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對轉體施工技術、頂推施工技術、逐孔施工技術、懸臂施工技術、就地澆筑施工技術、橫移施工技術這六種施工技術進行分析,進而探討其在橋梁上部結構施工中的相關應用。
關鍵詞:橋梁工程;上部結構;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K928 文獻標識碼:A
一、轉體施工技術
轉體施工技術指的就是先對有關橋梁構件進行預制,并且將預制地點選擇在離橋較近的地方,之后當橋梁的混凝土構件強度滿足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規定之后,安裝到橋梁的具體位置上。通常情況下,轉體施工技術主要包括三種:一是,豎向轉體施工技術;二是,平面轉體施工技術;三是,兩者結合的施工技術。轉體施工技術具有以下幾點優勢:一是,縮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安全性;二是,有效控制施工過程,并且減少必需的施工設備與裝置;三是,在預制橋梁構件的時候,可以適應很多的地形,非常便捷;四是,橋梁施工可以跨越通車線路,并且在開展上部結構施工的時候不會對下面的車輛通行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轉體施工技術主要適合應用在城市與平原區域的單跨橋梁與三跨橋梁的施工中,同時在峽谷橋梁與深水橋梁的施工中也有所應用。假如把轉體施工技術運用到大跨徑、特大跨徑的橋梁施工當中,可以獲取更好的技術效果與經濟效益。
二、頂推施工技術
在運用頂推施工技術的時候,其預制場一般設置在橋梁縱軸的后方,并且對構件展開分節段的預制,同時利用縱向預應力筋把已經完工的梁體和預制節段進行連接,等構件的強度滿足相應的規范標準之后,就可以利用千斤頂將構件推出預制場,再之后開展下一梁段預制操作,進而反復循環一直到工程完成。在運用頂推施工技術的時候,主要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因為選取了連續作業和分段預制的施工技術,所以,主梁結構具有很好的整體性。除此之外,因為避免使用大型的起重設備,所以,預制節段長度通常可以達到10-20米。二是,不需要使用過于復雜的機械設備就可以完成大型橋梁的施工,并且具有施工噪聲小、施工成本低以及施工平穩等優勢,不僅可以在峽谷橋梁、深水橋梁以及高橋墩橋梁施工中得到一定的運用,在曲率與坡橋一致的橋梁施工中也可以得到相應的運用。三是,因為橋梁各階段都是在同一個預制場內進行施工的,所以,相應的工程管理工作也就比較簡單,相應的機械設備與模板就可以反復使用,有效節省了施工成本。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因為一定要在等截面梁上運用,所以,當橋梁跨徑相對較大的時候,也就增加了施工難度與施工材料的用量,進而只可以在中等以下的跨徑橋梁中運用。另一方面,因為梁在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所承受的荷載作用是不同的,進而在設計與布置梁截面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的不同要求,進而也就增加了鋼材的使用量。
三、逐孔施工技術
通常情況下,逐孔施工技術主要適合應用在一些中等跨徑的橋梁施工中,選取一套施工機械設備從橋梁的一端逐孔施工,一直到完成所有的工程為止。此項施工技術主要包括四種形式:一是,節段施工技術;二是,移動支架施工技術;三是,整孔吊裝施工技術;四是,臨時支撐組拼預制節段施工技術。此種施工技術主要具有三個特點:其一,易于控制施工質量、施工環境、施工機械設備與模板等,并且預制場的生產效率非常高;其二,不需要設置地面支架,進而也就不會影響施工下方的車輛通行情況;其三,具有較高的機械化與自動化,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人力,還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除此之外,因為上、下部結構是能夠平行作業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施工工期。與此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缺點,主要就是模架設備在移動方面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施工準備與實際施工也相對復雜,所以主要適合應用在一些跨徑相對較小的橋梁施工中。
四、懸臂施工技術
在運用懸臂施工技術開展施工的時候,主要就是從橋墩部位展開,主要分為兩種形式:懸臂拼裝施工與懸臂澆筑施工,前者主要是在預制階段展開安裝,后者主要應用在橋墩兩側的現澆梁段,在某些情況下,這兩種形式也是可以通用的。此項施工技術的特點就是在施工過程中,橋梁結構會出現負彎矩,而橋墩就一定要承擔這些彎矩,因此,此項施工技術主要適合應用在一些施工階段與使用階段受力條件相對接近的橋梁施工中,比如,預應力混凝土T型剛構橋、斜拉橋等。假如一定要在非橋墩固結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施工中運用此項施工技術,一定要選用一些恰當的措施,確保梁結構與橋墩的臨時固結,所以,在施工過程中,一定會存在著結構體系轉換的現象。除此之外,在運用此項施工技術的時候,會較為頻繁的使用一些機械設備,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各種機械設備的合理選擇與搭配,進而取得相應的工作效率。運用此項施工技術的優點就是可以確保成品的整體性,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還可以進行相應的位置調整,具有施工速度快、上下部同時施工的特點,主要適合應用在一些跨徑大于100米的橋梁施工中。但是在施工中,其相應的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一定要對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與管理。
五、就地澆筑施工技術
就地澆筑施工技術指的就是事先在橋位處設置相應的支架,之后在支架上開展橋體混凝土的施工,等到混凝土的強度滿足相關規范標準之后,就可以拆除相應的支架與模板,完成澆筑施工。此項施工技術的優點就是不用設置預制場,也不用使用一些大型的運輸設備與起吊設備,在施工過程中還可以確保梁體主筋的連續性,從而增強橋梁整體的穩定性。當然,此項施工技術也是存在著一些缺點的,比如,施工質量難以控制;施工工期長;相應的應力損失較大;在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很多的模板,進而也就增加了施工成本;所搭建的支架不僅容易受到洪水和大型漂浮物的沖擊,還會對排洪以及通航產生不良影響。
六、橫移施工技術
橫移施工技術指的就是在安裝構件的位置旁邊進行相關構件的預制,等其強度滿足相應的規范標準之后,就可以將其橫向推進預定位置。此項施工技術的特點就是在整個預制施工的過程中,不需要改變構件支座的位置,進而也就不會導致梁結構體系出現一定的改變,但是在進行構件橫移施工的時候,一定要設置相應的臨時支座,承擔此構件的重量。
結語
總而言之,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將會對橋梁工程的使用功能、安全性、可靠性與美觀性產生一定的影響,是橋梁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中,可以運用很多的施工技術,進而在進行正式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充分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高效的施工技術,進而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不僅可以確保工程的質量達標,還可以取得更好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劉雁.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技術分析與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