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背后的答案”
上學后,小托馬斯開始查閱各類專業書籍來找尋那些“背后的答案”,遇到不認識的字詞,他就查詞典,問大人,并且經常上網去尋求答案。美國最大的網游社區,留下了他的無數個問題。
父親有些擔心他“不務正業”,告訴他學習期間應該以課堂學習為主,不要研究那些對課堂成績毫無幫助的東西。但小托馬斯卻說:“我并不覺得這和課堂學習有什么沖突,課堂學習是學習,而研究游戲程序則是我的興趣,我能從中得到樂趣!”小托馬斯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日復一日地鉆研。8歲時,他就已經成了一個“電腦通”了。
為了讓更多對編寫游戲程序有興趣的同學能夠相互切磋交流,小托馬斯在學校里成立了一個“蘋果應用程序俱樂部”,人們常常能看到他在午餐后對著15-20名同學講述他的編程經驗,不知不覺中練就了一副好口才。
開發兒童自己的軟件
小學4年級時,托馬斯編寫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游戲程序,他把這個游戲程序送到了一家計算機公司請求點評。那家公司的工程師鼓勵托馬斯說,公司暫時不需要他寫的游戲程序,但是只要他再接再厲,總有一天公司會用上他開發的游戲。
得到贊許后,托馬斯對開發游戲程序更加有信心了。每到周末假日,托馬斯都會沉浸在游戲程序中。一年后,托馬斯終于編寫成了一款適用于蘋果手機的游戲程序——“地球運氣”。這是一個虛擬的占卜工具,玩這個游戲時,蘋果手機用戶只要用手指推一下屏幕上的地球,它就會變幻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都有不同的占卜說明。托馬斯把這款游戲送到蘋果公司,蘋果公司在試用后覺得非常不錯,就授權托馬斯把這款游戲上傳到蘋果公司的在線應用軟件商店中對廣大用戶出售。不到兩個月,托馬斯居然賺到了5000美元。
有一次,托馬斯和同學們一起放學回家,路上看見了一張賈斯汀·比伯的宣傳畫,許多同學都說不喜歡這個人,因為他經常在網上炫耀他的一些奢侈品,托馬斯靈機一動,何不用此創作一個游戲程序呢?
很快,托馬斯創作出了一個類似于“打鼴鼠”的游戲,只不過該游戲中用手指敲打的并不是鼴鼠,而是歌手賈斯汀·比伯的腦袋瓜。托馬斯給這款游戲起名“比斯汀·賈伯”。這款游戲程序一上傳,就受了關注,短短一個月,托馬斯就獲得了至少1萬美元的收入。為了獎賞自己,托馬斯給自己購買了一臺Xbox游戲機。
興趣就是最大的才華
現在,托馬斯創辦了自己的軟件開發公司——“胡蘿卜公司”,還受邀參加了在“曼哈頓海灘”舉行的一個科技教育論壇會議,出席該會議的演講者大多數都是美國學者和商界名人。當只有12歲的托馬斯在臺上自信地談論自己處于萌芽中的科技事業以及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科技代溝”時,大家都不敢相信他的年齡,他被媒體稱為“富有才華的天才少年”。托馬斯自己卻說:“我不是什么天才,如果說我在軟件程序方面的這點成績算是才華,那我只能說,興趣才是最大的才華,我只是對程序開發充滿興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