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GPS/BD兼容高靈敏度導航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項目,對經典載波跟蹤環進行修改,設計實現了高靈敏度跟蹤環路。將傳統的單點積分數據,轉化成一列數據,對該數據進行FFT變換后,可提高載波頻率的估計精度,從而提高系統的跟蹤靈敏度。并對高靈敏度跟蹤環路進行仿真分析,證明高靈敏跟蹤環路對弱信號的跟蹤能力。
關鍵詞: 高靈敏度; 載波跟蹤; 載波環; 碼環
中圖分類號: TN96?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1?0089?03
0 引 言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等多個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從飛機、汽車到個人手持通信終端,都能看到GNSS定位技術,GNSS系統在民用領域應用十分廣泛,對國民經濟建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已經使用和公開研制的GNSS系統一共有以下四個,美國的GPS導航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導航系統、歐盟的GALILEO導航系統和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
隨著技術的進步、應用需求的增加,衛星導航以全天候、自動化、高效率、高精度等顯著特點及其所獨具的定位導航、精密測量、授時校頻等多方面的強大功能,已涉足眾多的應用領域,使衛星導航成為了繼蜂窩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的全球第三個IT經濟新增長點。隨著我國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建設的全面展開,北斗的應用將迅速推廣,結合衛星導航與通信、多媒體等的多方面需求。面向大眾及行業的導航應用,研制高性能多模高靈敏度導航基帶芯片及多模導航基帶IP 核,將對提高我國核心導航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為重大專項典型示范項目提供自主核心芯片和解決方案。
天線接收到的GPS信號功率一般為-130 dBm,但在室內、森林、城市等復雜環境下,GPS信號驗證衰減可達20~30 dB,此時普通GPS接收機不能實現正確的捕獲和跟蹤。本文基于了高靈敏度數字基帶芯片的研究背景,對經典載波跟蹤環進行修改,設計實現了高靈敏度跟蹤環路設計[1],高靈敏跟蹤環路接收機實現了正確的捕獲和跟蹤。
1 自主跟蹤環路設計
1.1 自主跟蹤環路設計
衛星信號由3部分組成:導航電文、偽隨機擴頻(C/A)碼和載波。基帶信號處理器同步過程包括捕獲和跟蹤。捕獲是一個對衛星和接收機相對運動引起的載波多普勒頻偏和C/A碼相位偏移進行粗略估計的二維搜索過程,捕獲完成后這兩個參數用來初始化跟蹤環路。跟蹤環路進行了精確地相位同步和跟蹤,從而實現了載波的剝離和C/A碼的剝離,最終得到了導航電文用于導航解算[2]。
自主捕獲通道所得結果中的衛星號、擴頻碼相位這些信息輸入至衛星擴頻碼產生器,啟動了擴頻碼序列的產生,包括超前0.5 碼片、即時碼片和滯后0.5 碼片共3 路序列,然后與本地偽碼信號進行相關處理,通過擴頻碼跟蹤環路與載波跟蹤環路的有關運算,使載波環路和碼環路保持了鎖定狀態。程序結構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