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企業自身品牌、建立產品的技術標準、申請專利保護和加強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活力與生命力之所在,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依托,也是實施創新型企業的唯一選擇。寧波市膠粘劑及制品行業協會是國內地方膠粘劑及制品行業協會中建立最早、影響面最廣的行業協會之一,目前擁有會員企業54家,這些企業小微型工廠居多,產品老,品牌效應低,專利申報少,標準制訂和技術創新力度不大。如何突破這一制約寧波市膠粘劑行業發展的瓶頸和軟肋,已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本文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形成以下對策。
一、大力推進寧波市膠粘劑企業商標品牌發展對策
1、切實增強品牌意識,著力打造知名品牌。通過協會呼吁和政策引導企業做好馳名、著名、知名商標的推薦申報工作,充分運用信息網絡、廣告新聞等各種媒體平臺,大力加強名牌產品、著名商標的宣傳,不斷挖掘品牌內涵,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度。
2、加快發展優勢品牌,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大力發展特色產品和競爭優勢明顯、品牌效益突出、經濟效益領先的產品,重視發展高品質、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環保的膠粘劑產品,通過特色優質產品的規模生產與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從而為提升品牌影響力奠定良好基礎。
3、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強化商標、名牌保護意識,逐步形成企業自我保護、政府依法保護和司法維權保證三位一體、相互結合的品牌質量保證體系和誠信保護體系,科學規范品牌經營,自覺維護品牌形象。
4、加強宣傳,利用各種場合、渠道,宣貫商標法。
5、在行業內開展品牌表彰活動,以品牌效應帶動小微企業的品牌建設。
二、大力提高寧波市膠粘劑企業專利申請和保護對策
1、增強全社會的專利意識,全面提升專利在我市膠粘劑行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廣泛深入開展《專利法》、《浙江省專利保護條例》等專利法規的宣貫,形成人人重視和參與專利活動,調動全社會尊重和保護專利等知識產權。
2、加快推進企業專利申請和保護工作,提高企業運用專利戰略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企業作為推進專利工作的主力軍作用。(1)鼓勵企業建立專利管理機構和網絡;(2)要保證企業專利部門多參與企業技術開發和經營決策的全過程;(3)鼓勵企業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和自有品牌,切實落實對職務發明人的獎勵政策;(4)突出強調企業對產品研發和專利申報要有前瞻性,做足眼前,儲備將來。
三、大力促進寧波市膠粘劑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的對策
1、領導重視、更新觀念是重要前提。協會明確兩位副會長主抓此項工作,培養企業負責人以及全體員工的標準意識。充分調動技術創新、開發產品有一定能力的企業制修訂標準的積極性,爭取進入負責為主起草標準行列,達到行業內有話語權。要求企業安排專人,幫助企業與上級有關部門及標技委協調、銜接,推動整個膠粘劑及制品行業制修訂標準化工作的步伐。
2、積極引導企業與國際行業標準接軌,參照國際先進標準進行產品研發生產。妥善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和充實企業“標準庫”并用于實踐。對企業產品已按照國標、行標生產的,要求他們將標準化工作切實貫穿于產品研發、生產、檢驗、出廠、銷售的全過程。
3、 因企制宜、突出主體是關鍵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管理基礎較好的企業作為典型,不斷探索和總結,在取得有效經驗的前提下加以推廣。督促和幫助還未按標準進行生產的企業盡快建立企業標準,努力達到所有企業和產品都要制訂標準,做到有標準可行,有標準可循,力爭消滅行業內的標準化工作盲點。
4、推進和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工作。要加強與檢驗技術力量,將安全問題解決在產品的研發或制樣階段,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5、強化宣教、培訓和推廣工作。加大宣傳力度,舉辦各類培訓班,邀請市質監部門標準化專家授課講解,努力達到全行業培訓,所有企業參加,全力宣傳推廣標準化。同時,培訓有關制訂標準專門人員,為下一步企業制修訂國標、行標打下扎實基礎。
四、大力加強寧波市膠粘劑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對策
1、搞好體制創新,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大中型企業建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使企業不僅有經濟實力,而且有科技實力,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積極與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外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2、企業不僅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更要加強人才資源開發。企業要用好現有科技人才,加強對現有人才的教育培訓;要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如引進競爭機制,加大獎勵力度,對科技人員實行競爭上崗,按崗定酬;要用多種形式積極引進和聘請外來高科技人才,要培養重視技術創新,敢于冒險的精神,尤其要培養當代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和前瞻性。
3、積極穿針引線,為企業開展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如協會牽線寧波工程學院化工學院與寧波鄞州華興紙箱粘合劑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環保型淀粉高端產品純膠,改變現在淀粉粘合劑產品附加值低的現象,純膠的開發成功將替代國外進口的局面,填補國內空白。
4、不斷引進先進技術。企業要做到自主創新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相結合,防止低水平的重復,同時,要有選擇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高技術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