[J].航天返回與遙感,2001(6):9?12.
[3]王誠.Altera FPGA/CPLD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4] HOLST G C. CCD arrays, cameras and displays [M]. USA: SPIE Optical Engineering Press, 1998.
[5] RIBES A. Camera design guide [R]. Canada: DALSA, 2005: 1?50.
[6] Fairchild Imaging. CCD8091 9K×128 element TDI?time delay and integration sensor [M]. USA: Fairchild imaging, 2007.
[7] 蔡澤彬.基于CPLD技術的線陣CCD驅動電路設計[J].空軍雷達學院學報,2004,18(1):50?52.
[8] 許秀貞,李白田.基于CPLD的可選輸出CCD驅動時序設計[J].光子學報,2004,33(12):1504?1508.
[9] 張伯珩.CDS器件在TDICCD視頻信號處理中的應用[J].光子學報,2000,29(1):82?86.
作者簡介:劉 燕 女,1983年出生,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為光電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