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吉林市松花江中學小記者 魏 鑫
科學之旅,與我同行
文 吉林市松花江中學小記者 魏 鑫
為期7天的2012年全國青少年高校科學營“走進吉大”分營活動已經結束了,很感謝老師能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可以與來自省內各高級中學的200名學生相聚吉林大學。
科學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鍛煉能力的好機會,激發我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積極進取、力爭上游的優良作風,使我們能全方位展示自己,在合作與競爭中成長。
素質拓展訓練活動中,大家有歡笑,有汗水,但收獲頗多,對團隊意識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一個團隊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戰勝一切。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和吉林省科技館內,無論是彌漫著濃厚歷史氣息的古生物化石、遺骨以及形態各異的礦物質,還是展示現代高科技的球幕電影,無不讓我們領會了數、理、化等各學科領域的魅力。
農民工子弟小學里,當我們把精心準備的圖書交到孩子們手中時,那滿足的笑靨透露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深受感動。
在標本實驗室,除了琳瑯滿目的動植物標本讓人大開眼界,更讓人熱血沸騰的是那些為標本制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工作者的事跡。
科學營活動還給了我們與知名院士座談的機會。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管欣的“高速汽車先進安全系統的進一步研究”帶我們暢游了汽車世界;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林君的“地球探測的高科技——地球物理儀器”,帶領大家領略了“上天、入地、下海”人類三大壯舉的魅力;中國科學院院士鄒廣田與我們共同探討學習和科研的方法、態度及目標,大量生動的事例貼近學生生活,既有科學知識的滲透,又有人文內涵的彰顯。
在各類活動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則是觀看電影《錢學森》。這部影片記錄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光輝歲月。他毅然放棄海外優越的生活,沖破重重阻力回到當時很落后的祖國,把畢生奉獻給祖國的科研事業。他腦海里始終牽掛的是祖國的強大,如何為祖國的科技騰飛竭盡全力。他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愛國的英雄篇章。
錢學森的愛國行為令我感動;他不計個人得失的舉動令我敬佩;他為祖國航天事業奉獻一生的精神令我震撼。
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但他的精神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科技人”奮發圖強,推動著新一代航天人不畏艱險,向著更高的科技高峰奮勇攀登。
在這七天里,我們懂得了珍惜體驗科學、體驗生活的機會,感知了大學文化與生活,更增進了自身的科學素養。來自各地的同學成為彼此學習、生活的好伙伴,發現彼此的閃光點,互通有無,共同進步。這也為我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指明了更加堅定的方向,我將帶著這些難忘的回憶通往輝煌的人生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