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銳在7月25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現在說到干部人事方面的問題:“家族式”“官二代”“火箭提拔”……說到底,還是所謂“裙帶關系”。古代解決“裙帶關系”多靠回避制度。比如,東漢桓帝時期就有關于任官回避的“三互法”,宋代又被細化為籍貫、親屬、職務以及科舉四類??墒沁@些措施仍未能解決“裙帶關系”。20世紀80年代,我在河北南宮市廣播電臺做記者編輯,市委宣傳部要選調我去工作,但由于父親是市委的科級干部,按照回避原則,我被拒之門外,只能借調。6年后父親調出市委,我才正式調入。最近讀《習仲勛的故事》,書中提及1983年王光英籌建光大公司,有意接收習仲勛的二女兒習乾平到光大工作。盡管女兒畢業于外交學院,精通法文,去那里工作很是對口,習仲勛卻當面謝絕了王光英的好意。女兒知道此事后十分委屈,習仲勛卻說:“只要有才能,在哪里都可以發揮。但你是習仲勛的女兒,就要‘夾著尾巴做人?!笨磥?,砍斷“裙帶關系”不僅要有完善的規章制約,關鍵還要長期剛性的執行和落實,讓官員、官員親友都“夾著尾巴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