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于標準的多服務臺隊列M/M/n模型的負荷過程的高負荷極限的證明來解釋鞅定理,該系統為泊松到達,指數服務。通過對所考慮的負荷過程進行流體刻畫,并且使用鞅方法來證明多服務臺隊列M/M/n模型的負荷過程的高負荷極限,并得到所考慮的負荷過程收斂的結論。在高負荷條件下使用Matlab編程對此過程進行仿真模擬,模擬仿真以產生隨機數的方式來進行計算,為今后排隊論中證明隨機過程(比如等待時間,流失過程,放棄過程等)的收斂提供了新的方法。
關鍵詞: 多服務臺隊列; 泊松到達; 指數服務; 高負荷極限
中圖分類號: TN91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20?0011?03
排隊現象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大家通過研究不同模型的隊長,負荷等指標獲得排隊系統的穩定性。鞅理論早在1939年就被前人提出[1],Ward Whitt首先將鞅理論應用到排隊論中[2],為不同模型的高負荷極限的證明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1 介 紹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對[M/M/n]模型[3]的負荷過程的高負荷極限的鞅的表達式做出推導和證明。這種理論關于今后對其高負荷極限的證明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先考慮[M/M/n]模型,泊松到達,指數服務。
在此致力于研究[M/M/n]模型,令到達率為[λ],服務率為[μ]。令[W(t)]為[t]時刻的負荷過程,初始時負荷為[0]。另外考慮到達率允許增加的情況,在第[n]個模型中的到達率可以表示為:
[λn≡nμ, n≥1] (1)
[Wn(t)]為[t]時刻第[n]個模型的負荷,現在建立整個負荷過程[{Wn(t):t≥0}]當[n→∞]時的極限。現在,考慮刻畫過程[{Xn(t):t≥0}]定義為:
[Xn(t)≡Wn(t)n, t≥0] (2)
假設初始時[Xn(0)?X(0)]當[n→∞]時,[Wn(0)]與到達過程和服務過程無關。且[{Xn(t):t≥0}]在[D]空間上收斂。
2 QED規則下的多服務臺的高負荷極限
建立多服務臺馬爾可夫模型的高負荷極限[4],在QED規則下考慮一系列多服務臺模型的高負荷極限,由條件[nμ-λnn→βμ,n→∞]給出。
3 樣本路徑結構
直接從隨機過程[W]的樣本路徑開始,然后基于輸入過程和服務時間來得出不同的結構。對于單位概率泊松過程的隨機時間改變,首先,用[C(t)]表示[[0,t]]內的累積輸入量,[S(t)]表示[[0,t]]內的累積服務量[3]。假設[{C(t):t≥0}]和[{S(t):t≥0}]為實值的有非負非降且右連續的樣本路徑的隨機過程。初始時系統的負荷為[W(0)]且[W(0)]是獨立于[C(t)]和[S(t)]的隨機變量。[C]是由概單位率的泊松過程刻畫的,速率為[λ],令[Cλ(t)=C(λt),t≥0],因此,[Cλ]是速率為[λ]的泊松過程;[S]是由單位概率的泊松過程刻畫的,速率為[μ],令[Sμ(t)=S(μt),t≡0],[Sμ]是速率為[μ]的泊松過程。[L(t)]為閑期,[X(t)]為潛在負荷過程,且[X(t)≡W(0)+Cλ(t)-Sμ(t),t≡0],則:
4 鞅的表達式
4.1 鞅引用
定義1([Ft]?鞅) 一個隨機過程[M={M(t):t≥0}]在[σ]?域[F≡{Ft:t≡0}]上被稱為鞅:若[M(t)]為[Ft]?適應的,對于任意的[t≡0]有[E[M(t)]<∞],并且對于任意的[t≡0],[s>0],[E[M(t+s)Ft]=M(t)]是依概率1成立的,若[E[M(t+s)Ft]≡M(t)]是依概率1成立的,則稱[M(t)]為下鞅[2]。
引理1(非負下鞅的Doob?Meyer分解定理) 若[Y]是具有非負樣本路徑的下鞅,對于任意的[t]有[E[Y(t)]<∞],且[Y]對[σ]?域流[F={Ft}]是[F]?適應的,則存在一個[F]可預測過程[A],稱為[Y]的補償,使得[A]具有非負非降樣本路徑,對于任意的[t]有[E[A(t)]<∞],且[M≡Y-A]是一個[F]?鞅,其中[A]是惟一確定的[2]。
定義2(平方可積鞅) 對于適應某[σ]?域流的鞅[M={M(t):t≥0}],若任意[t≥0],有[E[M(t)2]<∞]成立,則稱次鞅為平方可積鞅[2]。若[M]是一個平方可積鞅,則[M2={M(t)2:t≥0}]是一個具有非負樣本空間的下鞅,并且滿足[D-M]分解定理的條件。一個平方可積鞅的可預測平方變差寫為[M={M(t):t≥0}],是下鞅的補償,且[M2-M]是適應于某一合適的[σ]?域的鞅。
4.2 鞅表示
泊松過程[C(t)],[S(t)]和新過程[C(λt)],[S(μt)]都是具有非降非負樣本路徑,在合適的[σ]?域下,這些隨機過程都是下鞅,再減去補償就得到所要的鞅,通過這種方式所構造的鞅[M]將被證明是平方可積鞅,且滿足鞅表示[M2-M]。為了構造鞅表示,必須先考慮合適的[σ]?域[5][F={Ft:t≥0}],其中[Ft≡σ(W(0),C(s),S(s)),t≥0],包含所有零集。以下過程將被證明是[F]?鞅:
證明:由引理1及單位跳躍計數,可知這些條件滿足補償的定義,對于由停止定理[2]提供的單位概率泊松過程的隨機時間改變的PQV 定理,再由文獻[6],運用鞅的停止定理及文獻[7]和文獻[8]中的結論可得。
5 結 論
考慮[Wn(t)]的刻畫過程:
6 證明定理1
證明:應用連續映射定理在刻畫的鞅表達式上,由隨機過程極限知刻畫的鞅弱收斂到獨立的布朗運動[(Mn,1(t),Mn,2(t))?(λB1,μB2)],在[D2≡D×D]上, [n→∞]。[B1],[B2]是兩個獨立的布朗運動。應用連續映射定理得[7]:
[Mn,1(t)-Mn,2(t)?λB1-μB2dλ+μB在D上,n→∞] (14)
[B]是一個單獨的標準布朗運動。然后運用函數[f:D×R→D],由[(y,b)]決定[x]的連續映射定理來確定鞅表達式:
[x(t)=b+y(t)-inf0≤s≤t{[b+y(s)]∧0},t≥0] (15)
式中:[y]可由[Mn,1-Mn,2]來表示;[b]可由[Xn(0)]給出。式(14)中的隨機過程有連續樣本路徑,[f:D×R→D]是可測的,在連續極限處連續。首先刻畫泊松過程:
[MC,n(t)≡C(nt)-ntn,MS,n(t)≡S(nt)-ntn,t≥0] (16)
將證明刻畫鞅弱收斂到獨立標準布朗運動:
[(Mn,1,Mn,2)?(λB1,μB2) 在D2上] (17)
定理2(獨立泊松過程的FCLT) 若[C]和[S]都是獨立的概率-1的泊松過程,那么在[D2≡D×D]上,[n→∞]:
[MC,nt,MS,nt?B1,B2] (18)
式中:[MC,n(t),MS,n(t)]是上述刻畫過程;[B1,B2]是標準布朗運動。可以證明式(17)的極限,現在介紹一個確定的和隨機的時間改變。為此,令[e(t)≡t,t≥0]。
由此:
[ΦC,n(t)≡λntn=λt≡(λe)(t)] (19)
[ΦS,n(t)≡μntn=μt≡(μe)(t),t≥0] (20)
將建立以下可被看做FWLLN的流體極限,已經依分布收斂到一個確定的極限。為此,建立一個流體極限,考慮隨機過程:
[ψS,n(t)≡Wn(t)n,t≥0] (21)
定理3(流體極限) 定義引理1的條件成立,則[2]:
[ΨS,n(t)?ωλ在D上,n→∞] (22)
式中[ω(t)=1,t≥0]。
定理4(所有流體極限的FCLT) 若條件(22)成立,則:
[Mn,1,Mn,2?λB1,μB2 在D2上] (23)
證明:由式(18)~式(20)及隨機過程極限中的定理可知:
[MC,nt,λe,MS,nt,μe)?B1,λe,B2,μe 在D4上] (24)
由連續映射定理及文獻[1]中的定理,可以得到:
[Mn,1,Mn,2≡MC,nt°λe,MS,nt°μe ?B1°λe,B2°μe 在D2上,n→∞] (25)
由布朗運動的基本性質可知:
[(B1°λe,B2°μe)d(λB1,μB2)]
那么在:
[Mn,1-Mn,2?λB1-μB2dλ+μB 在D上,n→∞] (26)
由此定理1得證。
7 模擬仿真
仿真是通過顧客信息矩陣及隊列信息矩陣來實現。仿真圖中的橫軸為時間,縱軸為負荷,由圖1可以看出取[t=800,t=1 000]時,負荷都趨于平穩,即仿真效果良好,結論與實際相符。
8 結 語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排隊系統中“負荷”指標做出鞅證明,并通過Matlab軟件做出模型仿真并加以分析。仿真結果表明,仿真效果良好,與實際相符。
參考文獻
[1] ROSS S M. 隨機過程[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
[2] PANG Guo?dong, RISHI Talreja, WHITT Ward. Martingale proofs of many?server heavy?traffic limits for Markovian queue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7.
[3] WHITT Ward. Stochastic?process limit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2.
[4] ROGERS L C G, WILLIAMS D. Diffusions, Markov processes and martingales: Volume 2 [M]. Ito Calculus: Wiley, 1987.
[5] 嚴士健,王雋驤,劉秀芳.概率論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6] MANDELBAUM A, PAT G. State?dependent stochastic networks [J].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8, 8(2): 569?646.
[7] KHOSHNEVISAN D. Multiparameter processes: an introduction on random field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2.
[8] DALEY D J, VERE?JONES 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point processes [M]. New York: Springer, 2003.
[9] PATRICK Billingsley. Convergence of probability measures [M]. Chicago: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