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提高前端數據采集系統的性能,采用以ADμC842為核心的單片機數采系統。相對于其他單片機組成的系統具有集成度高,體積小,功耗低,開發周期短,運行可靠,成本低,功能強,系統升級方便的特點。重點指出ADμC842為核心組成超小型、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主要組成,以及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法。該系統主要應用于工廠車間及各機床的數據采集與控制,運用范圍比較廣泛。
關鍵詞: 數據采集; ADμC842; 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 MAX3140
中圖分類號: TN710?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07?0136?02
0 引 言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的改進,新型芯片不斷推出,微電子器件的成本成倍降低,性能價格比不斷的提高,以計算機和微控制器為核心的分布式系統,在監控系統、數據采集系統以及工業自動化控制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單片機以它結構緊湊、體積小、抗干擾能力強、功耗低、價格低廉、開發簡單等優勢更加得到了廣大電子設計工程師的厚愛。Intel公司的MS8051單片機系列[2]以它全開放的技術,低廉的價格,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隨著微電子技術在各個領域的不斷深入,對前端的數據采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前端數據采集系統功能更強、速度更高、體積更小、功耗更低。一般的單片機系統已無法滿足要求。AD公司推出了更加完善的數據采集微控制器 ADμC842。它的內核集AD、DA與MS8051于一體,指令完全兼容MS8051[3],使得原有的系統程序便于升級與移植,開發周期短、體積小、成本低、功能強。
1 ADμC842簡介
ADμC842結構框圖所示,ADμC842嵌入Intel公司的微控制器,增強的8052內核,具有8052的全部功能。增加了62 KB閃速/電擦除程序存儲器,2 KB內部數據存儲器,16 MB外部數據存儲器空間的地址總線。內部具有與I2C兼容的串行接口和SPI串行接口。3 V或5 V工作電壓,正常、掉電、空閑三種工作模式。電源監視器,監視系統電源。看門狗定時器,防止在惡劣環境下程序跑飛與系統死機。工作模式設置有控制寄存器設定,寄存器詳細說明見參考文獻[1]。
ADμC842具有全集成的8通道12位單電源A/D,轉換速率420 KSPS,此模塊為用戶提供了多通道多路轉換器,裝有工廠編程的效準系數,在上電時自動下載到ADC,以確保最佳的ADC性能。ADC的采樣和轉換時間、轉換位數可完全由用戶控制。A/D轉換器在空閑模式時具有掉電功能,具有單次轉換與連續轉換的DMA功能。內部有兩個12位DAC,DAC的工作由一個控制功能寄存器和4個數據寄存器控制。AD公司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軟件開發工具包,能快速、高效完成應用程序設計、在線編程、加載、仿真和調試。片內程序也可以用第三方提供的編程器編程。
2 ADμC842在數據采集系統中的應用
2.1 系統組成
以ADμC842為核心的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信號調理電路主要由ADμC842,MAX3140,MAX232三部分組成[3]。信號調理部分主要是對各類傳感器送來的微弱信號進行隔離、放大、阻抗變換等[5],滿足ADμC842輸入電平及信號大小的要求。ADμC842完成對信號的采集、保持、A/D轉換、數據存儲、時序控制、數據上傳、系統校準等所有功能,集數據采集與微控制器于一體。MAX3140完成ADμC842與上位機或集總控制器的通信。MAX232用于系統程序的在線下載和在線調試。從圖2可以看出,系統集成度高、所用外圍元件少、功耗小、抗干擾能力強。
ADμC842數據采集系統原理框圖
2.2 ADμC842數據采集系統特點
ADμC842內部ADC的轉換包含了一個2.38 μs轉換時間,8通道、12位、單電源、A/D轉換器、跟蹤/保持、片內基準、校準特性以及A/D轉換器等功能部件,模塊內部的所有部件能方便的通過3個特殊功能寄存器來設置。A/D由電容DAC的常規逐次逼近轉換器組成。轉換器的輸入電壓范圍為0~VREF。片內提供高精度低漂移并經工廠校準的2.5 V的基準電壓。外部基準可在2.3 V~AVDD的范圍內。用軟件或通過把轉換信號加至25腳(CONVST),可啟動單步或連續轉換模式。通過設置定時器也可產生用于ADC轉換的重復信號。將ADC設置成DMA工作模式,在DMA模式下ADC可連續轉換,并把采樣捕獲所得數據存儲到外部RAM空間而不需要來自MCU內核任何干預。這種自動捕獲功能可以擴展到16 MB外部數據存儲空間。來自片內溫度傳感器的電壓,輸出正比于絕對溫度,它可通過前端多路轉換器(實際上是9個ADC通道輸入)傳送,這方便了溫度傳感器的實現。
ADμC842片內具有62 KB閃速/電擦除程序空間,不需要外加ROM,由于廠家提供了啟動引導程序,因此通過標準UART串行接口,經過MAX232電平轉換,可以方便地把程序代碼加載到ADμC842中,引腳PSEN通過外部電阻拉到低電平,上電復位時將自動進入串行加載模式,一旦處于此模式,用戶就可以把程序代碼加載到其程序存儲器陣列。同時器件仍處于用戶應用硬件環境中,利用PC機在用戶板上可進行在線編程、加載、仿真和調試,無需任何開發裝置。對于新項目開發與系統的升級非常簡便。
內部有4 KB閃速/電擦除數據存儲器,分為1 024頁,每頁4 B,按頁讀寫,預寫入數據與讀出的數據保存在由一組數據存儲器EDATA1-EDATA3中。EADRL保存被訪問頁的8位地址。ECON是8位的控制寄存器。它可以寫入5個閃速/電擦除存儲器訪問命令之一,可以實現各種讀、寫、擦除和校驗模式。所有的操作用戶通過6個特殊功能寄存器訪問該區域,在掉電情況下,數據不會丟失,使得系統更加可靠。
ADμC842通過同步串行接口經MAX3140到異步串行數據通信接口RS 485/RS 422[6],使得在工業環境及強電磁干擾情況下,保證數據傳送無誤。MAX3140的波特率、數據字長、校驗使能和數據字節接收FIFO,通過SPI向MAX3140控制寄存器寫入控制字來實現。MAX3140有8 B的FIFO及中斷邏輯可節省MCU的時間。支持多點通信即常用的9位模式組成大型的數據采集系統。
3 ADμC842數據采集系統在使用中應注意的
問題
(1) ADC時鐘必須在400 kHz~6.7 MHz之間,同時ADC在400 kHz~3 MHz之間有最好的特性,低于400 kHz ADC性能會變壞。
(2) 使用內部基準電壓時,VREF和CREF引腳應接0.1 μF到地,內部基準電壓將在ADC(經由ADCON1)使能激活,激活后不能立即啟動A/D轉換,基準電壓需要65 ms時間才能到達準確值。
(3) ADμC842有獨立的數字、模擬電源與地線引腳。最好保持ADμC842在單電源供電,如果電路板上有兩個獨立的電源地,為得到好的ADC特性,ADμC842接到較穩定的模擬地。如果兩組電源單獨供電。DVDD和AVDD之間最大的絕對差值不能超過0.3 V。
4 結 語
ADμC842組成的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簡單快捷,操作升級簡單。使其與其他同類系統相比具有開發周期短、體積小、成本低、功能強、符合現代電子技術應用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剛.ADμC8XX系列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2] 吳玉平.MCS51微控制器系列用戶指南[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5.
[3] Anon. MAXIM New releases data book [M]. [S.l.]: [s.n.], 1996.
[4] 孫涵芳.Intel 16位單片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8.
[5] 黨安明,張欽軍.傳感器與檢測技術[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1.
[6] 紀宗南.單片機外圍器件實用手冊[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