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巖,姜海龍
?
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監測系統設計
李桂巖,姜海龍
(海軍潛艇學院,山東青島 266071)
介紹了由工業級平板電腦與C8051F500單片機利用CAN總線組成的分布式監測系統,詳細描述了系統硬件結構和軟件結構。實現了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的自動檢測、記錄、保存、導出等功能。實踐證明該監測系統具有實時性好,工作穩定可靠,操作使用簡便,圖形界面友好等優點。完全真正達到了減輕艇員工作量、加強用電設備的監控、為日后設備維護維修提供參考數據的目的。
平板電腦 單片機 CAN總線 監測系統
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監測系統(簡稱監測系統)能實現艦艇交流用電設備的電流電壓的自動檢測,用電設備運行時間和啟動次數的自動記錄,定時保存檢測結果和設備的工作狀態,事后可通過導出記錄文件,對用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做進一步分析處理。該監測系統的應用不僅減少艇員檢查、記錄用電設備狀態的工作量,加強用電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控,保障艇員人身安全,也為日后維修用電設備提供更準確的參考數據。
隨著測控技術的發展,監測系統和監測儀器實現的方法和手段在不斷更新。本文介紹的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監測系統采用分布式結構。主機是一臺平板電腦用于完成數據處理、檢測結果和設備狀態顯示及人機交互等任務,從機為C8051F500單片機主要完成定時數據采集、數據濾波、數據傳送等任務。
為保證艦艇環境下能可靠地工作運行,主機選用工業級平板電腦。具備堅固、防震、防潮、防塵、耐高溫等特點。系統配置:最大內存2GB、板載千兆網卡、4個RS232串行口、2個USB2.0端口、7寸五線電阻觸摸屏,是一款適用于測控領域的理想平板電腦。操作系統是Windows XP,開發軟件是LabWindows/CVI。從機采用C8051F500單片機,該單片機具有高速8051微控制器內核、速度可達50MIPS,4352字節內部數據存儲器,64KB的FLASH存儲器,5個通用16位定時器,1路UART串行口,1路CAN2.0B總線,32通道的可編程12位分辨率的ADC。在不需要增加外部器件的情況下能實現32路模擬量的數據采集,完全滿足監測系統的要求。主機與從機之間采用CAN總線實現串行通信。
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監測系統具有如下功能:用電設備電流電壓值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傳送、設備運行時間及啟動次數計數、設備狀態設置、人機界面顯示等。系統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艦艇交流用電設備運行參數監測系統結構示意圖
監控系統的數據采集是由C8051F500單片機每隔10 ms就分別對1號液壓泵、2號液壓泵、主疏水泵、艙底泵等十二項用電設備的電流、電壓巡回檢測。為了提高可靠性,每路電流或電壓連續采集16次,用算術平均值作為本路測量值。
電流檢測采用FZ系列穿孔穿芯一體化交流電流變送器,它可以直接將被測主回路交流電流轉換成按線性比例輸出的DC 4~20 mA,通過250 Ω精密電阻轉換DC 1~5 V電壓,經C8051F500單片機進行數據采集、數字濾波后通過CAN總線傳送給主機。
FZ系列產品為單匝穿孔穿芯式結構,使用時無需改動測量主回路,便于現場連接,原副邊高度絕緣隔離,兩線制輸出接線,輔助工作電源+24 V與輸出信號線DC4~20 mA共用。具有精度高,體積小、功耗小、頻響寬,抗干擾,兩線端口防感應雷能力強,具有雷擊波和突波的保護能力等優點。其接線圖如圖2所示。
電壓檢測采用FZL系列單交流電壓變送器,它可以直接將被測主回路交流電壓轉換成按線性比例輸出的DC 4~20 mA,通過250 Ω精密電阻轉換DC 1~5 V電壓,經C8051F500單片機進行數據采集、數字濾波后通過CAN總線傳送給單板電腦,由單板電腦處理后在屏幕上顯示出相應的電壓值。
圖2 FZ系列交流電流變送器接線圖
FZL系列單交流電壓變送器,采用集成變送器ASIC芯片將被測工頻交流電壓轉換成按線性比例輸出的標準直流信號。FZL系列單交流電壓變送器應用接線如圖3所示。
圖3 FZL系列單交流電壓變送器應用接線圖
電流、電壓變送器的輸出值是4~20 mA,經250 Ω精密電阻轉換后得到的電壓為DC1~5 V。也就是說當用電設備在停止工作的情況下,即電流等于零時,變送器輸出電流為4 mA,經250 Ω精密電阻轉換后得到的電壓為DC 1 V。用變送器輸出的電流小于或等于4 mA,可判定用電設備停止工作。為了提高檢測的可靠性,實際檢測中三相電中有二相的變送器輸出的電流小于或等于4 mA判定用電設備停止工作。當變送器再次輸出的電流大于4 mA(實際大于10 mA)時,判定用電設備啟動工作,啟動次數加“1”。當用電設備啟動工作后,運行時間計時器開始工作,按照時、分、秒的格式,每秒鐘計數一次,滿60秒計1分鐘,滿60分鐘計1小時。在實現本次工作計時的同時,還將每臺設備的累計工作時間進行統計,在屏幕上實時顯示。
平板電腦顯示區域 178.0×127 mm ,顯示對角尺寸 7 英寸,觸摸類型五線電阻式觸摸屏,分辨率 4096×4096。保存溫度 -20 ~ +60℃,工作環境溫度 0 ~+50℃,濕度 5%—95% 。為友好的圖形界面做好了硬件基礎。
平板電腦與單片機之間采用CAN總線。C8051F500單片機本身具有CAN2.0B總線,平板電腦通過USBCAN I調試器與C8051F500單片機的CAN總線聯接,USBCAN I調試器功能特點如下:
1)USBCAN I調試器帶有1路CAN接口,平板電腦可以通過USB總線連到CAN網絡中,構建現場網絡的CAN 核心控制單元;
2)USBCAN I 調試器可以被作為一個標準的CAN 節點,是CAN 總線產品開發,CAN 設備測試及數據分析的強大工具;而且USBCAN I 調試器具有體積小、方便安裝等特點;
3)USBCAN I 調試器可以利用提供的CANMonitor 工具軟件,直接進行CAN 總線的配置,發送和接收;
4)USBCAN I 調試器設備中,CAN 總線電路采用獨立的DCDC 電源模塊,進行磁耦合隔離,使該接口適配器具有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統在惡劣環境中使用的可靠性。
系統軟件分為兩部分,即平板電腦應用軟件和單片機應用軟件。
平板電腦采用Windows XP 操作系統平臺,利用LabWindows/CVI開發軟件,開發了平板電腦應用軟件。該軟件分三個部分:用戶界面、數據通信、系統維護。
1)用戶界面包括:檢測數據顯示界面,主要是顯示當前用電設備運行的電流電壓參數、設備本次運行時間和設備累計運行時間、設備啟動次數等內容;設備運行狀態界面,主要是顯示用電設備當前運行狀態是工作還是停止,工作狀態情況下的檢測到的參數值等;文件顯示界面,主要用于顯示實時檢測中保存在文件中的參數值,以及維護與維修時的記錄文件內容。
2)數據通信包括:拷貝庫函數文件到工作目錄下,即庫函數文件總共有二個文件:ControlCAN.h、ControlCAN.dll和一個文件夾kerneldlls。拷貝當前工作目錄下;改寫頭文件;生成動態連接庫導入庫并導入ControlCAN.lib,將頭文件ControlCAN.h添加到工程文件中;定義VCI_CAN_OBJ 結構體;編寫初始化模塊包括:打開設備、初始化、啟動設備;編寫發送數據模塊,接收數據模塊。
3)系統維護包括:系統初始狀態設置,主要有檢測日期、檢測時間、運行時間、啟動次數等參數設置;檢測數據導出,主要是將實時檢測數據導到微機上進一步分析或輸出打印;維護與維修登記等。
單片機應用軟件是采用Keil開發工具,使用C語言編寫的應用程序。包括:系統配置模塊、數據采集模塊、數據通信等三個模塊。
1)系統配置模塊,時鐘源采用內部振蕩器、時鐘頻率24 MHz;串行通信使用CAN總線,P0.6、P0.7配置為發送和接收端口;P1、P2、P3配置為模擬輸入端口,作為ADC模擬量的輸入線。
2)數據采集模塊,由定時計數器2每間隔10 μs啟動一次ADC轉換器工作,每個通道連續采集16次,根據16次檢測值求出算術平均值作為通道的當前檢測值。ADC轉換器按照用電設備的編排順序依次完成數據采集工作,每隔10毫秒循環檢測一次。
3)數據通信模塊,采用CAN總線,首先對32個消息對象進行清零處理。然后配置發送、接收消息對象,基本參數為:波特率為1MB/S,每幀數據為8個字節,設置為標準的掩碼和仲裁方式,允許發送和接收中斷。由于每個電流或電壓的檢測值占用2個字節,每幀數據最多只能傳送4個測量值,每個用電設備至少需要檢測兩相電流一個電壓, 12項用電設備至少定義9個發送消息對象以區分各種用電設備的測量值。定義1個接收消息對象作為單片機接收平板電腦的數據和命令。
本文就工業級平板電腦與C8051F500單片機利用CAN總線組成的分布式監測系統進行了詳細論述。該系統充分發揮了工業級平板電腦穩定性、可靠性高,圖形界面友好,C8051F500單片機運算速度快、存儲容量大、模擬輸入通道多的特點。是一款理想的工控監測系統,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 王建新, 隋美麗.LabWindows/CVI虛擬儀器測試技術及工程應用[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1.
[2] 陳小米,張浩.基于AMR的艦船車鐘記錄儀設計[J].船電技術, 2012, 32(3): 9-11.
Design of Monitoring System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AC Equipment of Warships
Li Guiyan, Jiang Hailong
(Navy Submarine Academy, Qingdao266071, Shandong, China)
TP277
A
1003-4862(2013)04-0001-03
2012-08-24
李桂巖(1957-),男,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