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玉升
文 柯玉升
2007年達拉什·曼奇去世時,印度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隨即,一部講述他生平的電影在印度上映。貧民出身的曼奇,為何能享有如此高的待遇?
1934年,曼奇出生于印度比哈爾邦的大山深處。他和父輩一樣,住在一個與世相隔的大山中。村里唯一一條出山的近路不到一米寬,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山崖。
長期以來,村民們不斷要求當地政府開鑿穿山公路,而政府每次都以財政困難為由予以回避。50年代的一天,一個噩耗傳來——曼奇的妻子在經過那條小路時不慎跌下山去,不治身亡。
安葬好妻子后,曼奇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修一條穿山公路,盡早結束大山帶給村民的痛苦與不幸,并以此告慰亡故的妻子。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修通一條穿山公路談何容易,曼奇卻堅定地說:“困難固然存在,但再大的困難,我也不覺得恐懼,我打算每天堅持向前掘進0.1米。”為了方便施工,他甚至將家搬到了在工地邊上搭建的簡易小屋里。
對于曼奇的決定,大家一開始都是反對的。當人們發現那座巍峨的山已經被他鑿了一個大洞時,所有的反對聲都停止了,曼奇終于贏來了支持。開始是他的家人,接著村民們也加入到他的修路行列。
1982年,這條長約110米、高約7.6米、寬約9.1米的穿山公路終于竣工。從1960年到1982年,這條穿山公路整整修了22年!
接受采訪時曼奇說:“再長的山路,再大的困難,只要每天向前掘進0.1米,完成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