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根據高精度光電位置靈敏探測器(PSD)的工作原理及輸出特性,設計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單片機技術的PSD輸出信號數字采集電路。通過Atmega16型單片機控制AD1674模/數轉換、AD7501多路轉換等實現對PSD輸出模擬信號的數字化轉換和采集。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體積較小,廣泛適用于各實驗室的PSD輸出信號采集模擬實驗,為進一步研究PSD性能及應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 Atmega16型單片機; 位置靈敏探測器; 數據采集; 模/數轉換
中圖分類號: TN79?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21?0141?04
PSD作為一種精密的光電位置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響應時間短、位置分辨率高、光譜響應范圍大等特點[1?2],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光電檢測技術中,尤其是高精度、高速度的數據采集技術中。如何在極短的響應時間內實現多數據的采集,成了采集PSD輸出數據的關鍵。本文基于單片機技術,設計搭建了一套高速的PSD輸出數據采集及控制電路,通過在實驗室條件下對PSD輸出數據進行采集,從而為后續的PSD定位精度以及抗干擾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 PSD的工作原理
光電位置敏感器件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是一種基于橫向光電效應、連續分布的半導體位置探測器件,能快速、準確給出入射光點在光敏面上的位置,即PSD輸出的信號與光點在光敏面上的位置有關。如圖1所示,表面P+層為感光面,兩邊各有一信號輸出電極。中間為I層,底層的公共電極用于加反向偏壓。當光線入射到光敏面上時,由于與結面平行的橫向電場作用,光生載流子形成向兩端電極流動的電流[X1]和[X2,]且總電流[X0=X1+X2。]當入射光斑與兩電極的間距發生變化時,兩電極的輸出電流也隨之變化,從而實現了位置測量功能[3]。
如圖2所示,如果PSD的面電阻是均勻的,且阻值[R1]和[R2]遠大于負載電阻[RL,]則[R1]和[R2]的值僅取決于光點的位置,即:
顯然上式與入射光強[X0]無關,這就是一維PSD的定位原理。二維PSD的基本原理與一維PSD相同,只是計算公式不同[4]。
2 PSD的選取
本文選取的是瑞典SiTek公司出品的SPC01光電位置傳感器。它是一款二維兩面分流型PSD,采用PSD使用厚膜技術制造,將PSD傳感器與處理電路集合為一體,處理電路只有前置放大、加法器和減法器,其處理電路框圖如圖3所示。將輸出電壓Diff[X、]Diff[Y]和Sum[X、]Sum[Y]與二維位置的關系式為:
因此,采集對象為Diff[ X、]Diff[Y、]Sum[X、]Sum[Y]四個輸出量,通過對四輸出量的采集,便可運用原理運算來實現PSD在二維坐標下的位置數據。
3 數據采集及控制電路
基于單片機的PSD數據采集及控制電路由Atmega16單片機、AD1674模/數轉換芯片、AD7501多路轉換開關、MAX232串行通信芯片等組成,其電路框圖如圖4所示。
3.1 多路轉換開關
AD7501是一個8通道多路轉換開關,其功能是通過三個二進制的地址線來選擇一個有效的輸入[5]。其具體連接關系如圖5所示。
圖5中,使能端EN(3)與+5 V相連,使其始終處于工作狀態;信號輸入端S1~S4(13、11、10、9)分別與PSD輸出信號Diff[X、]Diff[Y、]Sum[X、]Sum[Y]相連;輸入信號選擇端A0、A1(16、1)分別由Mgea16單片機的I/O口PC3(25)、PC4(26)控制、A2(4)與GND相連,依序選通4路輸入電壓信號,送至圖6所示的電壓跟隨器后進入AD1674進行模/數轉換;
3.2 模/數轉換電路
AD1674是美國AD公司推出的一款12位帶并行微機接口的逐次逼近型模/數轉換芯片。基本特點和主要參數如下:
帶有內部采樣保持的完全12位逐次逼近(SAR)型模/數轉換器;
采樣頻率為100 kHz;轉換時間為10 μs;
數據可并行輸出,采用8/12位可選微處理器總線接口;
采用雙電源供電:模擬部分為±12 V或±15 V,數字部分為+5 V。
如圖7所示,AD1674的數據輸出端口DB4~DB11(20~27)與單片機的PB口(1~8)相連;AD1674工作狀態由邏輯端口(2~6)控制,其真值見表1[6]。由單片機控制CE為高電平,CS、R/C、A0為低電平,啟動12位數據轉換;轉換狀態輸出端口STS(28)與單片機的PD2(16)相連,當STS為高電平時,AD1674處于模/數轉換狀態,而STS為低電平時,模/數轉換結束,可以讀取轉換數據;由于只采用8個輸入端口讀數據,故轉換的12位數據需要分兩次讀出:即先將R/C、A0端口(5、4)電平置高,讀低4位數據至單片機,然后將A0端口電平置低,讀高8位數據至單片機。
3.3 單片機控制電路
單片機是整個電路系統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實驗過程和數據的轉換、存儲與傳輸。本實驗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16單片機[7],其引腳及功能如圖8所示。
3.3.1 信號控制
單片機的PC1口(23)接7407同相緩沖器,信號經電流驅動后調制激光器發光。
3.3.2 數據存儲和串行傳輸
(1)數據存儲
如圖4所示,單片機的PB口(1~8)與AD1674的數據輸出端(20~27)相連,為A/D轉換后的數字電壓輸入口,每次傳輸8位數據。由3.2節可知,電壓信號經A/D轉換后為12位數字信號,需分為2次傳輸,而單片機也需要2個字節存儲1個數據。即采集PSD輸出的Diff[X、]Diff[Y、]Sum[X、]Sum[Y]等4個數據需要8個字節存儲。
(2)數據傳輸
由于采集的數據在單片機中是連續存儲的,因此數據通過RS 232串行傳輸至計算機時,需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組、加標識,以免數據組合時發生錯誤。
表2給出了對Diff[X、]Diff[Y、]Sum[X、]Sum[Y] 4個12位二進制數據編碼的規則。
即采集的一組數據,每個字節中前2位為標識位,后6位為數據位,并且只對前4個字節的標識位進行編碼。
Mega16單片機的串行通信端口RXD(14)和TXD(15)分別與MAX232串行通信芯片[8]的RXD(11)和TXD(12)端連接,通過串口實現與計算機的通信,并可在計算機中使用串口調試工具Comtools軟件讀取數據。最后經數學處理,得到表示[x,][y]位置信息的數字電壓值。
3.4 實際電路
圖9為數據采集、信號傳輸及過程控制單片機電路的實物圖。
4 結 論
介紹了高精度光電位置傳感器PSD的工作原理,并根據實際選取的SiTek公司出品的SPC01型PSD的結構及輸出特性,設計了一種基于單片機技術的PSD輸出信號數據采集電路。該電路在保證有效對數據進行快速采集的基礎上,具備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體積較小等優點,適合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實驗操作,為后續的PSD定位精度、輸出特性、抗干擾措施等研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高經伍,趙鳳華.PSD傳感器的原理及應用[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2(8):19?20.
[2] 賀安之,閻大鵬.現代傳感器原理及應用[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3] LUCOVSKY G. Photoeffects in nonuniformly irradiated p?n junctions [J]. Journal of Appl Phys, 1950, 31: 1088?1095.
[4] 黃梅珍,唐九耀,陳鈺清.基于半導體橫向光電效應的位置敏感探測器[J].電光與控制,2000(2):34?37.
[5] Analog Device. 4?/8?channel analog multiplexers AD7501/AD7502/AD7503 [R]. USA: Analog Device, 2003.
[6] Analog Device. 12?Bit 100kSPS A/D converter AD1674 [R]. USA: Analog Device, 1994.
[7] Atmel Corporation. 8?bit AVR microcontroller with 16K Bytes [in?system] programmable flash ATmega16/ATmega16L [R]. USA: Atmel Corporation, 2006.
[8]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5 V?powered,multichannel RS 232 drivers/receivers [R]. USA: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