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一、督辦工作的基本情況
2008至2012年期間,貴州省第十一屆人大共收到人大代表建議2202件,各建議承辦部門都按要求和時限辦理完畢并答復了代表。通過認真辦理,辦復率均為100%。代表建議滿意率逐年提高,2008年滿意率98.3%;2009年滿意率98.9%:2010年滿意率99.1%;2011年滿意率99.7%;2012年滿意率99.8%。督辦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代表建議督辦工作越來越得到重視。每年年初,在省人代會閉幕后,以召開人大代表建議交辦會的形式,省人大及時向“一府兩院”移交代表建議并提出承辦目標要求。年中,以召開代表建議督辦座談會的形式,了解相關承辦單位對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情況。同時,還在每年年初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重點建議,分別以主任會議督辦件和代表跟蹤督辦件的形式進行督辦。
二是代表建議督辦工作運行機制日趨健全。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在2001年7月出臺《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和建議辦理工作條例》的基礎上,2009年4月,主任會議通過了《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辦理的意見》,在代表建議的交辦與辦理、辦理程序、督辦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明確了省人大常委會對代表建議的督辦實行常委會主任會議督辦、各專門委員會督辦和代表跟蹤督辦等方式。常委會在工作中著重規范督辦工作程序,要求建議辦理單位建立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和承辦人員負責制,形成了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責任落實的良好運行機制。部分建議承辦單位還建立了登記、分類、閱批、交辦、督辦、審核、簽發、答復、見面征求意見、歸檔等程序,使建議辦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都有了明顯提高。
三是創新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方式,推進了工作的開展。積極有效的建議督辦方式,往往能使辦理工作事半功倍。省人大常委會在人大代表建議督辦工作中借助各方面力量,擴大督辦主體,形成人大常委會、專委會、新聞媒體等多方面合力,實施全方位督辦,并加強溝通,以增強督辦的實效性。工作中主要采取重點督辦、會議督辦、聯合督辦、集中督辦、個別督辦、回訪督辦等方式,深入調研,開展面對面現場督辦,促使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工作方式的創新受到了省內外人大的關注,全國及省內多家新聞媒體紛紛報道貴州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督辦工作的開展情況,有效推進了工作的開展。代表建議督辦工作獲得2009年度貴州省直機關目標績效考核創新獎。
四是積極開展代表建議督辦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是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同群眾聯系的重要渠道。貴州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構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組織開展建議督辦活動。6~7月份,與省政府建議辦理部門聯合開展“代表建議調研督辦”活動,工作人員下到基層,面對面聽取提出重點建議代表的意見,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8~9月份,采取集中督辦的方式,結合對重點建議的專題調研情況,開展“代表建議督辦月”活動,集中時間、人員和精力,對重點建議進行督辦:10~11月份,進行回訪督辦,開展代表建議回訪活動,督促建議承辦單位檢查建議辦理落實情況。2012年下半年,開展“轉作風、下基層、訪代表”代表建議督辦活動,深入基層一線,登門走訪代表,到建議承辦部門了解辦理情況,邀請提建議的代表和建議承辦部門“面對面”交談,促使承辦單位辦理代表建議落到實處。通過以上活動的開展,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構抓住建議督辦工作的重點,及時掌握建議的辦理進度,并協助承辦單位解決遇到的難題,提高了建議督辦工作效率。
五是注重與代表和承辦單位的溝通聯系,取得了較好效果。邀請代表參與建議辦理工作,是發揮代表主體作用的有效形式。貴州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構在每年年初人代會后,匯編《建議目錄》,發給省人大代表和建議承辦單位,公開提建議代表姓名、建議標題和建議承辦單位,將建議辦理工作置于代表的監督之下,以提高辦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建議督辦工作中,省人大常委會要求各建議辦理單位在工作中積極主動,采取多種形式與代表保持聯系,隨時把代表的意見和要求收集起來,及時將辦理情況反饋給代表。對辦理難度較大或有意見分歧的建議,邀請提出建議的代表與承辦單位面對面商談,以提高辦理效率。在辦理工作結束后,還要征詢代表對答復的意見,確保每件建議落到實處。
六是代表建議辦理質量不斷提高,辦理的實效性明顯增強。近年來,貴州省人大代表建議的辦復率、與代表溝通率、代表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落實率等,都有一定提高,不僅有效解決了一些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及日常具體的民生問題,而且有力地促進了“一府兩院”工作的開展。可以說,建議辦理工作架起了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溝通的橋梁,得到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肯定。
二、督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情況來看,貴州省的人大代表建議督辦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影響了辦理工作的實效性。歸納起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重當年、輕往年,對跨年度和跨界別的代表建議跟蹤督辦不夠。少數承辦單位只重視當年建議的辦理,而忽視對歷年來承諾要辦理的代表建議的繼續落實工作,這樣就產生了一條建議連續幾年多次提出的現象。少數承辦單位由于工作人員經常變更,建議辦理工作趨于應付,談不上對歷年建議辦理工作的分析和梳理,建議辦理效果不理想。
二是重主辦、輕協辦,存在多個承辦部門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對于聯合辦理的建議,少數牽頭單位缺乏主動負責精神,個別協作單位也往往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態度,在辦理過程中,都不愿主動承擔責任,結果便是建議辦理不好,代表不滿意。
三是重答復、輕落實。在實質性問題上辦理不到住。少數承辦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完成了對代表建議的書面答復任務,在代表簽署“滿意”意見后,就認為代表建議辦理結束了。但在落實中,有的問題依然如故。這種情況嚴重挫傷了人大代表的履職積極性。
三、改進督辦工作增強督辦實效
做好人大代表建議督辦工作,能發揮好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積極性,發揮好人大代表在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的作用。筆者認為,應該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對人大代表建議的督辦工作。一是人大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構既要為代表依法提出建議做好服務工作,又要對代表提出的建議進行分類、轉辦。對建議的分類必須科學、合理,轉辦必須及時、準確,在建議辦理過程中充分發揮會議督辦、聯合督辦、跟蹤督辦的作用,形成人大常委會、專委會等多方面合力,以增強督辦工作的實效性。二是充分發揮新聞宣傳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建議督辦工作的重要意義,及時報道工作開展情況,為做好建議督辦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建立制度,規范人大代表建議督辦程序。一是適時修訂《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議案和建議辦理工作條例》,進一步規范代表建議的督辦和辦理工作程序。二是積極推廣承辦單位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通過開座談會、發工作信息簡報等多種方式,使承辦單位之間能夠及時學習、交流。三是進一步規范重點建議辦理工作。認真總結建議辦理工作經驗,完善主任會議督辦件、代表跟蹤督辦件的處理程序,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使建議辦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都得到明顯提高。四是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機構與相關代表和承辦單位固定聯系的工作制度。形成對代表建議和答復進行定期分析的工作流程,及時了解掌握辦理工作流程,督促解決出現的問題。五是開展學習和表彰活動。有計劃地組織人大代表工作部門人員和建議承辦單位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交流,共同完善代表建議的辦理機制,提高建議交辦的準確性和辦理工作水平。對于在建議辦理工作中措施得力、效果顯著的單位,應采取適當形式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思想上不重視、辦理效果不理想的單位,要給予批評。
搞好服務,進一步加強與人大代表的溝通聯系。一是采取電話、信函、電子郵件、座談、走訪代表或邀請代表共同調研等多種形式加強與代表溝通。二是根據實際,分階段加強與代表的溝通。在督辦建議前,了解代表所提建議的意圖、背景和辦理要求;在督辦建議過程中,要注重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介紹給代表;在督辦建議答復后,進一步征求代表對建議辦理答復工作和承辦單位的意見。三是要把加強與人大代表溝通和改進部門工作相結合。很多人大代表是某個行業或學術方面的領頭人,督促相關承辦單位與本行業的代表聯系,以提高辦理工作的質量,加強和改進部門工作。
強化監督,確保代表建議督辦落到實處。一是開展經常性監督。人大代表工作機構要通過聽取匯報、走訪代表和承辦單位、抽查辦理結果等跟蹤督辦的形式,把監督與支持結合起來,指導辦理工作,保證辦理質量。二是組織代表開展視察和檢查。對于影響較大的重點、難點建議,應該組織提出建議的人大代表對辦理情況進行檢查,看看方案是否可行,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顯。對于在辦理工作中行動遲緩、消極應付的承辦單位提出批評,督促其立即糾正。三是借助新聞媒體協同監督。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宣傳、教育、監督功能,加大對建議辦理的力度、深度和廣度的報道,公開建議內容,報道辦理過程,公布辦理結果及代表的滿意度,讓全社會來監督。
(作者單位:貴州省人大)