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黃昏后才起飛的貓頭鷹。”黑格爾的至理名言昭示反思活動所產生的強勁力量。學會過好反思式的教育教學生活,應成為教師的源頭活水,教學需要教師的自覺內省行為做支撐,保持開放和批評的態度,葆有積極探索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學取向,激活教學智慧,在三尺講臺上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吾日三省吾身”是孔子對人生的自覺反思,是對仁德不斷追尋的思索。我想作為一名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師,也應具備這種情懷,更應擁有這份操守。教師職業需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如果有一天我們整個教育固步自封了,我想結局則可能是災難性。選擇教師這一職業就意味著我們要進行為期一生的漫長的學習修煉,更應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學習情愫。我們所熟知的《論語》中就充分闡明了孔子的學習觀,學習不只是知識的汲取,還是一種反思性實踐,是知行合一的學習,我想這就是我們教師義無反顧地選擇過反思式生活的古訓吧!
一要反思生活習性給自己發展的影響。我們的宗師——孔子,他一生的求學之路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是幾千年的精神財富,他是一位圣人,也是一個偉大的教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漫漫求索之路,從中我們需要銘記的是“生命要進行漫長的學習修煉”,是終身學習。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是我們現代教師的基本要求,如果我們每天耽于牌桌、茶杯、酒壺,或者是熱衷于有償家教,或是拼命撈取榮譽和地位,我想這樣的習性會有悖于教師的初衷,會成為自己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教師,特別是一個有追求的老師,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因為追尋理想之路是孤獨之旅。靜下心來,淡泊名利,用書籍充盈自己的大腦,用思想豐厚自己的思想,是一個有理想教師的第一要務。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甘受寂寞的教師,他幾乎不參加斗地主、打牌、跳舞等活動,而是擠出點滴時間潛心研讀,積極反思,不斷探索,他擁有很多的網友,在很多的教育教學論壇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因為他的淡泊,他的思想隨著他的文字不斷出現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的報刊上;因為他的執著,他在年僅35歲的時候就成為省特級教師。這也許是個個案,可能也是個傳奇,但我們從中可以領略到的是生活習性對一個教師成長的巨大作用。甘受清貧,耐住寂寞,在孤獨中探尋屬于自己的那份真理,追尋那份飛翔的夢想。
二要反思道德操守給自己成長的影響。德行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命之根。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這樣才會與人和睦相處,與人為善,才能擁有無限的愛心,才能視學生如己出。我們所推崇的“張莉莉”“徐本禹”等一線教師,因為他們擁有崇高的公德素養,所以當危難突襲時能夠挺身而出,忘卻自我,眼中只有學生,心中只有學生;在貧瘠的大山深處中默默堅守,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哺育著清貧的山村學子。
其次要擁有優良的職業操守,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是最基本的底線,唯有如此,我們方能腳踏實地地教書育人,并將培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未來建設者為己任。要反思自己的職業道德狀況,讓自己在教育教學的征程中走得更扎實,更堅定。德行高尚的教師,才會不斷進取,才能埋頭苦學,刻苦鉆研,科學施教,從而使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得以迅速發展和提高。教師要注重自己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等素養的提升,肩負起對祖國的命運和前途的責任和使命, 深刻地理解教師工作的本質、責任和特點,從而將自己錘煉成一個“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和“愛事業”“愛學生”的智者,成為奉獻事業、成就未來的勇者。
三要反思職業素養給自己突破的影響。一個教師的職業素養決定著他前行的方向,也影響著他能走多遠。
首先要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而提煉出自己的教育教學觀,更加貼近時代脈搏。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激發自主學習的意識,著力發展學生創新意識;重視學生四基、思維技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指導其應用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科技素養,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和人格的全面發展。
其次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學會與自身實踐保持一定的距離,讓自己更加理智地辨析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走出自我沉醉、自我迷茫的格局,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反思中日益豐滿起來。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為實現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就得花力氣與時間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并努力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來武裝自己,加速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再次要反思自己的教育功能。教師的責任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道,古語云:道之不存,其物何用。的確如此,如果我們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將學生送進監獄和墳場,我想這樣的教育真的不需要存在。因此,我們的教育功效就得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我們要善于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調和學生內心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模糊認識,科學干預,靈活地進行疏導和教育,從而使我們的學生能夠身心兩健地快樂成長。
第四要反思自己的教研實力。反思的最終目的一是改進手段、優化方法,使自己更能勝任教書育人的工作;二是促進發展,積淀底蘊,使自己在業務上有所突破,有所斬獲,并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自我。因此,教師要善于找準要點,書寫自己的特點。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上好一節課不容易,上成一節好課更不容易。但我們得盡力發掘出屬于自己的閃光點,它可能是燎原之火,可能是成就自我的一個突破口。抓住每一個閃光點,就可能收獲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試看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師們,無不凸顯其智慧的光芒,如于永正老師的繪聲繪色的課堂,竇桂梅老師的情境疊加的魅力課堂,華應龍老師的絲絲入理講解的課堂……都為我們展示了智慧的靈動,彰顯了思想的光輝。
學會解析自己在教學反思中的閃光點,扼要地記下來,寫準活動的特點,以便于不斷地將其發揚廣大,促使自己在日后的教學中能夠自覺地加以選擇使用,從而優化自己的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久而久之,有利于形成一個教師個性化的教學特色。課堂是人的課堂,從而決定了我們的教學不能固守預設,要善于駕馭,靈活地捕捉靈感,就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給活動帶來勃勃生機。有機地貼近課堂教學進程,巧妙地設計一些開放性提問以打開孩子們想象的智慧之門,凸顯孩童的智慧火花。關注孩子們的童稚趣語、幽默問答,探究性的發現、競賽性的游戲,給孩子一片自由的藍天,讓其自由地翱翔。
過反思式的教育教學生活,讓自己在教學實踐、行動研究中更加靈動點,也讓自己課程改革的大道上走得更扎實些,更穩健些。
(作者單位:江蘇寶應縣水泗小學)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