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云
(西南交通大學 希望學院,四川 南充 637900)
本文是在對單針電暈穩定開關的導通時延和抖動性能研究基礎上[1],利用針板多針電暈穩定開關作為Marx發生器開關元件,實驗研究其在高能量和高脈沖輸出幅值運行時的穩定性,為進一步探索其重復頻率實驗研究打下基礎。為此,設計了一套三針觸發和三套六針自觸發電暈穩定開關,搭建了一臺四級Marx發生器,對發生器在單次運行下的穩定性進行了實驗研究,并將其和等效電路模擬結果進行了比較。
搭建的四級全電感隔離型Marx發生器實驗原理如圖1。采用正極性恒流充電方式,電源輸出電壓最高可達~50kV,觸發信號由正負100kV脈沖觸發源(觸發脈沖上升沿為100ns)提供。觸發源通過隔離電容Ct給觸發開關S1一個觸發信號。開關S1導通后,自擊穿開關S2、S3、S4先后依次擊穿對負載R輸出脈沖能量。其中Ct為1.1nF/50kV陶瓷高壓電容器,C0為12.5nF/50kV的塑殼陶瓷高壓電容器,充電電感Lc和隔離電感L0都為200uH,引入Lc目的在于當開關S1瞬間導通時對電源的保護。負載上輸出電壓測量是通過高壓探頭與示波器(Lecroy 6100A)測得,根據需要試驗中用到的探頭分別為Tek P6015A和分壓比為5000倍的電阻分壓器。

圖1 四級Marx發生器實驗線路圖
實驗目的在于檢驗不同負載下發生器運行的穩定性、輸出脈沖波形特征以及檢驗開關的通流能力等。在多次調試后,發現開關腔體內充入一定量SF6氣體混合后工作比較穩定。以下實驗均在充電30kV,脈沖能量達到22J時測得。模擬時充分考慮儲能電容、開關各種雜散參數,用等效電路進行了模擬,下面是負載分別為1Ω、5Ω、50Ω、100Ω和300Ω的Pspice模擬與實驗結果,如圖2和表1所示。


圖2 當負載為1Ω時實驗與模擬波形

表1 不同負載下脈沖前沿和電壓輸出模擬與實驗結果
圖2(a)和(b)是在負載為1Ω時的實驗波形與模擬結果(模擬時線路建立電感值為935.7nH),實驗波形測得周期為367ns,比近似模擬值350ns稍大。當回路中電阻小到可忽略時,回路實際建立電流表達式近似為


將發生器建立電容 Cm=3.125nF,T=367ns代入(2)式,可近似得到回路中實際電感值Lm=1092nH,大小比模擬采用理論值大但較接近,說明電路模型很好反映了發生器運行過程。圖3(a)比(b)衰減快,反映了實際線路中電阻要高于1Ω。
表1中值反映了在脈沖前沿與電壓輸出幅值方面的實驗與模擬值,其中脈沖前沿與模擬差別較大,而脈沖幅值比較接近,這可以從圖3(實驗波形采用分壓比為5000的高壓探頭測得)中反映出來。脈沖前沿較大差異原因在于兩點:一是回路中建立電感實際要大于模擬時取值,二是開關針板間隙比較大,導通時延在30~40ns[1]范圍內,導致了發生器脈沖前沿比模擬值大(沒有考慮開關導通時延)。另外,表1負載為5Ω時,與其它負載值脈沖前實驗結果變化趨勢不一致,且測量到波形震蕩比較大,穩定性不如較高負載。此時回路中電流峰值達到6kA,遠大于2kA(目前國外報道電暈穩定開關穩定工作電流也即是2kA[3])。這種小幅的抖動跟電暈穩定開關電極的加熱和燒蝕、電暈的活動有關。

圖3 當負載為100Ω時實驗與模擬波形
本文搭建了一臺四級多針電暈穩定Marx發生器,首先對各個元件在等效處理后進行了Pspice模擬,將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得到了比較一致的結論:在充電電壓為30kV、脈沖能量達到22J、峰值電流小于0.5kA時,4級Marx發生器能夠穩定運行。進一步的工作是開展重復頻率實驗,研究電暈穩定開關對提高發生器的運行頻率方面的性能。
[1]邱云,金曉,宋法倫,等.針板型觸發電暈穩定開關的特性[J].強激光與粒子束,2011,1(23):244-248.
[2]P.Sarkar,B.M.Novac,I.R.Smith etc..A high-repetition rate closing switch for EPM application[J].IEEE Pulsed Power Conference Digests of Technical Papers,2007: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