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新信息化武器裝備部隊日漸增多,對裝備保障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適應高新信息化武器對裝備保障發展的需求,主要對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保障進行了研究,介紹了復雜信息化裝備保障的特點,結合我軍現階段保障工作實際,給出了裝備保障整體思路,最后對信息化裝備保障給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我軍信息化裝備保障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 復雜信息化裝備; 軍民一體化; 裝備保障; 信息化武器裝備
中圖分類號: TN806?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1?0025?03
0 引 言
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高新信息化武器裝備部隊日漸增多,從而對裝備保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代高技術戰爭中,裝備保障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信息化武器能否發揮最大的效能,關系到能否盡快達到戰爭勝利的目的[1?2]。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化裝備保障能力,使裝備盡快形成戰斗力,并使已經形成戰斗力的裝備使用效能不斷提高,是現階段裝備保障面臨的重要課題。
1 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保障的特點
1.1 裝備軟硬件構成復雜,“硬件+軟件”保障是新課題
一般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其內部軟件也十分龐大、交聯關系復雜[3]。系統運行需要數十個計算與處理節點與駐留其上的超百萬行代碼規模的軟件協同工作,各組成部分軟硬件通過上千個以上接口進行信息交換,在保障方式上既要保留傳統的硬件保障模式,又需對軟件保障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特別是提高備件軟件安裝調試、維護升級和技術狀態控制等“軟”保障能力,從單一的“硬件”保障逐步向“硬件+軟件”保障模式過渡,以保證信息化核心裝備的戰斗力形成與保持,這也是目前整個信息化武器裝備發展的趨勢。
1.2 裝備數量有限,技術含量高,部隊獨立保障難度大
大型復雜信息化武器裝備,研制、采購和維修費用大大高于常規武器裝備,其技術含量高,設備構成復雜,且裝備數量少。部隊短時間內不具備獨立保障條件,需要承、研單位參與維修保障,依托工業部門的科研隊伍、技術力量和試驗環境,合理配置各方保障資源,實現以部隊為主,工業部門為輔的軍民一體化新型保障模式,保證任務完好率,加速部隊戰斗力的形成[4]。
1.3 裝備多地同時使用,需要更多的備件資源
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往往是各大重要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保障核心裝備,多地同時執行任務的情況頻繁,備件保障壓力大,需要工業部門與部隊共同承擔,才能夠提供更多的備件資源。
2 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一體化保障思路
任何一種武器裝備科研和交付部隊的過程都標志著我國在這個武器裝備領域上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但是真正使武器裝備在我軍形成戰斗力,則是在交付部隊后裝備使用和保障的過程[5]。
一體化保障,即以一體化聯合作戰需求為牽引、以軍民一體化保障為依托、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以綜合集成為方法、通過建立一體化動員指揮機構,對各軍兵種和地方保障力量實施集中統一指揮和綜合協調,從而實時準確地獲取、傳遞和處理作戰需求與動員保障信息,實現動員諸要素的高度融合及動員與作戰要素的無縫鏈接[6]。
新型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一體化保障工作還處在探索前進的過程,根據信息化武器裝備現狀,復雜信息化裝備主要從技術一體化、維修一體化和備件一體化等三個方面來實施一體化保障工作,軍民一體共建示意圖如圖1所示。
2.1 技術一體化保障
長期以來我國沿用俄軍給技術保障下的定義:為使技術裝備保持隨時可以啟用的技術完好狀態,或使其提高技術性能而采用的正確使用、保障和維護,以及在技術裝備損壞時及時加以修復的一整套措施[7]。
傳統武器裝備的保障模式中部隊通過購買零部件、備件、維修檢測工具等實體硬件來強化保障力量,隨著電子信息化產業的發展針對大型復雜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特點,以技術保障為主體來保障裝備完好性的新型保障模式正呼之欲出。部隊與工業部門通過簽署協議,在裝備保障中完全由工業部門負責裝備的保障工作和裝備全壽命的升級改進工作。這種“花錢買服務”的理念已在民品中廣泛應用,在信息化武器裝備的一體化保障模式中,這樣的優勢在于:部隊可以投入較少的資源就能保障裝備的完好性;部隊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與技術人員進行使用交流,研究如何提高裝備的戰斗力;部隊可以省去裝備和備件在維修保障過程中投入的各種資源。
技術一體化保障作為一體化保障的最優形式,應用在大型復雜信息化武器裝備上不僅要保障裝備的完好性,還要以提高裝備作戰能力、使裝備在執行任務中發揮最強戰斗力為目標,實現裝備在軍事作戰系統中“能用、好用、頂用”的層層提升,使裝備交付部隊后在執行任務和作戰使用過程中發揮最大效能。
2.2 維修一體化保障
維修一體化保障,可集合軍地雙方的保障資源(包含人力、物資、經費、技術、信息和時間等),根據裝備維修保障的種類(預防性維修、修復性維修、應急性維修、改進性維修)和級別(基層級維修、中繼級維修、后方基地級維修)有針對性的實施維修保障工作。
傳統的機械類維修或載機平臺維修,部隊人員通過對固化機件和批量平臺產品的使用研究已形成了一股比較成熟的維修保障力量[8]。由于傳統裝備交付部隊時間較長,部隊已通過長期的使用研究,在維修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術水平并建設場站和相應的維修廠房,維修檢測環境較為成熟。作為復雜信息化產品,維修保障工作不同于傳統意義的機械類產品,根據部隊目前的情況分析,由于分系統間的交聯關系復雜,在故障問題的定位上存在相當的技術難度,需依靠豐富的技術知識和工程經驗輔助部隊進行故障定位;對于涉及SRU級的故障問題,部隊目前還不具備獨自維修解決的能力和維修檢測的環境,需依靠現場工業部門的檢測設備和廠所內部的維修環境;復雜信息化裝備交付時間較短且復雜程度較高加上一線部隊地勤維護人員的流動性較大,目前還未形成有力的維修保障力量,因此需工業部門同部隊共同進行裝備一體化保障。
2.3 備件一體化保障
復雜信息化裝備實施備件一體化保障原因在于:
(1)復雜信息化裝備需定期對備件進行維護和檢測;
(2)由于信息化裝備技術狀態更新頻繁,相應的備件也需同步進行改進升級;
(3)備件費用昂貴,部隊很難短時間內大量采購備件。通過軍民共建備件庫,統一規劃、管理備件狀態,定期對備件進行加電維護等方式保障了裝備備件的完好性。
3 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保障的幾點建議
3.1 在試點先行基礎上,穩步推進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給裝備保障體制帶來新的挑戰,與部隊信息化條件下的裝備保障需求相適應的編制體制,以及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是做好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的基礎。鑒于目前部隊體制編制的現狀,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信息裝備作為試點,在部隊率先實施“軍民一體化”的保障方式,經過一段時間軍民合作和共同保障,總結出一套規律,從而進一步指導信息化保障工作,為建立和完善符合時代要求和我軍信息化條件下的保障建設需求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3.2 大力培養高素質信息化人才隊伍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化裝備陸續列裝部隊,部隊對信息化裝備保障人才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大,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人員缺編率高、層次較低、素質不高等問題已成為制約裝備形成戰斗力的“瓶頸”[9]。
為實現我軍建設信息化軍隊的需要,必須按照信息化要求,培養大批高素質的信息化軍事人才,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裝備保障人才隊伍建設應當重點加強以下幾點:提高裝備保障人才的信息素質;完善裝備保障人才教育體系;實現院校教育信息化;推進部隊裝備保障訓練的信息化。
3.3 信息資源保障仍需進一步加強
在完善信息化裝備軟件維護手段與人員的同時,信息資源保障的重要性也逐漸提高。相比較而言,如果軟件產品是一把槍的話,那么信息資源就是與之對應的彈藥。無論槍本身的水平有多高,精準命中目標的前提是彈藥要匹配。
為保障復雜信息化裝備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需要部隊有具體的信息資源保障人員進行此項工作。由于信息資源密級較高,工業部門沒有直接獲取正確完整信息資源的有效途徑。因此,信息資源保障工作如何開展是一件關系到信息化裝備保障迫在眉睫的大事。
3.4 加強IETM在信息化保障中的應用
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是信息化裝備保障技術研究和應用的熱點之一,目前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IETM是一個可用于裝備操作、維修、訓練和保障且能夠為電子顯示系統的終端用戶提供精心設計和規格化的交互式視頻顯示內容的信息包[10]。
復雜信息化裝備技術資料是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裝備使用和維修保障的重要技術支撐,因此,加強IETM研究和建設,對于提高部隊維修能力,提高裝備的戰備完好性,降低維修保障費用具有現實意義。
4 結 語
全面推進信息化裝備保障建設,是適應新形式下我軍裝備保障發展的需要。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戰爭樣式的變化牽引了保障樣式的變革,走“軍民一體化”保障之路是適應裝備保障發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大型復雜信息化裝備,交付部隊后是否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關系到信息化戰爭的勝負;同時,通過部隊與裝備的磨合和工業部門對部隊需求的進一步認識,對信息化裝備的改進、升級和發展也會起到極大的促進。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我們不斷創新裝備保障理念,通過持續實踐探索,促進信息化裝備保障建設發展,進一步適應信息化裝備建設需要,使信息化裝備在我軍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段書貴.未來作戰需要高效能的裝備保障[J].領導科學,2002(20):42?43.
[2] 王保存.外國軍隊信息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8.
[3] 呂登明.信息化軍隊[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4] 白寧.裝備保障信息化建設淺探[J].兵工自動化,2008,27(6):128?130.
[5] 凌永順,萬曉援.武器裝備的信息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6] 曲明輝,張善澗,曹全智.保障裝備體系淺探[J].國防大學學報,2007,20(1):85?86.
[7] 黃建新,趙英俊.淺談信息化裝備維修保障[J].軍械維修工程研究,2007(2):46?48.
[8] 張召忠.打贏信息化戰爭[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9] 李煥然,張琦.保障信息化技術及其在工程裝備中的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0.
[10] 徐小濤,田鋮,朱學維.IETM在信息化裝備保障中的應用研究[J].國防技術基礎,2011(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