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問題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水是自然環境的重要資源,但其污染問題逐漸嚴重,常規水質檢測方法逐漸興起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常規水質檢測一般是使用在現場水質檢測設備,并對檢測設備要求檢測數據現場以及反映速度,使用簡單、方便攜帶等。本文介紹了常規水質檢測的目標與方法,指出了水質檢測的影響因素,針對常規水質檢測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常規;水質檢測;工業技術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其有關的數據傳輸、采集以及通信設備的穩定性與可靠性不斷提高。目前,水質檢測是水資源保護胡以及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水質檢測多用于工業用水、水處理以及飲用水等方面的檢測。其水質情況會直接影響到生命或者產品質量,因此檢測水質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
1 水質檢測
1.1 水質檢測目標
水資源與我們息息相關,因此水質檢測質量的標準在水應用中占據著必不可缺的地位。水質的好壞與環境的優劣相輔相成的,水質的變化優劣也會直接導致我們生存環境的日益惡化。總之,常規水質檢測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我們的生活的用水提供保障,最終目標更是為了環境的管理以及科學研究提供依據與數據。水質檢測,就是監視與檢測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以及各種污染物的變化趨勢,同時也是一個用以上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水質檢測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工業排水,還包括未被污染的天然水等。常規水質檢測不僅可以評判飲用水的水質,還可以客觀評價水質情況。總之,水質檢測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水質檢測方法的影響因素
(1)來源因素。來源因素主要指水質檢測過程中,工作人員如果混淆了被檢測的水質來源情況,就會直接導致無法正確提供解決水質問題的方法。因此,工作人員做好水質檢測,是獲得水質準確結果的關鍵因素。
(2)類別因素。水質檢測人員必須根據不同的水質,采取不同水質檢測的方法。可能因為不同水質檢測方法與地下水質檢測方法不同,尤其是對地下工程的應用來了解污水、排污等情況進行水樣的收集。如果檢測人員不同正確區別水質的差別,就直接導致影響到水質檢測的因素之一。因此,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才能有效保證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才能大大提高水的質量水平。
2 常規水質檢測方法
(1)顏色與透明度。天然水可以充分表現出各種顏色,而透明度就是水體透明程度的指標。常規水質檢測主要根據水質顏色來推測出水腫雜志的種類與數量。比如:粘土使水成黃色,硫化氫氧化析出的硫可以使水呈藍色,各種水藻分別呈現出黃綠色以及褐色等。而水質的透明度表明水腫雜志對透明光線的阻礙程度。如果透過水層腐蝕一方面白色或者黑色相見的圓盤,并調節圓盤深度直到能看到為止,這個時候圓盤所在的深度與位置標明其透明度。因此,可以通過標明的透明度來判斷水質的狀況。
(2)微量成分。水質的微量成分主要以水質檢測儀器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譜法,氣、液相色普法等離子發射光譜法。系統了解各種水質指標的含義具有非常關鍵性意義。對于任何水生生態系統環境都是通過嚴格選擇的指標進行檢測分析結果的。總之,水質的微量成分必須通過這些儀器進行檢測。
(3)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法。常規水質檢測方法中最典型的就是氧化還原與電化學方法。有水的電導率,氧化與還原電位以及包括PH在內的離子選擇電極的各種指標,比如許多金屬離子等。多為溶解量以及氯離子含量為指標。
(4)加熱與氧化劑分解方法。該方法主要將含有生物體在內的有機化合物以及分解時候產生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或者分解時候消耗氧氣的含量等作為水質檢測的指標。
(5)溫度與中和方法。其中溫度是最常用的水質檢測方法之一。因為水的許多物理特征以及水中進行的化學過程中與溫度都息息相關。水源不同,其溫度也不同,但是地表的溫度與當地氣候條件有關,其變化范圍在1—30℃,而海水的溫度變化范圍在2—30℃;中和方法主要包括水體的酸度或者堿度進行水質檢測。
(6)固體含量。天然水中所含物質大部分屬于固體物質,經常有必要測定器含量作為直接的水質檢測標準,各種固體含量標準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懸浮性固體。將水樣過濾之后殘留物烘干之后殘存的固體物質量,也就是懸浮物質的含量。其二,總固體。水樣在一定溫度下可以蒸發干燥殘存的固體物質總量,這可以作為常規水質檢測標準之一。其三,統計性固體。溶解性固體主要包括榮譽水的有機物質以及無機鹽,總固體含量是懸浮固體與溶解性固體之和。另外,各種固體含量的測定都是以重量進行的,測定的之后蒸干溫度對結果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得到滿意水質檢測結果,該水質檢測方法的結果不夠精確。
結語
常規水質檢測方法還存在一定不足,導致調試時無法得到理想的試驗結果。常規水質檢測方法是可靠性有理論依據的,但是還不夠精確,如果想得到準確的數據還需要取樣進行實驗室的化驗與分析,選擇水質檢測標準,從而可以為工業用水以及飲用水等提供各種水質檢測的服務。總之,水的問題關乎著民生,其水質檢測占據著重要地位。水質檢測是為了對水處理工藝過程的控制提供依據,并有效保證處理之后水質達到預期的要求以及水質標準。只有掌握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狀況,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才能有效保證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才能提高水質。
參考文獻
[1]王志剛,劉文清,張玉鈞,李宏斌,趙南京,司馬偉昌,肖雪,劉建國.激光誘導熒光技術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A].光子科技創新與產業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
[2]封光寅,呂金城,崔效松,李宏斌,趙南京.水量與水質結合評價丹江口水庫水質方法研究[A].中國水利學會2006學術年會暨2006年水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水文水資源新技術應用)[C],2006.
[3]王鳳武,樓夢麟,徐人平,張立翔,王時越.混凝土單軸受壓強度可靠度與置信度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