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 震 本刊記者 裴 佩
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造就一支清正廉潔的黨員干部隊伍尤為關鍵。怎樣才能擰緊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總開關”,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線?我省立足于關心愛護干部,統籌兼顧,系統設計,分層分類施教,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堅持不懈抓好反腐倡廉教育,著力形成“拒腐防變、警鐘長鳴”的長效機制。
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四川迅速展開,由省紀委制作的5萬冊《懺悔實錄Ⅰ》警示讀本, 1萬套《懺悔實錄》《“象牙塔”里的蛻變》警示片迅速發放到全省各級各部門。
“要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典型案件、帶共性的問題進行梳理,定期不定期在不同層次進行宣講教育,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今年以來,省委常委會對警示教育作出部署,省委書記王東明多次提要求,并為《懺悔實錄Ⅰ》作序。
翻看序言,一段話讓人記憶深刻:“‘不教而誅謂之虐’,‘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方針。要堅持關口前移,抓早抓小,對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最大限度地挽救和保護黨員干部。”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關心愛護干部,省紀委將反腐倡廉教育擺上突出位置。“要深刻剖析典型案件,深挖思想根源,分類制作警示教育片和讀本,推動案例教育進黨校、進課堂、進頭腦。”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懷臣作出具體要求。
四川省紀委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教育的意見》,旨在進一步健全機制制度,通過“構建體系、執行制度、建設基地、創作精品”,推動反腐倡廉教育“系統化、經常化、基地化、品牌化”,以制度規范提升反腐倡廉教育實效。
為此,省紀委將反腐倡廉教育納入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會、民主生活會、任前廉政談話的重要內容,作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培訓班必修課,作為案發地和案發單位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重要內容,堅持不懈地抓下去。
此外,省紀委將陸續推出“四川省反腐倡廉教育警示錄”系列警示片,編輯《懺悔實錄》系列警示讀本,充分運用每年執紀辦案成果,制作警示教育資料,面向全社會長期開放省法紀教育基地,搭建反腐倡廉“經常抓”、“長期抓”的各類載體。
只有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省紀委組織精干力量,從近年來查辦的眾多縣處級以上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中,精心挑選20個典型案例,其中有原市(州)和省級部門領導班子成員、縣委書記,有原國有企業、高校、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通過真實的案例、原汁原味的懺悔、深入淺出的點評以及相關法紀紅線的宣講,制作完成了警示教育讀本《懺悔實錄Ⅰ》、警示教育片《懺悔實錄》和《“象牙塔”里的蛻變》。
“案例要典型、剖析要深刻、點評要對癥,要撥動黨員干部思想上的‘弦’,引發共鳴。”省紀委有關負責同志向記者介紹。“從這些案例中,可以很直觀感受,黨員干部如果不及時掃除思想上的塵埃,洗洗澡、治治病,防微杜漸,等出大問題的時候,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
“廉政教育大講堂”則進一步將反腐倡廉形勢任務宣講和案例警示教育相結合,覆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由全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和紀委書記走基層、進高校、入社區,講廉政黨課、作廉政報告。
3月28日,王懷臣同志為省委黨校530多名學員講了“廉政教育大講堂”的第一課。“用身邊事、身邊人開展案例教育,讓人警醒、震撼”,“教育就是在權力運行的關鍵點上設置路標,警醒大家不闖紅燈、不踩邊線、不迷失方向”,一些學員在聽完報告后紛紛感慨。
據了解,今年內省紀委監察廳領導班子成員將為省委黨校學員和全省工程建設、醫療衛生、教育、交通、國土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領域領導干部作13場廉政報告。
記者研讀“廉政教育大講堂”講稿時,發現其內容也各有側重。比如,王懷臣書記講廉政黨課主要針對省委黨校主體班學員,在內容上側重講反腐倡廉的形勢與任務。省紀委副書記、監察廳廳長黃昌明講廉政黨課的對象是新任地廳級領導和縣(市、區)負責同志,在內容上則重點對反腐倡廉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反腐倡廉建設打“老虎”與打“蒼蠅”的關系、從嚴懲治腐敗和關心保護干部的關系等作辯證的闡釋,引導大家正確認識反腐形勢。
此外,省紀委還會同省司法廳、省監獄管理局等單位,建設了“四川省法紀教育基地”,今年2月投入試運行,面向社會長期開放。截至目前,共有73 批5052黨員干部到基地接受了警示教育。他們普遍感到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案例深刻,受到了一次系統的反腐倡廉教育。
從建設法紀教育基地到編輯《懺悔實錄》警示讀本、攝制“反腐倡廉教育警示片”,再到舉辦“廉政教育大講堂”,反腐倡廉教育品牌的四川特色越擦越亮,教育載體越來越活。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的思路在其中也一以貫之。一系列活動和載體,推動反腐倡廉教育取得觸及靈魂的實效。
“讓廉潔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著眼這一目標,省紀委提出了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廉潔教育新模式”的設想。
以下三組鏡頭,記錄了我省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廉潔教育新模式”的生動實踐。
鏡頭一:成都市青羊實驗中學的同學人手一本“誠信護照”。翻開“護照”,上面密密麻麻記載了各種誠信小故事:“昨天的數學作業很難,有道題我不會做,但是我沒有抄同學的”……小故事折射同學們對“誠信自律、修身正己”的認知和感悟。
鏡頭二:一本名叫《家廉國盛》的輔導讀本走進千家萬戶。讀本闡述了廉政文化與家庭幸福之間的關系,告誡廣大婦女“當好廉內助,把好幸福門”。這是四川省婦聯開展“廉政文化進家庭”的內容之一。
鏡頭三:瀘州海普制蓋有限公司建立“信訪直通車”制度,設立“總經理舉報專線”,暢通內部信訪渠道,防止不廉潔經營行為的發生。
“以家庭、學校、社會為依托,實現了廉潔教育的全面覆蓋。要利用這一模式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熱情和智慧,使廉潔理念內化于心,形成人人參與反腐倡廉建設,聯動共建的良好局面,營造廉政文化的大氛圍。”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廖沖緒說。
我省始終把輿論環境建設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最大限度釋放輿論正能量。
“清廉,一生平安!”在成都,搭乘地鐵出行的群眾每天都可以通過移動電視,收看由演員李雪健出演的廉政公益廣告。
“很親切,很生動,很有教育意義,營造的氛圍很好。”在電腦公司上班,每天都要搭乘地鐵的小付連用四個“很”來評價省紀委組織的廉政公益廣告集中展播活動。據了解,去年全省制作各類廉政公益廣告77部,截至目前,全省展播公益廣告330萬條(次),總時長達到4.2萬余小時。
此外,我省還充分發揮各級廉政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點的輻射示范作用,帶動反腐倡廉教育全域發展。目前,全省建成地方廉政教育基地117個,建成縣級以上廉政文化示范點693個,分布于全省各地、各行業,覆蓋機關單位、大中小學、企業園區,基層社區和農村鄉鎮,形成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反腐倡廉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