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印度尼西亞政府購買了兩架“艾爾倫”地效飛機(WIG)之后,海軍和海岸警衛隊有意再訂購20架。在2012年于雅加達舉辦的防務展上,生產該型飛機的公司受到普遍關注。該公司可向印尼海軍和海岸警衛隊提供其地效飛機的近海作戰型-M50。
M50型武裝地效飛機裝備有光電系統和小型海上雷達,可發射小型反艦導彈或制導火箭攻擊較為大型的船舶。沿岸部署的“艾爾倫”飛機可對入侵領海的船只作出快速響應。據該公司表示,“艾爾倫”飛機可加強沿海巡邏關鍵能力。
該地效飛機的基本配置型航速可達每小時200公里,航程800公里。(據《新民晚報》)
評論
機動性能好,直接突擊上陸地效飛機良好的機動性能體現在它的通用性和兩棲性,地效飛機速度比一般艦船高10-15倍,比大多數高速艦艇也快3-5倍。因其在巡航飛行階段不與水面直接接觸,從而大大減少了航行時的阻力,提高了機動性能。它能根據需要靈活調節飛行高度、速度,順利越過專為登陸艇、氣墊船設置的垂直障礙,而且還不受海區、海岸和復雜地形的限制,較好地解決一般排水型登陸艇對登陸場地條件要求高,無法直接輸送登陸兵上陸的問題:解決登陸兵需要在近岸換乘展開,徒步涉水穿越海灘,形成攻擊戰斗隊形時易造成較大傷亡的問題。登陸兵搭載地效飛機,可以在任何地點、時間和相對復雜的地形條件下,從對方火力范圍以外,超越常規登陸作戰的換乘展開地區,置水中、地面各種障礙于不顧,高速度沖向敵陣,直接突擊上陸,對敵岸發起攻擊。如俄軍“奧蘭”地效飛機巡航時速為450-550公里,能在3.2-1.5米浪高的海況下起飛和降落,運送400-850名士兵和數輛坦克。但是,如果定位于槍灘登陸,地效飛行器雖有高速優勢,正因如此,必須將滿是艦船的灘頭騰出大片水面用以降落。因此,直接突擊上陸仍有一定限制。
隱蔽性能好,突防能力強。地效飛機綜合了艦船和飛機兩者的優點,集高速性、隱蔽性和攻擊性于一身,既能高速掠海飛行,又能有效利用雷達盲區,神出鬼沒,使對方難覓足跡;既可在水中機動,從水中、水上發起攻擊,也可貼海飛行,實施精確打擊。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強大的突防能力遠非一般作戰艦船和飛機所能相比。由于其體積小、操作靈活、機動性能好、不易被敵發現,在登陸作戰發起之前,地效飛機可運載偵察、襲擊、特種分隊,利用不良天氣隱蔽地實施秘密機動,完成各種戰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