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就“失信者黑名單”的出臺專訪了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一庭李光旭庭長。
記者:四川法院近幾年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懲戒的做法有哪些?
李庭長:為深入破解“執行難”,全省法院不間斷地開展“執行風暴、涉金融案件執行、百日執行會戰、反規避執行、兩限制一打擊”等專項活動。2010年至今,有2931名被執行人被限制高消費,432名被執行人被限制出境,2107名被執行人被拘留,98名被執行人被追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各級法院還將執行案件信息及時錄入全國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通過該互聯網平臺公開執行案件信息,供社會公眾和當事人查詢。2010年公開84958件,2011年公開80986件,2012年公開133602件。
同時,四川法院還與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簽署意見,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納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作為各金融機構開展信貸的重要參考。2010年至2013年,有23145名失信被執行人納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由各商業銀行對其信貸活動進行限制,擠壓“失信者”的商業活動空間,促使其自覺履行義務。
2010年以來,各級法院將失信被執行人信息通報工商部門、稅務部門、國土部門、住建部門等,由這些部門對失信被執行人注冊新公司、投資開發、經營置產、項目審批等進行限制,對被執行人聯合懲戒,集體合圍,全方位擠壓“賴賬者”的生存發展空間,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法律義務。
記者:《規定》將于10月1日開始施行。四川法院將開展哪些工作?
李庭長:四川法院一方面將嚴格依照《規定》設定的程序,對失信被執行人作出認定并制作相關法律文書,并將相關信息錄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另一方面是加強定向通報,與相關金融機構和政府職能部門做好溝通、協調,及時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提供給這些機構和部門,對失信被執行人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限制,促使其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8月12日至21日期間開展一次為期10天的失信被執行人集中曝光活動,省法院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公布一批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典型案例,向社會通報全省法院貫徹執行《規定》的安排部署,取得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省法院將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推動省執行聯席會議于8月底召開第十次會議,向工商、人行、國土、住建、公安等相關部門通報《規定》的精神,省委領導將就各相關單位協調配合,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聯動機制進行部署和強調,以形成各部門積極聯動,協調配合,共同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長效機制。
隨后,全省各級法院要在8月、9月對現有案件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和甄別,對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失信被執行人,則清理出來制作臺賬,待10月1日后依照程序納入“失信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