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納米技術是一門在1~100 nm空間尺度內操縱原子和分子,對材料進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或對某物質進行研究, 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運動規律和特性的嶄新高技術學科,它的發展開辟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新層次\[1\]。納米材料是指三維空間尺寸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級(通常為1~100 nm)的材料。納米材料具有表面效應、小尺寸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表現出一系列獨特的力學、電學、光學、磁學以及催化性能,擁有“21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的美譽 \[2,3\]。納米技術的興起為生物電分析化學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而生物傳感器也成為納米材料最有前途的應用領域之一\[4\]。新型功能性納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層次、較強的吸附能力、良好的定向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結構相容性(酶、抗原、抗體以及生物分子受體具有和納米材料相似的尺寸約2~20 nm),從而可以提高生物分子(如酶、DNA等)的固載量、標記生物分子、催化反應、加快電子傳遞及增大電流信號,為生物電化學傳感器的研究和應用提供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