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湖南省隆回縣雨山中學 范海林 郭 茜 羅 亮
南方蘋果培植探究
文 湖南省隆回縣雨山中學 范海林 郭 茜 羅 亮
蘋果樹一般生長在我國北方地區,因為那里的氣候寒冷而干燥,而且土壤是沙土,適合蘋果樹的生長;而南方氣候溫和、潮濕,土壤是泥土,不適合蘋果樹的生長。
在南方有一種名叫野棗樹的果樹,它的果實酷似蘋果,只是個兒小一些。經過查閱資料,我們得知野棗學名叫野山楂,與蘋果屬于同一科目。因為同一科目的植物可以互相進行嫁接,于是我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蘋果樹嫁接到野棗樹上。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在學校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基地苗圃場開始了實驗。
1.收集優良北方蘋果籽,晾干儲藏好備用。
2.配置沙土,將其置于陰涼干燥的環境中,種植蘋果籽,并管理好苗床。
3.將一棵南方野棗樹移栽到苗圃里,并注意管理。
4.將種植成功的北方蘋果樹枝條嫁接在南方野棗樹枝干上。
5.注意嫁接后的苗床管理、培育,觀察其適應性。
6.觀察并記錄其生長、開花、結果情況。
7.觀察收集果實形狀、色彩、口感等及生長期、適應性、品質等數據。
8.分析實驗結果,總結其科學價值及可行性,得出實驗結論,寫出收獲與體會。

嫁接后的蘋果樹在第三年4月開始出果,至7月成熟,由開始的綠豆大小變為玉米粒大小,再到算盤珠子大小,最后長成乒乓球大小。顏色也由最初的青綠變為青里透黃,成熟后的果實黃里泛紅。
我們摘下嘗一口,又香又甜,而且脆而松軟,富含水分。
經過幾年的實驗,南方蘋果已被我們科技組師生共同培育出來,其果實具有以下優勢:
1.樹苗與果實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適應南方的水土、氣候等自然條件。
2.產品可持續發展。果樹正處于成長期,以后長勢會越來越好,這就意味著結果率也會大大增加。
3.成熟后的果實既具有北方蘋果的外型、色彩、質地、口感,又具備南方野棗的色、形、味。


4.果實個頭比北方蘋果小,但比南方野棗大,處于兩者之間。
5.果子采摘后儲存時間較短,常溫下不包裹,一個星期后就會變黃、變枯。后來我們發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①成熟期正處于7月,高溫酷暑,細菌繁殖快,果實容易受侵蝕;②果子嬌嫩,肉脆皮薄,抵抗力相對較弱。
南方蘋果實驗栽培成功證明同屬科目的植物可以嫁接,嫁接之后長出來的蘋果不僅承襲了母系的優勢,凸顯優良變異,而且果實數量比原來兩個品種都要多!
今后我們將繼續針對南方蘋果樹進行研究,爭取讓其結出的果實更大、品質更優、儲藏時間更長。
我們還計劃對其他果蔬進行探究,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生產出更優質、更高產的果蔬來。
(指導老師:王雙進 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