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成了大家的最愛。剩下的西瓜皮你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
我家的西瓜皮都是由我這個“神切”來切給“寶貝鵝”吃的。此舉既解了“寶貝鵝”的饞。又環保。可是,切西瓜皮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剛開始,我讓西瓜皮“趴”在砧板上,那滑溜溜的家伙讓我沒法下刀,我只好讓它“躺”在砧板上。開切了,我一刀切下去,往下按,嘿,這皮還挺結實!我使出了渾身力氣,西瓜皮切開一道,我的手掌上也多了一道紅印子。“原來這西瓜皮這么厚,所以讓我切。”我氣呼呼地說。奶奶聽到了。笑著說:“我切給你看。”西瓜皮在奶奶手中特別聽話。不一會兒。一大塊西瓜皮就變成了一些小小的方塊。“怎么切的?”我急忙問奶奶。“奧妙就在其中,等著你去發現。”我也要讓西瓜皮聽話,繼續切。突然,一只蚊子叮在了手上,我手一動,奇跡出現了,被劃過的瓜皮神奇地裂開了一道口子。我又試了幾次。毫不費力。我又把切好的瓜皮條一個挨一個平放在砧板上。再輕輕劃幾刀。它們便成了一個個小方塊。“哇,我真是太聰明了。”小小的西瓜皮中競藏著這么大的學問。也許這就是“生活有學問”吧!
(指導教師:趙桂紅)
忽聞鄰班餃子香
孫凡景
元旦將至,各班都在舉辦各種活動。整個五樓都彌漫在一陣陣誘人的香味中,原來是七班在舉辦包餃子大賽。課間,大家紛紛聚集到七班的門口和窗臺上觀看:只見教室里的同學有的在包餃子,有的在煮餃子,熱騰騰的餃子在鍋里翻滾著,使得圍觀的同學一個個眼睛發綠,使勁往肚子里咽口水,一個勁兒地說:“真香啊!真香啊!”餃子出鍋了,白白胖胖的餃子被盛到了碗里。七班的同學打開窗子,夾起餃子咬了一口,當著我們這些饞蟲的面說:“真好吃啊,好美味啊!你們——想不想嘗嘗?”“想!”饞蟲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想吃自己包去——”說完他們“唰”地將窗簾拉上了,教室里立刻傳來陣陣的哄笑聲。可憐我們這些饞蟲們,沒飽口福也罷,連眼福也飽不上了,只好一個個垂頭喪氣地回到了自己的教室。
在教室里,張同學坐立不安,一會兒跑出去看看,一會兒又郁悶地返回教室;陳同學捂住鼻子,讓自己不再受餃子香味兒的誘惑;徐同學鼓足勇氣跑到鄰班討要餃子,結果碰了一鼻子灰……總之,一下午我們都被鄰班的餃子勾去了魂兒,心神不定。真希望我們班也舉辦一次包餃子活動。
飯后“1+1”
蓋艷佳
“哇,真香。”我貪婪地望著桌子上胖乎乎、香噴噴的包子。“別再打包子的主意了,你已經吃了五個了……”“我還想吃,太香了!好媽媽……”我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又得了一個包子。
飯后,我可沒有剛才那么自在了,“哎吆吆,撐死我了……”見此情景,弟弟瞟了我一眼,說:“一鍋香包子加一張貪婪的嘴等于一個撐的快破的肚子。”說完哈哈大笑。
我馬上反擊:“一堆作業加一個老師等于一張天羅地網。”弟弟馬上低下頭,看了看桌子上的作業,眼神黯淡下來。“哎,苦命的孩兒啊,快做作業吧。”媽媽不忘在一旁添油加醋。
“你們說的太膚淺了,看我來一個。”爸爸搖搖頭說,“一貫的誠實加一貫的無私等于一個正直的人;一點兒沖動加一點兒不成熟等于一個不小的錯誤……”
爸爸到底是爸爸,沒白吃幾十年餃子,說出的東西就是不一般。忽然,我發現爸爸的話正好說出了他的為人。于是我小聲說:“一味苦干加一味老實等于一味吃虧,一味讓人加一味仁慈等于一味受氣。”
爸爸若有所思地看著我,笑笑說:“一點兒犧牲精神加一點兒樂于助人等于一個善良的人。”
我終于明白了爸爸與我的不同了,我總是為自己著想,而爸爸卻處處為他人著想,可能這就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指導教師:崔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