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橋梁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其工藝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本文主要對預應力砼的原理進行分析,闡述相應的施工技術以及應用。
關鍵詞:后張法預應力砼;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3 文獻標識碼:A
一、預應力砼的原理
我國橋梁工程的施工中普遍應用了預應力技術,但是隨著對高速公路實際需求的逐漸提高,大跨度橋梁工程的建設數量以及比例正在逐漸上升。所以,一定要加強對預應力砼原理的分析與探究,利用一些先進的新設備、新技術以及新材料,滿足高速公路以及橋梁工程的高要求、高標準,全面提高我國橋梁工程的建設水平。
通常情況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指的就是在構件承受荷載之前,利用一些高強鋼筋對混凝土結構受到拉力的部分施加一定壓力的結構,即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加一定壓力,保證建筑結構一直處在一種應力的狀態,與此同時,此種應力作用還能夠對一定的荷載進行抵消,避免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或者竣工階段出現開裂的情況,在此種結構中,其可以承受的最大拉力是0.1-0.15mm/m,基本上是普通混凝土結構的4-8倍,只有當拉力超出這個范圍的時候,結構才會出現一定的裂縫。除此之外,在預應力混凝土的結構中,一般是選取機械張拉的方式,實現鋼筋的張拉,并且將鋼筋錨固在相應的構件內,進而產生相應的預應壓力,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裂縫的產生,增強建筑結構的承載能力,還可以有效增強建筑整體的剛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受到預應壓力作用的部分主要就是承載了混凝土的應力,而受到預應拉力的部分主要就是承載了預應力鋼筋的拉應力,如此,整個結構中的每一個構件均發揮了自己應有的力學性能,進而有效控制了裂縫的出現,增強了建筑結構的耐久性與剛度。所以,從總體而言,將高強混凝土和高強鋼筋這兩種材料進行有效的結合,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施工方式。
二、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
(一)支架搭設與模板安裝
在對支架進行搭設之前,一定要對當地的地基承載能力進行充分的分析,進而確保支架搭設的承載能力可以達到設計要求,在完成支架搭設之后,就可以展開模板的安裝施工,在安裝模板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先底模、再側模、后頂模”的操作順序進行施工,并且按照設計要求預留相應的拱度,最后確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達到設計要求,同時確保拼縫的整齊、順直以及嚴密。除此之外,在支架下面設置一定的沉降觀測點,進而為施工過程中的定時觀測提供便利條件。
(二)鋼筋綁扎
在橋梁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鋼筋的使用形式有很多種,主要包括受力筋、架立鋼筋等,在進行鋼筋綁扎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先制作相應的平面或者立體骨架,之后將其進行焊接牢固,最后電焊定位筋并且進行相應的綁扎。
(三)孔道安裝
在綁扎鋼筋的時候,可以利用軌道固定法固定預應力孔道,通常情況下,一定要根據結合管道的長度確定套管的長度,如果存在著一些接頭,就需要對接縫部分進行封口,一般均是進行多層包裹,避免出現漏漿的現象。
(四)鋼絞線安裝
在進行鋼絞線安裝之前,一定要對其是否存在銹蝕、破損等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存在著相應的問題,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更換。在進行貫穿的時候,一定要將一個孔道內的全部鋼絞線進行一次性的穿入,在進行穿入之前,可以對鋼絞線展開編束處理,避免在孔道內出現交叉纏繞的情況,之后就可以將鋼絞線穿過相應的圓盤式錨具孔,在完成錨具的安裝之后,就可以將夾片式錨具擋在錨具孔之內。
(五)砼澆筑以及養護
通常情況下,砼澆筑一般可以分成一次或者兩次進行。在分成兩次進行澆筑的時候,第一次對底板與腹板進行澆筑,第二次對頂板與翼板進行澆筑。同時,一定要加強對砼坍落度的控制,并且提高振搗,保證砼表面不再冒泡就可以,在操作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避免破壞波紋管。在砼完成初凝之后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養護,并且保持一定的濕潤,防止出現干濕循環。
(六)模板與支架的拆除
針對不同位置的模板而言,在拆除的時候,砼強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有砼強度達到一定范圍的時候,才可以展開模板的拆除的施工。針對側模而言,其強度一定要達到2.5MPa才可以進行相應的拆除;針對底模而言,砼強度一定要達到設計強度的75%或者設計要求強度的時候,才可以進行相應的拆除。在拆除模版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順序。在拆除支架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制定相應的操作程序,并且分成幾個環節,在縱向的時候,展開對稱均衡拆除;在橫向的時候,進行同時拆除。
三、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應用
(一)清理與檢查構件
在預應力施加之前,一定要對混凝土構件進行認真的檢查,主要包括構件的尺寸、外觀等,進而保證構件質量達到工程設計標準,與此同時,構件強度也不要低于設計標準值,如果在設計中沒有顯示相應的標準值,就可以按照不低于強度等級75%進行設計。除此之外,在進行穿束之前,一定要錨墊板、孔道的位置展開認真的檢查,按照施工要求,對灌漿孔與排氣孔進行檢查,保證孔道的順暢,并且清理干凈接觸處的殘渣以及焊渣等。
(二)確定預應力張拉方式與方向
通常情況下,預應力均是從兩端進行施加的,但是如果從施工條件和施工方法上進行分析,也可以選取單側張拉的方式,并且根據設計圖紙以及計算書的要求,進行相應的確定。但是,每一根最好都要進行變換角度的張拉,進而保證預應力的分布均勻。除此之外,進行預應力張拉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在選擇預應力張拉方式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與準備工作,進行相應的實施,并且進行詳細的說明。主要的張拉方式包括:其一,分段張拉,此種張拉方式主要應用在板分段施工以及連續梁施工中,第一段在完成預應力張拉與混凝土澆筑之后,第二段在接長連接器之后;其二,補償張拉,此種張拉方式主要應用在早期預應力損失的情況下,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彈性損失,還可以有效減少收縮以及松弛損失;其三,分批張拉,此種張拉方式主要應用在多根預應力筋結構當中,還可以進行分階段的的張拉。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對預應力張拉方式進行合理的選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橋梁工程施工中,應用后張法預應力砼施工技術不僅可以增強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建筑結構的抗腐蝕性與穩定性,增強有效預應力值,還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定要加強對后張法預應力砼橋梁施工技術進行分析與研究,積極采用一些新設備、新技術與新材料,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質量,以此來促進建筑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來平,杜航.淺析后張法預應力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