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漏洞一籮筐
冰冷的颶風瞬間冰封紐約、雪崩積雪被趕超、2012年末日到來……在感受科幻大片刺激的同時,你可能不知道自己被它們忽悠了。
科幻片或多或少會涉及到一些科學話題,但其中有一些不科學的成分,你以為是真的,卻不知它們都不可能發(fā)生。
科學漏洞們,你們就別再躲躲藏藏了!這次可得把你們揪出來了,否則,我們可能越看越笨呀。
《后天》是一部不錯的科幻災難巨片,里面的場景驚心動魄。
影片中,氣候?qū)W家杰克認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變暖將引發(fā)空前災難,讓地球步入一萬年前的冰河世紀。于是,他警告美國當局,但并未引起美國當局的重視,一切都已經(jīng)太晚。
前所未見的颶風、龍卷風、海嘯瞬間將各個城市摧毀,隨后,極寒的空氣迅速將水面凍結,北半球的人類面臨空前的生死危機。
其中紐約受災比較嚴重,冰凍颶風過后,紐約瞬間成了冰天雪地的極地,只剩下自由女神像佇立在那里。
美國政府組織北緯30度的民眾轉(zhuǎn)移到赤道周圍,場面一片混亂。更糟糕的是,杰克的兒子被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里,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杰克決定冒險前往紐約營救兒子。度的強冷空氣,然后來到地面,所以威力足以冰封一切。

真相:
颶風就算威力再大,也不至于瞬間冰封紐約吧?
影片中的科學家解釋說,颶風迅速從地球的對流層中吸收了大量溫度為零下100攝氏
事實上,對流層的空氣壓力約為地面空氣壓力的十分之一,當空氣從對流層下降到地面后,空氣的壓力增大,體積減小,并釋放能量。但由于空氣是很好的絕緣體,被釋放的能量不會流失,而是保留在空氣中,致使空氣溫度升高。
因此,被颶風吸收的零下100攝氏度的強冷空氣到達地面后,溫度會很快升高至57攝氏度。空氣的溫度這樣高,一座城市怎么可能被冰封?
即便能量在空氣中有所損耗,颶風的最低溫度會在零度左右,頂多算是清涼颶風吧。
克桑德·凱奇曾經(jīng)是一名頂級的極限運動專家,精通各種挑戰(zhàn)人類體能極限的驚險項目,例如速降、高山滑雪、攀巖、摩托車越野、雪地滑板等。

多年的運動生涯賦予了克桑德極其出色的體能、敏銳的反應和堅忍的意志力。但同時,由于脾氣暴躁、桀驁不馴,他不得不結束極限運動生涯。
退役后,克桑德被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秘密特工吉布森看中。在吉布森的勸說下,一向喜歡接受挑戰(zhàn)的克桑德加入了這個特工組織,經(jīng)過各種嚴格的特殊訓練,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秘密特工。
捷克的地下犯罪集團頭子馬頓·索卡斯企圖利用即將研制成功的武器引發(fā)世界大戰(zhàn),進而統(tǒng)治世界。克桑德以走私汽車販子的身份前往捷克接近這個犯罪集團,運用所有的極限運動技能與敵人展開斗爭。
他不但騎著越野機車在大火中飛躍屋頂,更是在雪崩時踩著滑雪板從雪山上飛速滑下,與身后的積雪競賽,最終逃過劫難。
真相:
即使在堅硬的冰道上,目前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快的滑雪速度約為時速80千米,電影中的雪道比較松垮,這個速度是不太可能達到的。
雪崩時,積雪往下滑的最慢速度為時速209千米,最快速度為時速322千米。因此,雖然在雪崩才開始的時候,克桑德領先下滑的積雪10米,但用不了半秒鐘的時間,他就會被追上。
要想找到能夠趕超雪崩積雪的大英雄,大家還是慢慢等待他的出現(xiàn)吧!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臨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21日就是世界末日。
那天,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nèi)部的能量平衡系統(tǒng)面臨崩潰,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各國政府已經(jīng)聯(lián)手開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過這一浩劫。
以寫科幻小說謀生的杰克遜帶孩子們到黃石公園度假,遇到了神經(jīng)兮兮的查理。查理告訴他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第二天,災難就發(fā)生了。強烈的地震、火山爆發(fā)和海嘯讓眼前熟悉的家園變成了人間地獄。
在地球其他地方,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爆發(fā)。杰克遜和眾多家庭一樣踏上了求生之路。
真相:
2012已經(jīng)過去了,我們不都還活得好好的嗎?
實際上,2012年的末世論是一種西方思想,并非瑪雅人所創(chuàng),相反,瑪雅人只是認為2012年后,世界會進入一個新紀元,這與世界末日并無太大關聯(lián)。
而星球在運行中連成直線或特定形狀是非常自然的事,把這些現(xiàn)象跟末世浩劫聯(lián)系起來,也并不新鮮。
影片中提到的“行星連珠”與其說是天文學的研究對象,不如說是人們感興趣的視覺現(xiàn)象。最近一次太陽系的九星連珠是在2000年,地球沒有如某些預言那樣毀滅,甚至連自然災害與平常年份相比都沒什么大的變化。

別太較真,好看就行
就算被科幻片忽悠了又怎樣?難道我們就能因此判斷影片很垃圾嗎?
雖然電影中的科學細節(jié)在專家看來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但作為普通觀眾,我們不能強求凡事都真實,不必跟科幻片太較真,畢竟看電影是為了娛樂,只要愛看就好,否則,觀影的樂趣也會大打折扣。
科幻不是科學,科幻片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情節(jié)的設定更多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礎上,有的對科學發(fā)明來說,也是一種啟發(fā)。
飛機、潛水艇、機器人、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社會的大部分科技成果,最早都是出現(xiàn)在科幻片中。
而且,科幻片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建立科學觀念。《弗蘭克斯坦》之所以仍然是經(jīng)典,是因為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科學觀念:人也可以像上帝一樣,創(chuàng)造出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生物。
科幻與科學共存,我們看電影時,全身心地享受劇情,而在生活中碰到影片中類似的情形時,不妨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