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軍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公司屯蘭礦,山西 古交 030206)
屯蘭礦是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一對現代化的特大型礦井,原設計年生產能力為400萬t(2005年技術改造后核定年生產能力為500萬t),并配有相應的現代化選煤廠。礦井煤炭資源豐富,煤質優良,是冶金、電力等行業的優質原料,也是理想的環保用煤。
屯蘭礦具有國際領先的煤炭采掘和洗選加工技術,設備配置先進,綜采隊配套有大采高、大功率、智能化綜采設備,全礦井實現了機械化作業。有了好的硬件設備,如何才能使用好,并合理調配使用;如何優化管理、降低設備事故率、提高開機率。在機電設備管理上,只有堅持依靠科學技術,合理安排設備資金,做好機電設備的選型論證;在用設備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并按制度管理,同時加強對機電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本著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生產。
設備的生產能力要與系統相匹配。設備所處的生產環節,不僅不應小于系統的能力而限制系統的發揮,也不能有過大的富余,不必要的增加固定設備的投資。設備要有足夠的可靠性,正常工作中的故障率小,且便于維修,對維修人員的要求要切合實際。再就是安全,設備的防護等級及類型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使用設備,使其發揮最大作用。
在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方面:1)礦井設備管理混亂,井口把關不嚴,“三無”產品、自制產品隨便下井;2)技術管理手段落后,基礎管理差,設備的帳、卡、物、圖牌板不齊全,甚至干脆沒有,或現場設備與地面臺帳不對號;3)設備技術檔案、圖紙資料殘缺不全;4)設備管理不平衡,部分管理人員和干部只重視固定設備,如提升、排水、通風等的管理,對其他采掘流動設備管理放任自流,雖然抓住固定設備這個重點,但是忽視流動設備面廣,大隱患更多的難點,導致機電設備狀況差,隱患多,失爆多,事故多。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確保礦井安全高效生產,提出的下面幾點是很重要的。
1)礦井要完善新的《煤礦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要求建立的17種制度,同時針對機電專業各種崗位的實際,進一步拓展細化,制定子制度,如設備的維修、檢查、驗收等制度,建立完善權責清晰、流程有序、內容完整的機電管理體系。要認真貫徹落實這些制度,考核到位,保持制度執行的剛性,強化執行力和兌現率。
2)要完善機電管理隊伍,合理配置專業管理人員。減少一人兼數職的現象,健全新的《煤礦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規定的8個基本專業管理,賦予他們管理職權,給予管理的時間和空間,保持隊伍的穩定,以便發揮好其職能。要提高機電職能部門的權威性、影響力,逐步從應付生產中解放出來,搞好礦井機電管理。
凡是井上下的機電設備,只要投入使用就應落實包機人,要掛牌留名,不留死角。包機人要檢查、檢修、包設備完好。使用單位要妥善使用設備,決不能不出事故就拼,出事故就搶。要加強在線監測,逐步推行狀態檢修,保證檢修質量,確保設備不帶病運行,要杜絕打碎敲事故,提高完好率、開機率,保證設備持續可靠經濟運行。
凡是井上下所使用的機電設備,分區域劃分給監察人員包干,落實檢查責任,要包檢查,包隱患整改。加大對機電監察人員的考核力度,提高責任心,確保人員到位,檢查到位,隱患整改到位。加大對甩保護、電氣失爆、帶電檢修等嚴重違章行為的打擊力度,隱患和違章行為均要追根溯源,樹立制造隱患就是犯罪,隱患不整改、違章不制止就是失職(責)理念。
現在的煤礦機電專業隊伍存在以下問題。
煤礦是高危、艱苦行業,環境差,風險大,相比其他行業收入低,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熟練工缺乏吸引力。煤礦只能進行人才自我培養,如激勵措施不到位,這些人才一旦在崗位上經過鍛煉能獨擋一面之后,又相繼提拔或好多都是合同工到期后離礦。這樣就造成礦井技術人才特別是機電專業人才嚴重缺乏,隊伍不穩定。
1)由于礦井機電人員的流失,許多崗位人員青黃不接,只有招收新工人。2)對煤礦這樣的艱苦行業很難招到優秀人才,大部分為農民工、合同工、臨時工。這些人的文化素質低,沒有其它出路時才進了煤礦,存在短期打工的思想,不愛鉆研技術,愛崗敬業精神差。3)人才流失后,留下來的一部分為青工,技術還不成熟,知識結構也老化。對新技術新設備缺乏學習熱情和鉆研精神。4)多重原因導致機電隊伍整體人員素質下滑。新設備新技術不敢用,即使用了也不能更好地維護和維修,只有依靠廠家,這樣下去,導致礦井生產效率低下。
雖然有了安全教育培訓機構,教育培訓沒少搞,錢沒少花,但是效果不好。主要是培訓方式落后,重理論輕實踐[1],學用不能結合,針對性差;教育形式單一、枯燥,職工不感興趣;考核不嚴,教考不分開,只要來學,就能通過,培訓走過場。雖然培訓了拿了證書,但是實際工作能力差,甚至連故障也處理不了,導致生產效率低。
1)煤炭企業是一個引進和留住人才不易的單位。這就要舍得投資,盡可能把那些“政治上靠的住,發展上有本事”對企業誠信的人留住。在提拔晉職,待遇福利上給予較多關愛,給他們以施展才華的機會,努力創造“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圍。對他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知識層次更新,引導他們樹立主動工作觀,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2)要引導各類技術人員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要樹立在深造、技師評定、提拔干部等方面給予同等的機會,著力從企業長遠出發,培養一批技師、高級技師、首席工程師、專業技術拔尖人才。3)要綜合采取措施穩定人才隊伍。積極主動培養企業緊缺人才,“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和見效快的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人是科技的載體[2],對機電設備起到控制、使用、維護和管理作用。只有提高員工的素質、加強認識,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機電管理工作的好轉。變招工為招生;新入礦的機電工人在上崗前應在專業培訓機構,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系統學習,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強制培訓在崗工人,熟練掌握崗位操作技能、行為、規范,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取得資格證才能上崗。培訓要注意實際效果,不能走過場,教考要分離,不合格堅決不發證,不上崗、在崗不合格的堅決退下來,再培訓,合格方可再上崗,使機電員工達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
綜上所述,為了屯蘭礦的高效快速發展,要求不斷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優化機電設備管理,加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采取各種措施留住人才。只有高素質的機電職工隊伍,才有安全高效的生產效益。
[1] 周浩.煤礦機電管理與設備維修工作手冊[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1998.
[2] 張曉徹.煤礦新工人[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