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某水電站3F機組碳刷發熱打火致使碳刷引線燒斷缺陷進行分析。分析表明,某水電站3F機組在運行中碳刷發熱打火,致使碳刷引線燒斷是由于使用不同廠家碳刷,集電環、碳刷架、刷握位置不正,彈簧壓力不均、刷握內毛刺、棱角等原因造成的。為此,作者對某水電站3F機組碳刷發熱打火致使碳刷引線燒斷缺陷進行分析及總結處理過程。
關鍵詞:碳刷;打火;燒斷;處理
中圖分類號:F40 文獻標識碼:A
1碳刷引線燒斷時運行工況
某水電站3F機組帶有功負荷44MW運行,無功2MVAR,勵磁電流485A,1F、2F機組備用。運行人員進行碳刷測溫時發現11號碳刷溫度達238℃,維護人員立即處理,用鉗形電流表測量勵磁電流達321A,碳刷引線發紅,退出11號碳刷后發現碳刷引線與碳刷結合處已燒斷。其余運行碳刷電流重新分布,部分碳刷電流、溫度升幅較大。11號碳刷更換成新碳刷后,電流立即轉移,11號碳刷電流達215A,溫度128℃,并有上升趨勢,馬上開備用2F機組運行,將3F機組負荷轉移至2F機組,并將3F機組解列停機進行消缺處理。
2檢查情況
碳刷型號一致,但使用三個不同廠家。不同廠家的碳刷成分略有不同,碳刷的電氣、物理性能也不盡相同,摩擦系數大小也不一樣,因此接觸電阻,電氣損耗和摩擦損耗也不盡相同。碳刷硬度和導電性能不同,導致碳刷電流不均,從而出現打火、發熱現象。導電性能好,與集電環接觸電阻小的碳刷流過電流最大,碳刷開始發熱打火后,碳刷的接觸電阻變小,這樣,流過該碳刷的電流將增加,則該碳刷愈加發熱,直至接觸電阻降至飽和最低值,流過的電流至飽和最大值。如此惡性發展,使碳刷持續受熱升溫。同時,碳刷引線由于流過很大電流,也發熱升溫,經過一段時間后,溫度達到碳刷引線的熔點溫度時,碳刷的引線燒斷。當故障極部分碳刷引線燒斷或受熱變形卡澀退出運行后,正常運行的碳刷將承擔全部轉子電流而出現過載現象,導致其過熱,并重復上述碳刷的過熱過程。若不及時處理將出現惡性循環,形成環火,集電環表面將會燒毀,造成正負極短路,釀成事故。
碳刷全部拆卸后與記錄的碳刷溫度和碳刷電流對比分析,發現溫度最高幾個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位置如圖中1號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中心傾斜,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A1-B1嚴重傾斜,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積最大,在集電環摩擦力作用下容易出現卡澀,此時接觸電阻最小,流過碳刷電流最大;碳刷溫度較高幾個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位置如圖中2號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中心垂直,運行時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A2-B2有一定的傾斜,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積較大,在集電環摩擦力作用下偶爾出現卡澀,接觸電阻較小,流過碳刷電流較大;碳刷溫度最低幾個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位置如圖中3號碳刷,刷握與集電環中心向上偏2-3度,運行時碳刷與集電環中心垂直,接觸面A3-B3有無傾斜,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面積最小,在集電環摩擦力作用下不出現卡澀,接觸電阻恒定,流過碳刷電流較小。
檢查刷握時發現刷握內部有一定的毛刺,影響碳刷在刷握里自由移動;刷握內側兩端棱角較鋒利,也影響碳刷在刷握里自由移動。碳刷在彈簧作用力下緊貼集電環運行,集電環運行時有一定擺渡,碳刷在集電環作用力下向后移動時,受到刷握內毛刺和刷握內側棱角影響,碳刷后退摩擦力增大,不能及時后退,在彈簧壓力和集電環反推力作用下,碳刷與集電環緊密接觸,此時在并聯運行的14只碳刷中,此只碳刷接觸電阻最小,大部分勵磁電流通個此碳刷,造成此碳刷溫度急劇升高,使碳刷引線快速燒斷。
刷握與集電環的位置調整不當。因安裝時碳刷架位置調整不當,部分刷握與集電環距離較大,最大達到15mm。集電環與刷握位置調整不當可以使碳刷與集電環之間壓力出現不均,造成碳刷與集電環接觸電阻不均勻,刷握離集電環距離較遠碳刷因彈簧壓力較小易打火,長期打火將損壞集電環,使集電環表面凹凸不平,出現惡性循環。
檢查彈簧發現壓力不勻,主要是受碳刷高溫影響彈簧壓力變低。彈簧在長時間運行發熱,會使彈性變差,以致碳刷與集電環之間的壓力出現不均,從而使得彈簧壓力大的碳刷電流大,彈簧壓力小的碳刷電流小,分布嚴重不均,出現發熱打火現象。
3處理情況
機組碳刷全部更換成同一廠家,同一型號,同一批次碳刷。調整碳刷架位置,使碳刷架中心與機組勵磁集電環中心一致,調整碳刷架至水平。調整刷握與集電環距離保持在4mm,刷握與集電環中心向上偏2-3°,運行時碳刷與集電環中心垂直。彈簧全部更換成壓力相近的新彈簧,確保每個碳刷受力均勻。打磨刷握里的毛刺,刷握內側兩端較鋒利棱角打磨成圓弧狀,讓碳刷在刷握里任何傾斜位置都能靈活移動。對不平整集電環用金剛砂紙進行研磨、拋光,使碳刷與集電環接觸良好。
處理后運行情況:3F機組處理完畢后,空轉一小時對碳刷進行研磨。機組建壓后測量碳刷溫度在40-50℃,碳刷電流在15-20A,比較均勻。空載半小時檢查所有碳刷無異常后并網帶滿負荷運行,碳刷溫度45-55℃,碳刷電流在50-60A。隨后一個月,運維人員每日測量碳刷溫度和電流,將數據進行分析對比,無明顯變化,運行工況良好。
結語
作者通過對此次缺陷分析,需要電站運維人員在更換碳刷、刷握、彈簧時選取材料最優,安裝工藝做到最佳,加強碳刷溫度和電流監視,發現異常及時正確處理,避免缺陷擴大成事故,造成不必要損失。
參考文獻
[1]紀云生,康世榮,陳東山,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M].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1990.
[2]中國工程爆破協會.汪旭光,徐天瑞,張正宇,等.GB6722-2003.爆破安全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