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光纖陀螺慣導系統在位置標定實驗時,光纖陀螺繞輸入基準軸的不同位置零偏不一致,稱為“四位置”誤差。結合光纖慣性組合標定時出現的“四位置”誤差問題,通過對光纖陀螺法拉第效應誤差模型和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了“四位置”誤差與光纖陀螺磁敏感性和輸入軸失準角之間的關系。得出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主要是由地磁場影響造成。對光纖陀螺采用磁屏蔽措施,可以顯著減少“四位置”誤差。
關鍵詞: 光纖陀螺儀; 磁敏感性; 四位置誤差; 失準角
中圖分類號: TN911?34; U66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8?0138?04
0 前 言
光纖陀螺是一種新型的基于Sagnac效應的角速度傳感器,近30年中取得飛速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海、陸、空、潛、天等諸多領域。光纖陀螺的主要敏感元件是由光纖繞制的光纖環。由于光纖本身可以敏感多種物理量,造成光纖陀螺的各種非互易誤差[1?2],而這些誤差源在光纖陀螺系統中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四位置”誤差便是其中之一[3]。通過實驗測定擬合曲線得出某只陀螺“四位置”誤差已經與精度指標相當。分析了造成“四位置”誤差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降低“四位置”誤差的方案。最后通過實驗驗證了造成“四位置”誤差主要原因為磁敏感性,并且所提磁屏蔽方案使光纖陀螺的“四位置”誤差顯著降低。
1 “四位置”誤差
為了說明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首先對北航研制的某只陀螺建立平面坐標系,如圖1所示。
在光纖捷聯慣性系統做位置標定時,發現當光纖陀螺輸入基準軸(Input Reference Axis,IRA)即z軸朝上,則光纖陀螺轉動90°相差的四個位置(即陀螺x軸分別指向東南西北)時,理論上由于光纖陀螺敏感軸指向不變其輸出應該相等,但實際測量結果在這四個位置光纖陀螺輸出存在較大的偏差,稱之為“四位置”誤差[4?5]。
將這只光纖陀螺利用夾具安裝在三軸速率位置臺上,使陀螺的輸入基準軸IRA朝上,x軸初始位置指北,逆時針旋轉一周,每3°一個位置采集60 s陀螺輸出,則其輸出如圖2所示。
經過擬和曲線由圖1可以看出,這只陀螺輸出最大值為9.931 4 [°h],出現位置為 210°,第一個最小值為9.848 9 [°h]出現的角度為53°。這只光纖陀螺的輸出繞基準軸IRA的不同位置,其最大變化值約為0.1 [°h],已經與精度指標相當了,這就是“四位置”誤差。下面對“四位置”誤差產生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
2 影響“四位置”誤差主要因素分析
2.1 輸入軸失準角的影響
首先,光纖陀螺存在的失準角[γm]會造成“四位置”誤差,由于光纖陀螺在繞制光纖環時,光纖不可能完全平行于陀螺安裝基準面,所以光纖陀螺輸入軸(Input Axis,IA)不可能完全平行于輸入基準軸,即存在輸入軸失準角[6]。由于存在失準角,使光纖陀螺同樣存在“四位置”問題。下面通過實驗數據及計算確定光纖陀螺的輸入軸失準角對“四位置”問題的影響。
首先按照國軍標GJB 2426A?2004(光纖陀螺儀測試方法)測量光纖陀螺的輸入軸失準角。得到這只光纖陀螺的失準角如表1所示。
3 對“四位置”誤差的進一步實驗驗證
通過測得的失準角方向和“四位置”誤差最大值出現方向,加上以上對磁敏感軸方向的分析,可以得到失準角方向、磁敏感軸方向和實際最大誤差方向之間的關系如圖4所示,其中由于陀螺安裝問題,實際最大值方向與所轉角度相反。
由圖4可以看出,與前面的理論分析一樣,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最大值出現在磁軸和失準角的夾角內,且靠近磁軸。這說明磁場是導致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的主要原因。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結論,將光纖陀螺更換外罩,新外罩采用鐵鎳合金屏蔽材料制作,起屏蔽地磁場的作用。然后將光纖陀螺利用夾具固定在三軸速率位置臺上,然后使陀螺的輸入基準軸IRA朝上,x軸朝北逆時針旋轉一周,每10°一個位置累計60 s陀螺輸出,則其輸出如圖5所示。
由圖5可以看出,陀螺輸出最大值為10.339 9[°h],出現位置為116°;第二個最小值為10.283 9 [°h]出現的角度為305°,擬和的“四位置”誤差為0.056 [°h]。由于光纖陀螺光纖環未發生變化,失準角和磁敏感軸方向不變。則可以得到失準角方向、磁敏感軸方向和實際最大誤差方向在屏蔽后的關系如圖6所示,由于陀螺精度與“四位置”誤差已經基本相當,因此誤差最大值方向測量不夠精確,因此只選擇其中一個極值方向進行分析。
從以上實驗可以看出:在未加磁屏蔽前,陀螺擬合出的最大誤差方向靠近磁敏感軸,說明磁場產生的“四位置”誤差比失準角的要大的多,起主導作用;加磁屏蔽后,擬合出的“四位置”最大誤差向失準角靠近,且“四位置”誤差顯著減小,此時輸入軸失準角起主導作用;采用μ金屬進行磁屏蔽的效果顯著,使光纖陀螺的“四位置”誤差顯著降低。
4 結 語
通過定性分析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產生的原因及光纖陀螺磁屏蔽前后“四位置”誤差的最大方位、陀螺輸入軸失準角和光纖陀螺磁敏感軸之間的角度關系,得出了光纖陀螺“四位置”誤差主要是由地磁場影響造成。對光纖陀螺采用磁屏蔽措施,可以顯著減少“四位置”誤差。
參考文獻
[1]王新國,李愛華,許化龍.光纖陀螺測試系統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04,27(24):46?48.
[2] 李佳桐,張春熹,張小躍,等.光纖陀螺隨機漂移的建模與濾波[J].現代電子技術2013,36(2):129?131.
[3] LEFEVRE Herve. The fiber?optic gyroscope [M]. London:Artech House, 1993.
[4] 陳水華,楊清生,李永兵.光纖陀螺雙四位置尋北方法研究[C]//2003年慣性儀表與元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丹東:中國慣性技術學會,2003:208?214.
[5] 谷宏強.光纖陀螺捷聯慣導系統初始對準技術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9.
[6] 王暉,楊德偉.光纖陀螺敏感環輸入軸穩定性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2,35(20):137?139.
[7] 王夏霄,宋凝芳,張春熹,等.光纖陀螺的磁敏感性的試驗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5,31(10):1116?1120.
[8] KAZUO Hotate, KUNIO Tabe. Drift of an optical fiber gyroscope caused by the Faraday effect: experiment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1987, LT?5(7): 997?1001.
[9] KAZUO Hotate, KUNIO Tabe. Drift of an optical fiber gyroscope caused by the Faraday effect: influence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J]. Applled Optics, 1986, 25(7): 1086?1092.
[10] SAIDA T, HOTATE K G. Formula describing drift of interferometer fiber?optic gyro due to Faraday effect: reduction of the drift in Twin?Depo?I?FOG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1999, 17(2): 222?228.
[11] 范振軍.多路三軸光纖陀螺自動化測試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子科技,2012(2):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