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道說,6月7日,在日本訪問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之后回答記者提問時再次強調說,“那些裝置(直升機著艦助降系統,又名“魚叉系統”)并不是軍事武器”。在這之前的6月2日,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向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這兩次表態意味著,法國正式拒絕了日本三番五次提出的中斷中法直升機著艦助降系統合作的無理要求。
在這個問題上,日本已經多次對中法技術合作橫加阻撓,態度之蠻橫甚為罕見。那么,日本憑什么如此無理,這背后究竟有著什么不可告^,的目的?
背景介紹
多次阻擾法國售華“魚叉系統”
據法國海軍造船局公開資料顯示,打算出售給中國的這一直升機著艦助降系統的主體是單面設有密集格柵的特種鋼板,可以安裝于船的甲板上。直升機著艦時,機上伸出的探桿伸人格柵,即可固定直升機。這種系統可以使直升機在惡劣天氣下安全起降。購買這一裝置的不僅有中國,還有韓國和歐美等20多個國家。
早在2012年10月,法國媒體就報道說,法國DCNS船舶制造集團獲得了兩份來自中國的系留格柵新訂單,這一新訂購的設備可與直升機及旋翼無人機相兼容,將安裝在為中國海監部門建造的兩艘新巡邏船上。
日本政府2012年底前獲悉中國海監部門和法國企業已簽署購買兩組設備的合同。由于擔心這將幫助中國艦船“提高能力”,日本政府2013年1月起,通過“外交途徑”多次向法國政府“表示關切”。
2013年2月,日本政府通過駐法國大使館再度無理要求法方取消與中方的相關合作;4月下旬,法國生產復蘇部長蒙特布爾到訪日本,日方經濟產業相茂木敏充等與蒙特布爾的會談中再提此事。
在剛剛閉幕的“香格里拉對話”上,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又一次公開阻撓法國向中國出售直升機著艦裝置。不過,法國政府始終態度堅決,認為這一裝置并未被用于軍事目的,“不屬于歐盟對華武器禁售對象,無法限制”。
專家視點
日本對“魚叉系統”神經過敏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中國打算彌補自己尚不成熟的直升機著艦技術。”在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時,中國將使用監視范圍更大的直升機,配合海監船一起加強海洋活動,這將威脅到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
對此,軍事專家尹卓表示,所謂直升機著艦設備學名叫做“魚叉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在直升機艦上有一個金屬網格式的裝置。中國購買的“魚叉系統”不具備軍事用途,沒有威脅力,只是為了保證直升機著艦的安全性,而且,今后是用在中國政府的公務船上,跟軍事上沒有任何關系。
為什么日本要橫加干涉法國向中國出售直升機著艦裝置?尹卓認為,一提到放松歐盟對中國的所謂“武器禁運”,反對最激烈的是兩個國家,即美國和日本。每一次歐盟在討論這個事情時,日本都施加巨大的壓力,不允許歐盟賣武器給中國,這跟釣魚島問題沒有直接的關系。日本一直在背后做小動作,日本所謂的擔心將“魚叉系統”用在釣魚島公務船的執法上,那只是一種借口。日本反對歐洲國家和中國之間帶有軍民兩用技術的合作,不希望打開這個切口,就是想把中歐技術合作的這條路堵死。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分析說,日本此舉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法國一向主張要盡快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日本怕這次法國出售這個裝置給中國,很有可能“一發不可收”;二是日本擔憂中國具備這種直升機著艦技術和設備,將會如虎添翼。直升機實際上是潛艇的克星,它比一般的艦艇速度要快,可以在艦艇的搜索范圍之內和作戰半徑之外,進行打擊。
國防大學教授李莉認為,從日本干涉法國向中國出售直升機著艦裝置這個事情可以看出,日本對別人和對自己是兩套標準,日本可以擴大軍備,從外國任意采購進攻性先進武器裝備,不斷放寬“專守防衛”的基本條款,但其他國家稍微有一些采購就橫加干涉。日本不僅干涉法國對中國出售直升機的著艦裝置,還干涉其他國家對俄羅斯的軍售,日本現在已經徹底擺不正自己位置,儼然以“東北亞的領導者”自居。例如,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攜手三菱電器與日本電氣開發的全球最高精度衛星定位系統,計劃將在2018年啟用。該定位系統誤差為美國衛星定位系統的干分之一,可精確至1厘米。報道稱,該“準天頂衛星定位系統”在日本經濟增長中占據重要位置,不僅會帶動國內服務業,在國際基礎設施出口中也占據重要位置。該系統的開發會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帶來年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400億元)左右的巨大市場效應。
李莉分析說,“準天頂衛星定位系統”如果投入使用,考慮到日本目前已有自己研發的導彈,雖然還沒有彈道導彈,但如果將來一旦擁有彈道導彈發展的條件,日本完全可以給彈道導彈提供精確制導信息,因此,其內在的深層次考慮是很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