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薈萍 趙桂琴 劉歡
摘要:選用仲丁靈、金都爾和使它隆3種除草劑,研究不同施藥濃度對燕麥田雜草的防效及燕麥種子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供試的3種類型除草劑不同濃度對燕麥田雜草均有較好的防效,并且安全性好,無藥害發生。48%仲丁靈,96%金都爾,20%使它隆在燕麥田的最佳施用濃度分別為5 625,1 350和750 mL/hm2,30 d株防效分別為79.7%,84.4%和87.8%,增產率分別為25.8%,31.8%和39.2%。
關鍵詞:燕麥;除草劑;雜草防效;產量
中圖分類號:S 48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500(2013)01004505
禾本科燕麥屬(Avena)植物,是優良的糧飼兼用作物\[1,2\],在冷涼、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旺盛,同時也能適應廣泛的土壤類型。中國是裸燕麥(Avena nuda)的發源地,大部分地區種植裸燕麥,少部分地區種植普通栽培燕麥(Avena sativa),俗稱皮燕麥\[3\]。世界上其他國家種植的燕麥95%是皮燕麥,主要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芬蘭和波蘭\[4,5\],我國燕麥每年實際種植面積約100萬hm2\[6\]。由于具有高含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燕麥一直是優良的飼用作物。另外,由于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高,燕麥亦用于人類食物,如燕麥片、燕麥粉和燕麥餅。近年來,作為保健食品的燕麥因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調控胃腸道功能而廣受歡迎,因此,燕麥市場需求逐年擴大。但是隨著燕麥種植面積的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雜草成為影響生產的主要因素。燕麥田雜草過多、人工除草成本過大一直是燕麥田產投比低的一個主要原因\[7\]。
除草劑的應用在我國發展迅速,新除草劑也在不斷引進和開發\[8\]。但除草劑在燕麥田的應用研究報道較少,燕麥生產中都是參照小麥或大麥田的除草劑種類及其劑量。由于燕麥對除草劑的反應與小麥大麥有很大不同,經常造成一些藥害。因此,擬對3種不同類型的除草劑在燕麥田的表現進行研究,調查其對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對燕麥產量的影響,以期為科學施用除草劑和燕麥安全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試除草劑為仲丁靈、金都爾和使它隆。仲丁靈是播前土壤處理劑,播種前5 d噴施;金都爾是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劑,播種后5 d噴施;使它隆為苗期莖葉處理劑,于燕麥三葉期至四葉期施藥。除草劑來源及噴施劑量見表1。
1.2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中部蘭州市東郊的榆中縣良種場,海拔1 730 m,年平均氣溫6.7 ℃,無霜期120 d,年均降水量350 mm,蒸發量1 450 mm,黃綿土,pH為8.26\[9\],前茬為箭筈豌豆。2012年4月4日播種,播種量為150 kg/hm2,使用播種機條播,行距15 cm,播種深度5 cm。
1.3 試驗設計
3種除草劑各設低、中、高3個濃度梯度(表1),清水做對照,3次重復,1個燕麥品種,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4 m×5 m,小區間隔離帶的帶寬為0.5 m。土壤處理劑仲丁靈在播種前5 d施用;苗前土壤處理劑金都爾,在播種后5 d趁土壤濕潤時噴灑;苗期莖葉處理劑使它隆于燕麥三葉期至四葉期施藥。采用二次稀釋的方法配藥,先按不同的處理用藥標準量取每個小區所需藥量配成母液,按比例兌水配成藥液。施藥時用YS16C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均勻噴施,噴藥當天晴朗無風。在莖葉除草劑噴施前,于試驗區的未噴施土壤處理劑的燕麥田上取面積為0.5 m×0.5 m的樣方,記錄所有雜草的平均高度、蓋度、多度,并以燕麥為標準,計算雜草的相對高度、相對蓋度及相對多度。重復3次。參照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方法分級\[10\],確定雜草的危害程度,計算草情指數(危害率)\[10,11\]。
草情指數=
∑草害級數×該級的小區數(株數)草害最高級的代表值×調查的總小區數(總株數)×100
1.4 防效調查
于莖葉除草劑噴藥后15 d和30 d,采用對角線法,每點面積0.25 m2,分別記錄各小區雜草高度、蓋度、多度,計算雜草草情指數,然后,計算防除效果\[12,13\]。
防除效果=
對照區雜草草情指數-防治區雜草草情指數對照區雜草草情指數×100%
于莖葉處理劑處理后30 d,對全部小區采用對角線3點取樣法,每樣點0.25 m2,分別調查地上部雜草的鮮重,計算鮮重防效\[9\]。
鮮重防效(%)=(對照區鮮重-施藥區鮮重)對照區鮮重×100%
1.5 產量測定
燕麥成熟后全區收割、脫粒測產。
1.6 數據分析
利用Excel 2003錄入數據,應用SPSS16.0軟件中的“鄧肯氏多重比較檢驗法”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燕麥田雜草種類及其危害
通過田間調查發現,試驗地雜草為藜、卷莖蓼、打碗花、野油菜、委陵菜等一年生闊葉雜草(表2),其中,藜的危害級別高為2級,草情指數最大,達89;卷莖蓼、打碗花、野油菜次之,草情指數分別為44,39和39;其他雜草危害級別低,草情指數較小。
2.2 不同除草劑對燕麥田雜草的除草效果
2.2.1 仲丁靈的除草效果 隨著仲丁靈濃度的增加,白燕2號燕麥田雜草的防效逐漸增大(圖1)。施藥后15 d和30 d防效調查發現,30 d株防效均大于15 d株防效,3個濃度梯度下的雜草防效間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T3處理下30 d和15 d的株防效分別比T2處理下高85%和76%。對30 d鮮重防效的調查結果表明,T3處理下鮮重防效最高,為58.9%,與T2處理差異不顯著,但是顯著高于T1處理。
2.2.2 金都爾的除草效果 金都爾3種濃度處理下白燕2號燕麥田雜草的15、30株防效和30 d鮮重防效均隨除草劑濃度的增加呈顯著增加的趨勢。T6處理下15 d、30 d株防效和30 d鮮重防效分別為90.8%,84.4%和93.9%,顯著高于T4和T5處理,因此,可以看出,T6處理是燕麥田金都爾的最佳施用劑量。
2.2.3 使它隆的除草效果 不同劑量使它隆處理下燕麥田雜草的防效變化不及前2種除草劑強。T7、T8和T9的處理下的雜草的15 d株防效間無顯著差異,均在87%以上。隨著時間的延長,到藥后30 d時,T7處理對雜草的株防效顯著低于其他2個處理,為70.6%。鮮重防效也出現了相似的結果,T7的顯著分析最低,為80.4%;T8和T9處理在3次調查中均無顯著差異。因此,從經濟和環保的角度出發,選擇T8為使它隆的最佳劑量,即750 mL/hm2。
2.2.4 3種除草劑的除草效果比較 仲丁靈、金都爾和使它隆3種不同除草劑的最佳劑量處理下燕麥田雜草的防效有顯著差異(表3)。其中,仲丁靈除草效果不及金都爾和使它隆,無論是藥后15 d株防效、30 d株防效還是30 d的鮮重防效,都顯著低于其他2種除草劑,而金都爾和使它隆之間在防效上沒有顯著差異,施藥后15 d株防效和30 d鮮重防效均在90%以上。因此,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除草劑。
2.3 除草劑對燕麥種子產量的影響
除草劑對燕麥產量有顯著影響,3種不同類型的除草劑處理下燕麥種子產量與對照相比有一定增加(表4)。同一除草劑不同劑量對種子產量的影響有顯著差異。仲丁靈的T2、T3處理白燕2號的產量最高,分別較對照高23.6%%和25.8%。T1與對照無顯著差異。金都爾的3個處理下燕麥種子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且處理間差異不顯著。使它隆的T8、T9處理下燕麥產量最高,分別較對照高39.2%和33.3%。3種不同除草劑最佳劑量(T3、T6和T8)與對照相比,分別增產759.5,937.1和1154.7 kg/hm2,增產率分別為25.8%,31.8%和39.2%。
3 討論
燕麥田的雜草以藜、卷莖蓼、打碗花、野油菜等一年生闊葉雜草為主,其密度、蓋度、高度、多度均較大,草情指數較高(89~39),很有必要對雜草進行防除。仲丁靈進入植物體后,抑制分生組織細胞分裂,從而抑制雜草幼芽及幼根生長\[14-16\]。仲丁靈安全性好,低毒、低殘留,除草譜廣,能有效防除狗尾草、藜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小粒種子闊葉雜草。施藥后比較穩定,但低濃度時稍有揮發性易被紫外光分解。為達到最佳的除草效果,施藥后應與土壤充分混勻\[17\]。邢治旺等\[18\]發現仲丁靈有獨特的對植物的生長調節和促進的生理特性,也可以提高作物的產量。小麥播前15 d用48%地樂胺乳油2 250 mL/hm2進行土壤處理,除草效果好,藥后20 d、40 d的株防效分別為98.6%和95.3%,增產率19.1%\[19\]。此次試驗仲丁靈最佳劑量處理下雜草的15 d株防效為70.6%,30 d株防效為79.9%,增產率為25.8%。
金都爾為低毒除草劑,殺草譜廣,對藜、蓼等闊葉雜草以及狗尾草、馬唐等禾本科雜草防效好。金都爾在玉米、高粱等作物中的應用比較多,但在麥類作物上應用較少\[20\]。陳尤嘉\[21\]研究直播玉米的雜草防效,發現96%金都爾乳油劑量為1 200 mL/hm2時30 d 的株防效為76.94%,鮮重防效為88.1%。本試驗中施藥量為1 350 mL/hm2時30 d株防效為84.4%,鮮重防效為93.9%。董海等\[22\]發現,96%金都爾乳油單劑處理對闊葉類雜草效果較差。但李榮云等\[23\]對玉米田雜草防效的研究發現,1 012.5 mL/hm2金都爾30 d鮮重防效為98.9%。
使它隆殺草作用與2,4D相似\[24\];在小麥等耐藥性植物內,因能接合成軛合物從而可以失去毒性,顯現出選擇性的特性\[25\]。20%使它隆乳油對多種闊葉雜草表現高度防除效果,對禾本科作物安全。楊廣強等\[26\]發現,20%使它隆900 mL/hm2殺草速度雖然慢,但是持效期長、殺草徹底,藥后30 d鮮重防效和株防效分別達到78.4%和83.0%。試驗中使它隆750 mL/hm2(T8)處理下15 d株防效為91.1%,30 d株防效為87.8%,30 d鮮重防效為91.1%。邵曉峰等\[27\]也發現,不同用量處理的防效在80%~100%,且產量差異不明顯。翁華等\[28\]發現20%使它隆乳油適用于春小麥田的適宜劑量為750~940 mL/hm2,可使小麥增產18.72%~21.06%。試驗中,使它隆在最佳劑量處理下對白燕2號的增產效果達到了39.2%。
3種不同類型的除草劑對燕麥田雜草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由于作用機理不同,除草效果也有差異。其中金都爾和使它隆無論是15 d、30 d株防效還是30 d鮮重防效均顯著高于仲丁靈,增產效果也高于仲丁靈。
4 結論
(1)燕麥田中藜的草情指數最大,為害最嚴重;其次為卷莖蓼、打碗花和野油菜。
(2)3種不同類型除草劑不同濃度對燕麥田雜草均有較好的防效,并且安全性好無藥害發生。
(3)3種除草劑在燕麥田的最佳使用劑量為48%仲丁靈5 625 mL/hm2,96%金都爾1 350 mL/hm2,20%使它隆乳油750 mL/hm2。此劑量下30 d株防效分別為79.7%,84.4%和87.8%,增產率分別為25.8%,31.8%和39.2%。
參考文獻:
\[1\] 劉永剛,張海英,趙桂琴,等.防蚜種衣劑對燕麥生長的影響及增產效果\[J\].草原與草坪,2011,31(4):60-63.
\[2\] 毛思帥,Robiul Islam M,賈鵬飛,等.保水劑和施肥量對沙地燕麥生產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11,31(2):308-313.
\[3\] 柴繼寬,趙桂琴,師尚禮.7個燕麥品種在甘肅二陰區的適應性評價\[J\].草原與草坪,2011,31(2):1-6.
\[4\] 李潤枝,陳晨,張培培,等.我國燕麥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9(17):44-45.
\[5\] 胡戰朝,趙桂琴,劉歡,等.除草劑對燕麥草的防效及其對燕麥產量的影響\[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2,47(2):97-103.
\[6\] 曲祥春,何中國,郝文媛,等.我國燕麥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雜糧作物,2006,26(03):233-235.
\[7\] 胡戰朝,趙桂琴,劉歡,等.4種除草劑對皮燕麥、裸燕麥不同生育時期光合特性的影響\[J\].草原與草坪,2012,32(4):44-49,55.
\[8\] 馬曉淵.論除草劑田間試驗設計的幾個問題\[J\].植物保護,1990,16:64.
\[9\] 劉敏艷,胡冠芳,陳海貴,等.異丙隆對地膜小麥田雜草的防效及其對后茬作物安全性的研究\[J\].植物保護,2000,26(5):40-42.
\[10\] 李孫榮.雜草及其防治\[M\].北京: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2:95-112,180-203.
\[11\] 任繼周.草業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276-286.
\[12\] 華南農業大學.植物化學保護(第二版)\[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382-383,508.
\[13\] 江榮昌,姚秉琦.化學除草技術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0-38.
\[14\] 徐漢虹.植物化學保護(第四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8.
\[15\] 李美,趙德友,孫作文,等.常用除草劑對玉米的安全性評價\[J\].植保技術與推廣,2003,23(4):3-6.
\[16\] 李更新.不同抑芽劑對煙草腋芽抑制效果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1(4):40-42,84.
\[17\] 葉承道,唐洪元.國外二硝基苯胺類除草劑研究進展\[J\].農藥工業譯叢,1979(4):23-29.
\[18\] 邢治旺,李東海.地樂胺防除農田雜草試驗\[J\].海南大學學報,1997,15(2):141-143.
\[19\] 王進,陳葉.地樂胺等在小麥田作土壤處理的除草效果\[J\].雜草科學,2005(1):50-52.
\[20\] 唐韻.除草劑科學使用技術\[J\].農藥市場信息,2008,24:39-40.
\[21\] 陳尤嘉.直播春玉米地膜覆蓋化學除草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1(6):1377-1378.
\[22\] 董海,楊皓,楊眉,等.高粱田苗前化學除草技術初探\[J\].雜草科學,2007(7):48-49.
\[23\] 李榮云,曾小榮.不同除草劑對玉米田雜草的防效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158.
\[24\] 強勝.雜草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5.
\[25\] 崔乘幸,劉鳴韜,陳錫嶺.使它隆乳油對小麥田闊葉雜草的藥效試驗\[J\].湖南農業科學,2009(10):70-71,74.
\[26\] 楊廣強,邢廣地,肖志毅,等.氯氟吡氧乙酸等幾種麥田闊葉除草劑藥效試驗\[J\].北京農業,2009(7):41-42.
\[27\] 邵曉峰,張會俠,鄭廣霞,等.20%氯氟吡氧乙酸EC對小麥田闊葉雜草防效分析\[J\].農業科學,2010(6):46-47.
\[28\] 翁華,郭青云,辛存岳,等.氯氟吡氧乙酸防除春小麥田闊葉雜草藥效研究\[J\].現代農藥,2006,5(5):5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